无障碍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品质藁城  > 历史文化  > 区情
社 会
发布时间:2023-02-16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来源:藁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字体: 】    打印

275.你了解藁城人的由来吗?
我们藁城人的祖先是从山西省迁来的。
1980年,在靳庄村发现一块石碑上,刻有“追忆先世小序,明永乐二年(1404)有诏迁外省民实内地,吾祖李公者,山西洪洞县人也。奉诏迁直隶正定府藁城县近(今靳)庄村,遂家焉,迄今五百有年。家谱失传,次序难稽,因以立石,相志不忘焉耳。”
南乡孙氏祖坟墓碑碑文中亦有“祖自山西洪洞迁来,定居于此”之记载。
据明嘉靖《藁城县志》记载:“藁城经历兵燹之后,人物凋耗,土地荒旷,户口旧有存者仅三分之一。永乐十四年(1416),徙山西诸户以实藁城。”在该志《文集志》诰封刑部尚书张公神道碑碑文中,有“公姓张氏,讳钦,字宗敬,敬奄其别号。先世本山西代州人,永乐间,文皇帝徙山西右族实畿辅。公曾祖讳大名者,实在徙中。遂于藁城之武家庄,与伯祖满,祖玘,剪荒薙秽,垦千余亩。……”等记载。
《藁城乡土地理》也载有“吾邑当辽、金、宋、元时代为南北之咽喉,往来之要冲,一动干戈,则兵马蹂躏,一横征暴敛,则人民逃亡,因之土地荒芜,人口稀少。明成祖即位,命徙山西之民,以实藁城。”
《明史》载,明永乐二年、十四年都曾迁山西民以实河北。
从以上文献和墓碑的记载,均已说明,藁城人的祖先是于明永乐二年(1404)和十四年(1416)先后从山西迁来的。
因迁民集结地在山西洪洞县广济寺,寺旁有一大古槐,树上有一个老鸹窝。迁民便以此作为故乡的象征,世代相传。故藁民广泛流传我们的祖先是从山西省洪洞县老鸹窝迁来的。并认为凡两脚小趾甲为两半者,均为迁民后裔。
我们先祖为何迁于山西?因宋、元、明时代中原各省常遭兵荒,造成赤地千里人烟少,万顷良田无人耕的悲惨景象。自蒙古异族入侵,建立元朝帝国,对汉人极其残暴。元末又禁止汉人持兵器,其大臣巴延又奏请杀害张、王、刘、李、赵五姓之汉人,故汉人几乎无存生之地。为死中得生,河南刘福通首先起义于颖川。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河南、两淮、山东从义之民在刘福通领导下,与元兵战十三年之久。苏北、皖北、豫、鲁之民死亡业已十之七八。
刘福通失败后,元朝诸王将领各怀异志,内讧四起,争城夺地。朱元璋兵出江淮,取山东、复河南、定北京、击败王保于保安,灭张思齐于关中,据险设防统一中国。兵战为时十六年,在兵荒马乱之中军队无食,杀老弱为食,百姓流亡殆尽,北京收尸二十余万。又黄河屡次决口,百姓死亡更无计其数。
明太祖三十一年(1399)五月,太祖崩,孙允炆即位,七月太祖四子燕王棣,靖难起兵,历时三年有余。如围拔雄县、血战藁城、拼搏于真定,斩首三万级。
公元1403年,燕王棣取得政权后,招募流亡,恢复社会经济,河北、河南、淮北成为主要地区,故迁山西之民以实之。
那时山西为蒙古贵族名将察汗特木耳及其子扩特木耳(王保)之根据地(北至石岭关,南至黄河北岸),据地险要,统治严厉,战争波及甚少,社会比较安定,人生殖繁多,死亡也较少,加之流入难民亦多,形成人稠地狭之地区,故移民以实他地。
山西移民又以洪洞县及附近地区(此地区人口密集,交通方便)之民为多。
276.藁城境内有多少个姓氏?
据1985年户籍统计,全县(市)共有298个单姓。其中超过5万人的大姓是张、李2姓,1~5万人的有王、赵、刘、杨、吴、马、韩、董、孙9姓。人数较少的姓氏有卜、寸、女、云、巨、仓、丑、东、可、卯、冬、汉、厌、尘、麦、杏、良、虎、梦、种、羡、新等100余个。
277.藁城人口密度如何?
藁城地处平原,市(县)境内村庄和人口分布基本均匀。1949年,藁城人口33.96万,全县人口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06人。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人口密度逐年升高。1985年总人口61.12万,人口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31人。时密度最小的九门乡为每平方公里589.4人,最大的韩家洼乡则为1018.6人。
2000年,藁城人口达75.24万,人口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公里900人。藁城中部和北部一带,人口分布较稠密;而东部和南部区域,人口分布则相对稀疏。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超过1000人的有廉州镇、南孟镇、张家庄镇、增村镇和石家庄(良村)经济技术开发区,而人口密度最大的当属廉州镇(含市区),每平方公里有1307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低于800人的有兴安镇、常安镇和梅花镇,人口密度最小的是兴安镇,平均每平方公里779人。
278.藁城境内现有哪些少数民族?人数多少?
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藁城总人口58.1万人,民族有13个,其中汉族57.6万人,少数民族有回族、纳西族、苗族、满族、黎族、壮族、白族、傈僳族、达斡尔族、侗族、蒙古族和撒拉族,人口5745人。到2001年,市境内少数民族已增至26个,共8269人,占总人口的1.1%。分别是:回族7667人,蒙古族19人,壮族58人,满族197人,纳西族69人,傈僳族62人,白族59人,苗族21人,彝族20人、达斡尔族5人,朝鲜族13人,布依族7人,土族2人,藏族2人,维吾尔族1人,侗族2人,瑶族2人,土家族19人,傣族4人,黎族15人,佤族1人,拉祜族13人,羌族1人,布朗族1人,仡佬族3人,锡伯族6人。少数民族中回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九门、东蒲城和南乡等村庄。其他少数民族多为女性,散居各乡村。
279.藁城人口的文化结构如何?
1949年全县文盲(12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占总人口的80%以上。建国后至2000年,全市文盲缩小到占总人口的5.4%。
1964年在全县总人口440717人中,各文化层次人口分别是:小学文化114465人,初中文化14580人,高中文化1913人,大学文化302人。平均每千人中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260人,初中文化程度的33人,高中文化程度的4.34人,大学文化程度的0.68人。
1982年在总人口581419人中,各文化层次人口分别是:小学文化209090人,初中文化99721人,高中文化45182人,大学肄业或在校的64人,大学文化644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1.1人;高中文化程度的77.7人,是1964年的17.9倍;初中文化程度的171.5人,是1964年的5.2倍;小学文化程度的360人,是1964年的1.4倍。
据2000年统计,全市文盲、半文盲尚有4.1万人,约占总人口的5.4%;小学文化32.6万人,占总人口的43%;初中文化28万人,约占总人口的37%;高中(含中专)文化6.46万人,约占总人口的8.5%;大专以上文化0.96万人,约占总人口的1.3%。平均每千人中拥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近13人,中专(含高中)文化程度的85人,初中、小学文化程度的800人。
280.你算过藁城人口问题的一笔帐吗?
建国50年来,藁城市共出生约55万人口,除去死亡人数,净增近40万。按年、月、日平均计算:
每年平均出生1万余人,净增7000余人,相当于一个大型村庄如黄庄的人数。
每月平均出生830余人,净增600余人,相当于一个较小村庄如北尚庄的人数。
每日平均出生27人,净增20人,接近农村小学一个普通班的人数。
如果每人每年平均消费粮食220公斤,每年净增的人口约需粮160万公斤;按每个农业劳动力每年平均生产粮食1500公斤计算,每年约需要1070个农民为这一年净增的人口生产粮食。
如果每人平均住房10平方米,全市每年需要为净增的人口新建住宅7万余平方米。
如果每个孩子都上学,全市每年需要新建能够容纳学生1500多人的学校4所。
若计划外生育不加控制,到21世纪中叶,藁城市总人口将会突破100万。那时,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会面临巨大压力。
281.藁城每增加10万人口所用的时间分别是多少?
明嘉靖十二年(1533),藁城人口约5万人。
清同治八年(1869),增加第一个10万人口,用了336年。
民国22年(1933),增加第二个10万人口,用了64年。
1951年,增加第三个10万人口,用了18年。
1964年,增加第四个10万人口,用了13年。
1974年,增加第五个10万人口,用了10年。
1989年,增加第六个10万人口,用了15年。
2000年,增加第七个10万人口,用了11年。
282.藁城农业人口超5万的乡镇和较大型的村庄有哪些?
据统计,截至2000年,全市农业人口逾5万的镇(乡)有5个,分别是廉州镇(5.88万人)、梅花镇(5.81万人)、增村镇(5.6万人)、张家庄镇(5.19万人)和常安镇(5.15万人)。
人口逾5000人的大中型村庄共有28个,占全市村庄总数的12%,多分布在藁城中南部和西部区域。其中人口超过7000人的大型村庄有6个,分别是贾市庄(9679人)、兴安(8943人)、南营(8689人)、赵庄(7658人)、木连城(7316人)、黄庄(7106人)。
283.藁城的计划生育四率今为多少?
据2000年统计,藁城的计划生育率为95.42%,一胎率为65.19%,多胎率降至1.32%,人口出生率控制在8.45‰。
市(县)内计划生育工作始于1963年。当时有少数育龄夫妇采取了避孕措施,并开始做绝育手术(主要是男女结扎)。如今全市采取各种节育措施的人数达14万人,综合节育率为92%。
284.藁城市残疾人今有多少?
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00年,全市有残疾人30130人,约占总人口的4%。其中视力残疾2908人,听力语言残疾4990人,肢体残疾14243人,精神残疾1542人,智力残疾3194人,其他残疾3253人。
285.2000年藁城城镇居民生活消费状况如何?
2000年,藁城城镇居民(非农业人口)有65837人,生活消费支出总额为39293万元,人均支出约5968元。按家庭主要消费类别分项:
食品 人均支出1637元,占人均生活消费总额的27.4%。
衣着 人均支出827元,占人均生活消费总额的14%。
居住 人均支出528元,占人均生活消费总额的9%。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人均支出476元,占人均生活消费总额的8%。
医疗保健 人均支出462元,占人均生活消费总额的7.7%。
交通和通信 人均支出460元,占人均生活消费总额的7.7%。
娱乐、教育、文化服务 人均支出1020元,占人均生活消费总额的17%。
其它商品和服务 人均支出432元,占人均生活消费总额的7.2%。
若按家庭主要项目消费比重划分,城镇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衣食住及文化教育消费占家庭全部开支的三分之二;而居室用品、医疗、出行、通信、人情交往及各类服务等则消费掉家庭开支总额的三分之一。饮食消费占家庭开支第一位;教育投资次之,占第二位。
286.2000年藁城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状况如何?
2000年,藁城农业人口为686616人,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总额254654万元,人均支出约3709元。
按家庭主要消费类别分项:
食品 人均支出921元,占人均生活消费总额的24.8%。
衣着 人均支出417元,占人均生活消费总额的11%。
居住 人均支出762元,占人均生活消费总额的20.5%。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人均支出276元,占人均生活消费总额的7.4%。
医疗保健 人均支出254元,占人均生活消费总额的6.8%。
交通和通信 人均支出319元,占人均生活消费总额的8.6%。
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 人均支出513元,占人均生活消费总额的13.8%。
农村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饮食消费占家庭开支第一位;房屋建筑次之,占第二位;教育投资占第三位。
287.藁城城乡居民生活现状如何?
80年代初,藁城居民生活还处在温饱型阶段。实行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步提高,粮食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明显下降,副食品消费支出上升,耐用消费品已进入普通百姓家庭。
进入90年代,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模式从准小康型开始向小康型转变。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由1990年的1281元增至2000年的5439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纯增2.4倍。居民膳食结构日趋优化,衣着趋向高档化、时尚化。人均住宅面积达21.8平方米。彩电、冰箱、电话普及率分别达到99%、95%、97%,空调、汽车、家用电脑、摄像机、健身器械等也正在走进家庭,并逐步走向更高档次的消费。90年代末期,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已超过3500元,农民家庭耐用高档消费品逐年增多,饮食质量提高。住房条件大为改善,人均住宅面积接近30平方米。
统计资料显示,2000年百户农民家庭拥有自行车232辆,洗衣机78台,电冰箱26台,摩托车52辆,彩电88台,电话机48部。安装土暖气的农户亦有68户。部分富裕农户已拥有私人小轿车、载重汽车、联合收割机、家用电脑、移动电话、摄像机等高档耐用消费品。
288. 如今藁城市农村住户家庭结构状况怎样?
据《藁城县志》载,清光绪元年(1875)全县户均5.5人,民国19年(1930)户均5.6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家庭观及婚姻生育观不断更新,农民的家庭规模及结构亦在悄然发生变化。据2001年调查统计,藁城市百户农民家庭中,夫妇与一个孩子户有14户,占总调查户数的14%;夫妇与两个孩子户有41户,占总户数的41%;夫妇与三个以上孩子户有10户;单亲与孩子户有2户;三代同堂户有25户;单身夫妇户有8户。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农村中,青年男女成婚后多与父母分居,而另组建小家庭,一般养育1~2个子女。4口之家庭为主要户型,其次是三代同堂户,上述两种户型占到总调查户数的三分之二。由于生育观念的改变,农村独生子女户亦在逐年增多。
289.藁城民间有哪些传统节日?较有地方特色的为哪几个节日?
民间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龙头节、清明节、端午节、六月六、乞巧节、中元节、中秋节、十月一等。
上述节日中,春节(大年初一)吃水饺或熬肉菜,元宵节吃元宵和点花灯,龙头节(二月二)吃煎饼,清明节、中元节(七月十五)、十月一(农历)市民有祭墓的习俗,端午节(五月初五)包粽子,中秋节赏月吃月饼。较有地方特色的是:春节,当天阖家早起,放鞭炮,祭家神,尔后晚辈先给自家长辈磕头拜年,然后出门逐户跪拜同族或异姓长辈,此谓“走节”,早饭后家中男子由长辈带领,到祖坟祭奠,俗称“上坟”。正月十五日的元宵节,家家户户备有较丰盛的饭菜,要吃“汤圆”。市内城区及各村有的放烟火、点花灯;有的敲锣打鼓、扭秧歌。有文艺团体的村庄还要聚众演出。农历七月七日的“乞巧节”,此日傍晚,女子设瓜果于庭院之中,以祭织女,希望能够得到织女的帮助,使自己心灵手巧。农历八月十五日的“中秋节”,旧时百姓每遇此节,陈设瓜果、月饼等物,向月致祭,以伸酬报。邀乡邻饮酒,以相娱乐。如今,人们在节日来临之际,亲朋好友间互送月饼,晚辈携月饼、水果等礼品看望长辈。当日一家人团聚一起,改善生活,欢度节日,俗称“团圆节”。
290.藁城旧时婚嫁有何习俗?
男女婚姻旧俗,讲求“门当户对”,一般先由媒人撮合,及至双方家长同意后,互换婚书,俗称“拿帖”。帖上写明年庚、姓名、三代籍贯等,此为“定亲”。结婚,旧时男方选定黄道吉日,在一个月前用大红纸写明迎娶日期,由媒人送到女家,俗称“请期”。成婚之日由男方到女家迎娶,俗称“娶媳妇”。婚日前一天,男方向女方“过礼”,俗称“送食箩”,遣人抬到女家。婚日,男方由炮手、吹鼓手、旗锣在前,由新郎本族一长辈乘蓝轿,谓“大支客(qie)”,新郎披红戴花坐于红轿,迎亲车辆随后,浩浩荡荡。女方有人在村口迎接,至女家门口,新郎出,女方乡亲以锅底黑或红颜色涂其面,是谓“闹女婿”。尔后,三声“起身炮”响,迎、送亲队伍上路返回男家。迎娶路线切忌走重路,今仍延续。花轿至男家,由男方女宾引新娘至天地神案前“三拜”(一拜天地,二拜父母,三夫妻对拜)后,入洞房。及女方送亲女宾走后,男方乡亲及孩童争相入室“闹媳妇”。婚日新娘腰间揣一面腰镜谓“照妖镜”(意为避邪,保佑一路平安),此俗今尚存。午饭前,由女宾挽新娘至神案前,逐一跪拜男方尊长及亲眷,受拜者则解囊赠送钱币。晚饭后,姑嫂儿童聚集新房与新娘调笑,谓之“闹洞房”。及夜深,新郎新娘共枕就寝后,儿童、晚辈则蹑脚至窗前窃听,所听趣语,日后传为笑料,此为“听房”。次日,由娘家兄长及叔辈尊长接回新娘,俗称“回亲”。
新中国成立后,移风易俗,繁琐的婚嫁礼仪已逐渐废除。男女双方到法定年龄后,依法到有关部门办理结婚登记,自此确立夫妻关系。但“迎娶”婚俗依然流行,只是从简而已,由坐轿改为骑马,后改为乘车。由于提倡新事新办,大兴节俭,举办集体婚礼、旅游结婚等一度成为时尚。然而80年代中后期至今,结婚请客送礼、大操大办、相互攀比之风在城乡又渐盛行。
291.藁城旧时丧葬有哪些陈规陋习?
藁城旧时丧葬之礼仪十分讲究,大体是:
停灵 人去世后,家人为其着装裹衣,并在两脚踝部系一麻绳,谓“绊脚绳”,以防“诈尸”。同时在堂屋或灵棚内置放一床停放死者尸体。灵床前摆灵桌,桌上设香炉,置祭品及打狗棒(用6寸左右长秫秸棍数根在其端粘一面团,迷信说法,以备阴间打狗之用)、喂狗饼。尔后,嫡系亲族小辈披麻戴孝,至五道庙焚纸,谓“烧倒头纸”。每遇“老人”,事主都要择一德高望重者主持丧事。停灵后,乡邻亲友前去吊唁,送挽幛,挂挽联。同时找一书生写素帖,讣告死者亲戚,俗称“报丧”。死者至亲、孝男分坐灵棚两侧,孝女坐于炕上。每吊客至,举哀恸哭,客去即止。晚上,亲族及孝子孝孙通宿“守灵”。至夜深,于街中心直向大道,焚烧车马纸扎。
入殓 一般停尸三天后,则备棺入殓。此日,本家亲戚和吊客盈门,戏班亦于此日赶到。入殓前,孝女争相往棺中撒放钱币,谓“垫背钱”。待尸移至棺内,亲人告别遗体,尔后封棺钉盖,全家嚎啕大哭。
出殡 入殓后,乡亲们用灵柩架起棺椁,死者嫡长子手执“引魂幡”,俗称“打幡”,由兄弟子侄辈左右挽扶,前引灵柩,孝子孝孙等手持丧棒,紧列其后。孝女则在灵柩后坐在车上嚎啕大哭。孝子们行不数步,要频频回头行“跪拜礼”。至墓穴,孝男孝女绕坟转三圈。棺木入穴后,孝子先填三锨土,后由乡亲们埋葬,于地面堆起坟头,将引魂幡插于坟顶,最后摆上祭品,焚烧纸钱,安葬完毕。
祭奠 葬后三天,亲族晚辈披麻戴孝,携祭品到坟前烧纸。为坟头培土,谓“圆坟”,又叫“复三”。另外从死者去世之日起,每七天,亲者到坟头烧纸祭奠一次,共烧七次,俗称“烧七纸”。
以上丧葬礼仪,今已逐步简化。
292.藁城旧时民间流行哪些禁忌?
藁城民间禁忌很多,旧时十分信奉。现在有的已消失或废弃,有的仍在流行。如:
正月里不剃头,有剃头死舅之说。
正月初五谓“五穷日”,不走亲戚(干亲、朋友例外)。
给客人倒茶,壶嘴不能对着客人。
探望病人宜在上午去,忌讳下午或晚上去。
写信件忌用红墨水。
老人做寿不要送钟(表),钟有“终”之谐音。
老人年龄到一百岁时,忌讳说百岁,只能说“九十九”,还忌讳“七十三”、“八十四”两个岁数,认为是“坎”,不好过,一般多说一岁。
大伯子不能和兄弟媳妇开玩笑。
娶亲忌遇出殡、报丧等不吉利事。
出阁妇女忌在娘家生孩子、过年。
孕妇被称为“四只眼”,忌迎送亲。忌寡妇、再婚妇女迎送亲,她们只能迎送再嫁妇女。
孕妇忌看见兔子或提“兔”字,怕生豁嘴孩子。
忌送还借用的药壶,认为会把灾病送回。
忌讳右眼跳,认为左眼跳财,右眼跳祸。
忌讳半夜听见猫头鹰叫,认为是不祥之兆。
吃饭时忌敲碗盆,敲碗盆是骂做饭人的行为。
忌晚上梳头、照镜子,有“晚上梳头,白天发愁;晚上照镜子容易照见鬼”之说。
293.藁民房屋建筑结构及居室陈设今昔有何变化?
藁城百姓住房,北屋大多为正房。东屋、西屋为厢房,院落以方位留门,路北多留东南门,路南多留西北门,并向里垒一影壁。
旧时盖房,藁南穷苦人家多为土坯垒墙,麦秸泥抹墙盖顶;富裕人家砖木结构,卧砖根基表砖墙,四梁八柱,边檩边梁。并流行明三路檩,两明一暗(即有一套间),锅灶盘在厢房或另建小厨房。藁北住房无柱,无边檩边梁,质量因地而异,大多为一明两暗,老人住东间为上房。紧靠隔山墙垒锅灶,留火洞通往炕洞取暖。50年代煤炭渐多,冬季大多数农家生煤火炕。
旧时,室内陈设,堂屋正中墙上挂中堂画,下摆方桌、椅子,富者设条几、太师椅、圈椅、铺柜;一般农户有坐柜、柜橱、长板凳、杌凳、梳头桌、梳头匣、梳妆镜等。
进入80年代,藁城城乡房屋建造向高质量和美观方向发展,城区居民大部分住楼房,水、电及暖气齐备,陈设趋于现代化。农村则是钢筋水泥挑梁、“厦架”屋,玻璃大门窗,有的装有土暖气。90年代,部分农户建造二层、三层楼房成为时尚。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沙发、茶几、写字台、新式折叠椅、大衣柜、组合式家具等摆进农家居室,众多农户用上彩色电视机、电风扇、收录机、洗衣机、电冰箱等高档家用电器。2001年前后,电话已在城乡基本普及。部分城市居民和富裕农户家庭则增添了空调、大屏幕彩电、影碟机、摄像机、电脑等高档耐用消费品。
294.藁城何时开始提倡并推行火葬?
藁城的丧葬自古以来有土葬之俗。
1974年,县委、县政府连续几次下文件、发布告,号召全县人民移风易俗,破旧立新,节俭治丧,推行火葬。自此尸骨火化逐渐推广。县、乡、村三级普遍建立移风易俗委员会(后改名红白事理事会),管理婚丧事宜。
县(市)内建有两个火葬场。第一火葬场,位于五界村东南1.5公里处,1974年8月建成。第二火葬场,位于北龙宫村东1公里处,1977年1月建成。1974年全县死亡人口火化率为32%,翌年升至88.5%。1985年以后,火化率已达98~100%。1982年藁城曾被河北省政府评为殡葬改革先进县。
295.你了解藁城市的宗教现状吗?
藁城境内宗教现有天主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佛教。其中天主教人数最多,佛教人数较少。
天主教 据统计,2001年全市信仰天主教人数1.7万人,分布于119个村庄。其中有神甫4人,会长17人,修女2人。
伊斯兰教 境内有清真寺4所,信仰伊斯兰教者4866人,多集中在九门、东蒲城和南乡。全市有阿訇8人,其中驻寺阿訇4人。
基督教 全市信奉基督教者有5000人,分布于15个乡镇(区)的107个村。境内有教堂1座,长老2人。
佛教 全市信奉佛教者3000人,分布于35个村。
296.藁城方言在境内分为哪几个语音区?
廉州镇(原城关)一带为藁城规范方言,廉州镇以外根据各自特点可分为5个语音区。
东部兴安、北楼、张村语音区 这里的语音特点是:发音轻清,绵长而柔缓,多儿化。语音声韵母基本同于藁城规范语音。其词汇略微异于城关一带,形容词多重叠。
东南部贾市庄、马邱、张名甫语音区 这里的语音显著特点是 :发音开口大,鼻音突出,音浊而重,多三声、四声字,无二声。声调有三个。词汇基本与市内规范方言相同,但个别词亦有差异,如“不知道”说成“知不道”,“这边、那边”说成“这厢、那厢”。
南部梅花、马庄语音区 这里主要受赵县、栾城语言影响,特点是:发音轻清,多儿化,主要声调有三个,多三声、四声字。
岗上、丘头、大同语音区 这里语音接近正定口音。特点是:发音清亮、语尾上扬,稍带鼻音。常把词尾“子”字说成“的”,如“孩子”说成“孩的”。把进行式时态助词“着”说成“子”,如“看着看着睡着了”,说成“看子看子睡着了”。另外,表示“绝无仅有”的副词“讲末”,是这一带人的常用语。例如“讲末这一点”等。其它大都同于市内规范方言。
滹沱河以北语音区 这里(大多数乡村)的语音特点是:嘹亮高亢,泛长音,每句话之中心词拉长调。表示疑问或感叹的语句,长音更明显。在声、韵配合上基本同于藁城规范语言。
297.藁城方言属北方什么语系?其乡土语言有什么特点?
藁城方言,属北方官话方言。藁城自古为畿辅重地,受北京话陶冶势在必然。故当地方言与北京话有密不可分的亲缘关系,且与北方话有共同点,即无古浊音,辅音韵尾只有n[-n]、-nɡ[ ]。无入声,只有阳平、阴平、上声、去声4个声调。
藁城地域较广,其乡土语言虽具有北方话之共性,但也有其个性:①市内方言发音除汉语拼音所用声母外多使用“ㄎ”[v]、“ ”[ ]、“ ”[ ]3个声母;②分尖团音;③方言调类与普通话比较,其音读变化规律,多是一、三声对调(指调值),个别地方无二声字,第四声与普通话吻合;④藁城古时兵连祸结,县民多慷慨悲歌之士,群众语言少缠绵、恭顺,而多粗狂、直亢;⑤藁城方言语音与民国初年“多音统一会”所颁行的一套注音符号相巧合。
298.藁城今有多少华侨?
1983年2月,成立藁城县侨务办公室(简称县侨办),综合管理各项侨务工作。据1985年调查统计,全县旅外华侨220人,分别侨居苏联、美国、加拿大、巴西、日本、泰国、联邦德国和英国等。港、澳、台同胞89人。归侨6户20人,侨眷225户897人。
至2000年,藁城有归国华侨5户14人。旅外华侨近100户360人,分别侨居美国、日本、加拿大、新西兰、巴西、德国、英国、罗马尼亚、新加坡等国家。侨属230户900余人。此外,还有港台同胞139人,眷属736人。
299.藁城市首家民营敬老院由谁创办?
南孟镇韩家洼村农民刘双喜、刘老牛,自筹资金15万元,于1998年7月办起了藁城市首家民营敬老院——“康乐幸福院”,帮助照顾赡养老人,为全市开辟了一个新的农村服务项目。该院以“优质服务、协商收费”为宗旨,致力于健全制度,加强管理,并在护理上下功夫,力求为老年人安度晚年创造一个安宁祥和的生活环境,时有护理员6名,专职医生2名,入住老人15名,年龄在65岁至79岁之间。
300.藁城有一全国文明村,是哪个村?
是岗上镇岗上村。
1999年9月,岗上村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文明村”,成为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在此之前,岗上村已连续14年被评为“省文明村”。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岗上村党支部、村委会在抓全村经济建设的同时,始终不渝地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把村民们逐步塑造成具有文明意识的现代农民。早在1985年,岗上村就自行开始了“五好家庭”的评选活动。1997年在全村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1999年该村已建成十星户60户,八星户480户,分别占全村农户的10%和80%。该村15年间无群体上访事件,无重大刑事案件。为切实加强班子自身建设,90年代岗上村“两委”班子先后建立完善了村务公开、财务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将班子成员置于制度的约束之中。十几年来,岗上村的干部极少有人假公济私、优亲厚友、违反政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促进了经济发展,1999年,岗上村拥有集体企业17家,净资产9.7亿元,人均纯收入达4000余元,40%的农户住进了楼房,村内街道全部实现了硬化、绿化、美化。
301.藁城市“全国五好文明家庭”产生于何村?
1998年,在由中宣部、全国妇联等18个部委共同组织开展的全国“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中,张家庄镇小慈邑村农民赵金堂一家获得“全国五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
赵金堂一家共有七个妯娌。1984年七妯娌购买了2000只鸡,在一片沙滩地上建起了养鸡场。在创业过程中,七妯娌尊老爱幼,和睦相处,患难与共,勤俭持家。在她们共同努力下,至1999年,其养鸡场已发展成为占地30多亩、蛋鸡存栏10余万只、日产鲜蛋近4000公斤的规模。此外,七妯娌还办起了饲料加工、榨油、鸡粪烘干、有机复合肥等相关产业,使赵家养鸡场逐步走上了多业并举的集约化发展轨道。七妯娌也先后被省市妇联评为先进个人,成为人们学习的楷模。
302.藁城市有个“宫灯大王”,你认识吗?
“宫灯大王”是指藁城市宫灯制作专业村—屯头村的苏振英。
屯头村自古就有制作灯笼的传统。80年代,该村村民苏振英继承祖业,操起宫灯制作这一行,并成为屯头宫灯制作的后起之秀。他先后和七、八十个客商建立了长期联系,销路畅通。90年代后期,其宫灯年加工量和销量已达八万对,赢利十几万元。由于各地订货这多,产品供不应求,苏振英在本村发展了30余户为其加工宫灯,成为名副其实的“宫灯大王”。
苏振英曾制作了一对当属全国最大的灯笼,高8.1米,直径6米,现挂在山东淄博市张界公园供游人观赏。
303.秦家庄为何有出国打工专业村之称?
截至1998年12月,南孟镇秦家庄村已先后有73个农民(其中女性8人)出境赴美国、日本、意大利、以色列等国从事建筑、服装加工、餐饮等行业,占全市全部劳务输出总数的85%,因而被称为“出国打工专业村”。
304.80年代后,藁城境内曾发生过哪几起重大伤亡事故?
1987年1月7日,原只都乡只都村鞭炮生产专业户秦××家发生恶性爆炸事故,死亡7人,伤8人,炸毁房屋11间。
1989年7月9日,原大同乡水泥厂煅烧车间立窑框架坍塌。造成全厂停产,死亡7人,伤7人,直接经济损失29万元。
1991年1月12日,原大丰化乡小丰化村李××非法生产烟花爆竹,发生恶性爆炸事故。死亡7人,重伤2人,轻伤3人,毁坏房屋32 间。
1991年7月3日至4日,正公等村在组织党员、干部观看电影途中,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死亡7人,重伤9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品质藁城  > 历史文化  > 区情
社 会
发布时间:2023-02-16  来源:藁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275.你了解藁城人的由来吗?
我们藁城人的祖先是从山西省迁来的。
1980年,在靳庄村发现一块石碑上,刻有“追忆先世小序,明永乐二年(1404)有诏迁外省民实内地,吾祖李公者,山西洪洞县人也。奉诏迁直隶正定府藁城县近(今靳)庄村,遂家焉,迄今五百有年。家谱失传,次序难稽,因以立石,相志不忘焉耳。”
南乡孙氏祖坟墓碑碑文中亦有“祖自山西洪洞迁来,定居于此”之记载。
据明嘉靖《藁城县志》记载:“藁城经历兵燹之后,人物凋耗,土地荒旷,户口旧有存者仅三分之一。永乐十四年(1416),徙山西诸户以实藁城。”在该志《文集志》诰封刑部尚书张公神道碑碑文中,有“公姓张氏,讳钦,字宗敬,敬奄其别号。先世本山西代州人,永乐间,文皇帝徙山西右族实畿辅。公曾祖讳大名者,实在徙中。遂于藁城之武家庄,与伯祖满,祖玘,剪荒薙秽,垦千余亩。……”等记载。
《藁城乡土地理》也载有“吾邑当辽、金、宋、元时代为南北之咽喉,往来之要冲,一动干戈,则兵马蹂躏,一横征暴敛,则人民逃亡,因之土地荒芜,人口稀少。明成祖即位,命徙山西之民,以实藁城。”
《明史》载,明永乐二年、十四年都曾迁山西民以实河北。
从以上文献和墓碑的记载,均已说明,藁城人的祖先是于明永乐二年(1404)和十四年(1416)先后从山西迁来的。
因迁民集结地在山西洪洞县广济寺,寺旁有一大古槐,树上有一个老鸹窝。迁民便以此作为故乡的象征,世代相传。故藁民广泛流传我们的祖先是从山西省洪洞县老鸹窝迁来的。并认为凡两脚小趾甲为两半者,均为迁民后裔。
我们先祖为何迁于山西?因宋、元、明时代中原各省常遭兵荒,造成赤地千里人烟少,万顷良田无人耕的悲惨景象。自蒙古异族入侵,建立元朝帝国,对汉人极其残暴。元末又禁止汉人持兵器,其大臣巴延又奏请杀害张、王、刘、李、赵五姓之汉人,故汉人几乎无存生之地。为死中得生,河南刘福通首先起义于颖川。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河南、两淮、山东从义之民在刘福通领导下,与元兵战十三年之久。苏北、皖北、豫、鲁之民死亡业已十之七八。
刘福通失败后,元朝诸王将领各怀异志,内讧四起,争城夺地。朱元璋兵出江淮,取山东、复河南、定北京、击败王保于保安,灭张思齐于关中,据险设防统一中国。兵战为时十六年,在兵荒马乱之中军队无食,杀老弱为食,百姓流亡殆尽,北京收尸二十余万。又黄河屡次决口,百姓死亡更无计其数。
明太祖三十一年(1399)五月,太祖崩,孙允炆即位,七月太祖四子燕王棣,靖难起兵,历时三年有余。如围拔雄县、血战藁城、拼搏于真定,斩首三万级。
公元1403年,燕王棣取得政权后,招募流亡,恢复社会经济,河北、河南、淮北成为主要地区,故迁山西之民以实之。
那时山西为蒙古贵族名将察汗特木耳及其子扩特木耳(王保)之根据地(北至石岭关,南至黄河北岸),据地险要,统治严厉,战争波及甚少,社会比较安定,人生殖繁多,死亡也较少,加之流入难民亦多,形成人稠地狭之地区,故移民以实他地。
山西移民又以洪洞县及附近地区(此地区人口密集,交通方便)之民为多。
276.藁城境内有多少个姓氏?
据1985年户籍统计,全县(市)共有298个单姓。其中超过5万人的大姓是张、李2姓,1~5万人的有王、赵、刘、杨、吴、马、韩、董、孙9姓。人数较少的姓氏有卜、寸、女、云、巨、仓、丑、东、可、卯、冬、汉、厌、尘、麦、杏、良、虎、梦、种、羡、新等100余个。
277.藁城人口密度如何?
藁城地处平原,市(县)境内村庄和人口分布基本均匀。1949年,藁城人口33.96万,全县人口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06人。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人口密度逐年升高。1985年总人口61.12万,人口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31人。时密度最小的九门乡为每平方公里589.4人,最大的韩家洼乡则为1018.6人。
2000年,藁城人口达75.24万,人口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公里900人。藁城中部和北部一带,人口分布较稠密;而东部和南部区域,人口分布则相对稀疏。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超过1000人的有廉州镇、南孟镇、张家庄镇、增村镇和石家庄(良村)经济技术开发区,而人口密度最大的当属廉州镇(含市区),每平方公里有1307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低于800人的有兴安镇、常安镇和梅花镇,人口密度最小的是兴安镇,平均每平方公里779人。
278.藁城境内现有哪些少数民族?人数多少?
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藁城总人口58.1万人,民族有13个,其中汉族57.6万人,少数民族有回族、纳西族、苗族、满族、黎族、壮族、白族、傈僳族、达斡尔族、侗族、蒙古族和撒拉族,人口5745人。到2001年,市境内少数民族已增至26个,共8269人,占总人口的1.1%。分别是:回族7667人,蒙古族19人,壮族58人,满族197人,纳西族69人,傈僳族62人,白族59人,苗族21人,彝族20人、达斡尔族5人,朝鲜族13人,布依族7人,土族2人,藏族2人,维吾尔族1人,侗族2人,瑶族2人,土家族19人,傣族4人,黎族15人,佤族1人,拉祜族13人,羌族1人,布朗族1人,仡佬族3人,锡伯族6人。少数民族中回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九门、东蒲城和南乡等村庄。其他少数民族多为女性,散居各乡村。
279.藁城人口的文化结构如何?
1949年全县文盲(12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占总人口的80%以上。建国后至2000年,全市文盲缩小到占总人口的5.4%。
1964年在全县总人口440717人中,各文化层次人口分别是:小学文化114465人,初中文化14580人,高中文化1913人,大学文化302人。平均每千人中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260人,初中文化程度的33人,高中文化程度的4.34人,大学文化程度的0.68人。
1982年在总人口581419人中,各文化层次人口分别是:小学文化209090人,初中文化99721人,高中文化45182人,大学肄业或在校的64人,大学文化644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1.1人;高中文化程度的77.7人,是1964年的17.9倍;初中文化程度的171.5人,是1964年的5.2倍;小学文化程度的360人,是1964年的1.4倍。
据2000年统计,全市文盲、半文盲尚有4.1万人,约占总人口的5.4%;小学文化32.6万人,占总人口的43%;初中文化28万人,约占总人口的37%;高中(含中专)文化6.46万人,约占总人口的8.5%;大专以上文化0.96万人,约占总人口的1.3%。平均每千人中拥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近13人,中专(含高中)文化程度的85人,初中、小学文化程度的800人。
280.你算过藁城人口问题的一笔帐吗?
建国50年来,藁城市共出生约55万人口,除去死亡人数,净增近40万。按年、月、日平均计算:
每年平均出生1万余人,净增7000余人,相当于一个大型村庄如黄庄的人数。
每月平均出生830余人,净增600余人,相当于一个较小村庄如北尚庄的人数。
每日平均出生27人,净增20人,接近农村小学一个普通班的人数。
如果每人每年平均消费粮食220公斤,每年净增的人口约需粮160万公斤;按每个农业劳动力每年平均生产粮食1500公斤计算,每年约需要1070个农民为这一年净增的人口生产粮食。
如果每人平均住房10平方米,全市每年需要为净增的人口新建住宅7万余平方米。
如果每个孩子都上学,全市每年需要新建能够容纳学生1500多人的学校4所。
若计划外生育不加控制,到21世纪中叶,藁城市总人口将会突破100万。那时,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会面临巨大压力。
281.藁城每增加10万人口所用的时间分别是多少?
明嘉靖十二年(1533),藁城人口约5万人。
清同治八年(1869),增加第一个10万人口,用了336年。
民国22年(1933),增加第二个10万人口,用了64年。
1951年,增加第三个10万人口,用了18年。
1964年,增加第四个10万人口,用了13年。
1974年,增加第五个10万人口,用了10年。
1989年,增加第六个10万人口,用了15年。
2000年,增加第七个10万人口,用了11年。
282.藁城农业人口超5万的乡镇和较大型的村庄有哪些?
据统计,截至2000年,全市农业人口逾5万的镇(乡)有5个,分别是廉州镇(5.88万人)、梅花镇(5.81万人)、增村镇(5.6万人)、张家庄镇(5.19万人)和常安镇(5.15万人)。
人口逾5000人的大中型村庄共有28个,占全市村庄总数的12%,多分布在藁城中南部和西部区域。其中人口超过7000人的大型村庄有6个,分别是贾市庄(9679人)、兴安(8943人)、南营(8689人)、赵庄(7658人)、木连城(7316人)、黄庄(7106人)。
283.藁城的计划生育四率今为多少?
据2000年统计,藁城的计划生育率为95.42%,一胎率为65.19%,多胎率降至1.32%,人口出生率控制在8.45‰。
市(县)内计划生育工作始于1963年。当时有少数育龄夫妇采取了避孕措施,并开始做绝育手术(主要是男女结扎)。如今全市采取各种节育措施的人数达14万人,综合节育率为92%。
284.藁城市残疾人今有多少?
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00年,全市有残疾人30130人,约占总人口的4%。其中视力残疾2908人,听力语言残疾4990人,肢体残疾14243人,精神残疾1542人,智力残疾3194人,其他残疾3253人。
285.2000年藁城城镇居民生活消费状况如何?
2000年,藁城城镇居民(非农业人口)有65837人,生活消费支出总额为39293万元,人均支出约5968元。按家庭主要消费类别分项:
食品 人均支出1637元,占人均生活消费总额的27.4%。
衣着 人均支出827元,占人均生活消费总额的14%。
居住 人均支出528元,占人均生活消费总额的9%。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人均支出476元,占人均生活消费总额的8%。
医疗保健 人均支出462元,占人均生活消费总额的7.7%。
交通和通信 人均支出460元,占人均生活消费总额的7.7%。
娱乐、教育、文化服务 人均支出1020元,占人均生活消费总额的17%。
其它商品和服务 人均支出432元,占人均生活消费总额的7.2%。
若按家庭主要项目消费比重划分,城镇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衣食住及文化教育消费占家庭全部开支的三分之二;而居室用品、医疗、出行、通信、人情交往及各类服务等则消费掉家庭开支总额的三分之一。饮食消费占家庭开支第一位;教育投资次之,占第二位。
286.2000年藁城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状况如何?
2000年,藁城农业人口为686616人,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总额254654万元,人均支出约3709元。
按家庭主要消费类别分项:
食品 人均支出921元,占人均生活消费总额的24.8%。
衣着 人均支出417元,占人均生活消费总额的11%。
居住 人均支出762元,占人均生活消费总额的20.5%。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人均支出276元,占人均生活消费总额的7.4%。
医疗保健 人均支出254元,占人均生活消费总额的6.8%。
交通和通信 人均支出319元,占人均生活消费总额的8.6%。
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 人均支出513元,占人均生活消费总额的13.8%。
农村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饮食消费占家庭开支第一位;房屋建筑次之,占第二位;教育投资占第三位。
287.藁城城乡居民生活现状如何?
80年代初,藁城居民生活还处在温饱型阶段。实行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步提高,粮食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明显下降,副食品消费支出上升,耐用消费品已进入普通百姓家庭。
进入90年代,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模式从准小康型开始向小康型转变。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由1990年的1281元增至2000年的5439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纯增2.4倍。居民膳食结构日趋优化,衣着趋向高档化、时尚化。人均住宅面积达21.8平方米。彩电、冰箱、电话普及率分别达到99%、95%、97%,空调、汽车、家用电脑、摄像机、健身器械等也正在走进家庭,并逐步走向更高档次的消费。90年代末期,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已超过3500元,农民家庭耐用高档消费品逐年增多,饮食质量提高。住房条件大为改善,人均住宅面积接近30平方米。
统计资料显示,2000年百户农民家庭拥有自行车232辆,洗衣机78台,电冰箱26台,摩托车52辆,彩电88台,电话机48部。安装土暖气的农户亦有68户。部分富裕农户已拥有私人小轿车、载重汽车、联合收割机、家用电脑、移动电话、摄像机等高档耐用消费品。
288. 如今藁城市农村住户家庭结构状况怎样?
据《藁城县志》载,清光绪元年(1875)全县户均5.5人,民国19年(1930)户均5.6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家庭观及婚姻生育观不断更新,农民的家庭规模及结构亦在悄然发生变化。据2001年调查统计,藁城市百户农民家庭中,夫妇与一个孩子户有14户,占总调查户数的14%;夫妇与两个孩子户有41户,占总户数的41%;夫妇与三个以上孩子户有10户;单亲与孩子户有2户;三代同堂户有25户;单身夫妇户有8户。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农村中,青年男女成婚后多与父母分居,而另组建小家庭,一般养育1~2个子女。4口之家庭为主要户型,其次是三代同堂户,上述两种户型占到总调查户数的三分之二。由于生育观念的改变,农村独生子女户亦在逐年增多。
289.藁城民间有哪些传统节日?较有地方特色的为哪几个节日?
民间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龙头节、清明节、端午节、六月六、乞巧节、中元节、中秋节、十月一等。
上述节日中,春节(大年初一)吃水饺或熬肉菜,元宵节吃元宵和点花灯,龙头节(二月二)吃煎饼,清明节、中元节(七月十五)、十月一(农历)市民有祭墓的习俗,端午节(五月初五)包粽子,中秋节赏月吃月饼。较有地方特色的是:春节,当天阖家早起,放鞭炮,祭家神,尔后晚辈先给自家长辈磕头拜年,然后出门逐户跪拜同族或异姓长辈,此谓“走节”,早饭后家中男子由长辈带领,到祖坟祭奠,俗称“上坟”。正月十五日的元宵节,家家户户备有较丰盛的饭菜,要吃“汤圆”。市内城区及各村有的放烟火、点花灯;有的敲锣打鼓、扭秧歌。有文艺团体的村庄还要聚众演出。农历七月七日的“乞巧节”,此日傍晚,女子设瓜果于庭院之中,以祭织女,希望能够得到织女的帮助,使自己心灵手巧。农历八月十五日的“中秋节”,旧时百姓每遇此节,陈设瓜果、月饼等物,向月致祭,以伸酬报。邀乡邻饮酒,以相娱乐。如今,人们在节日来临之际,亲朋好友间互送月饼,晚辈携月饼、水果等礼品看望长辈。当日一家人团聚一起,改善生活,欢度节日,俗称“团圆节”。
290.藁城旧时婚嫁有何习俗?
男女婚姻旧俗,讲求“门当户对”,一般先由媒人撮合,及至双方家长同意后,互换婚书,俗称“拿帖”。帖上写明年庚、姓名、三代籍贯等,此为“定亲”。结婚,旧时男方选定黄道吉日,在一个月前用大红纸写明迎娶日期,由媒人送到女家,俗称“请期”。成婚之日由男方到女家迎娶,俗称“娶媳妇”。婚日前一天,男方向女方“过礼”,俗称“送食箩”,遣人抬到女家。婚日,男方由炮手、吹鼓手、旗锣在前,由新郎本族一长辈乘蓝轿,谓“大支客(qie)”,新郎披红戴花坐于红轿,迎亲车辆随后,浩浩荡荡。女方有人在村口迎接,至女家门口,新郎出,女方乡亲以锅底黑或红颜色涂其面,是谓“闹女婿”。尔后,三声“起身炮”响,迎、送亲队伍上路返回男家。迎娶路线切忌走重路,今仍延续。花轿至男家,由男方女宾引新娘至天地神案前“三拜”(一拜天地,二拜父母,三夫妻对拜)后,入洞房。及女方送亲女宾走后,男方乡亲及孩童争相入室“闹媳妇”。婚日新娘腰间揣一面腰镜谓“照妖镜”(意为避邪,保佑一路平安),此俗今尚存。午饭前,由女宾挽新娘至神案前,逐一跪拜男方尊长及亲眷,受拜者则解囊赠送钱币。晚饭后,姑嫂儿童聚集新房与新娘调笑,谓之“闹洞房”。及夜深,新郎新娘共枕就寝后,儿童、晚辈则蹑脚至窗前窃听,所听趣语,日后传为笑料,此为“听房”。次日,由娘家兄长及叔辈尊长接回新娘,俗称“回亲”。
新中国成立后,移风易俗,繁琐的婚嫁礼仪已逐渐废除。男女双方到法定年龄后,依法到有关部门办理结婚登记,自此确立夫妻关系。但“迎娶”婚俗依然流行,只是从简而已,由坐轿改为骑马,后改为乘车。由于提倡新事新办,大兴节俭,举办集体婚礼、旅游结婚等一度成为时尚。然而80年代中后期至今,结婚请客送礼、大操大办、相互攀比之风在城乡又渐盛行。
291.藁城旧时丧葬有哪些陈规陋习?
藁城旧时丧葬之礼仪十分讲究,大体是:
停灵 人去世后,家人为其着装裹衣,并在两脚踝部系一麻绳,谓“绊脚绳”,以防“诈尸”。同时在堂屋或灵棚内置放一床停放死者尸体。灵床前摆灵桌,桌上设香炉,置祭品及打狗棒(用6寸左右长秫秸棍数根在其端粘一面团,迷信说法,以备阴间打狗之用)、喂狗饼。尔后,嫡系亲族小辈披麻戴孝,至五道庙焚纸,谓“烧倒头纸”。每遇“老人”,事主都要择一德高望重者主持丧事。停灵后,乡邻亲友前去吊唁,送挽幛,挂挽联。同时找一书生写素帖,讣告死者亲戚,俗称“报丧”。死者至亲、孝男分坐灵棚两侧,孝女坐于炕上。每吊客至,举哀恸哭,客去即止。晚上,亲族及孝子孝孙通宿“守灵”。至夜深,于街中心直向大道,焚烧车马纸扎。
入殓 一般停尸三天后,则备棺入殓。此日,本家亲戚和吊客盈门,戏班亦于此日赶到。入殓前,孝女争相往棺中撒放钱币,谓“垫背钱”。待尸移至棺内,亲人告别遗体,尔后封棺钉盖,全家嚎啕大哭。
出殡 入殓后,乡亲们用灵柩架起棺椁,死者嫡长子手执“引魂幡”,俗称“打幡”,由兄弟子侄辈左右挽扶,前引灵柩,孝子孝孙等手持丧棒,紧列其后。孝女则在灵柩后坐在车上嚎啕大哭。孝子们行不数步,要频频回头行“跪拜礼”。至墓穴,孝男孝女绕坟转三圈。棺木入穴后,孝子先填三锨土,后由乡亲们埋葬,于地面堆起坟头,将引魂幡插于坟顶,最后摆上祭品,焚烧纸钱,安葬完毕。
祭奠 葬后三天,亲族晚辈披麻戴孝,携祭品到坟前烧纸。为坟头培土,谓“圆坟”,又叫“复三”。另外从死者去世之日起,每七天,亲者到坟头烧纸祭奠一次,共烧七次,俗称“烧七纸”。
以上丧葬礼仪,今已逐步简化。
292.藁城旧时民间流行哪些禁忌?
藁城民间禁忌很多,旧时十分信奉。现在有的已消失或废弃,有的仍在流行。如:
正月里不剃头,有剃头死舅之说。
正月初五谓“五穷日”,不走亲戚(干亲、朋友例外)。
给客人倒茶,壶嘴不能对着客人。
探望病人宜在上午去,忌讳下午或晚上去。
写信件忌用红墨水。
老人做寿不要送钟(表),钟有“终”之谐音。
老人年龄到一百岁时,忌讳说百岁,只能说“九十九”,还忌讳“七十三”、“八十四”两个岁数,认为是“坎”,不好过,一般多说一岁。
大伯子不能和兄弟媳妇开玩笑。
娶亲忌遇出殡、报丧等不吉利事。
出阁妇女忌在娘家生孩子、过年。
孕妇被称为“四只眼”,忌迎送亲。忌寡妇、再婚妇女迎送亲,她们只能迎送再嫁妇女。
孕妇忌看见兔子或提“兔”字,怕生豁嘴孩子。
忌送还借用的药壶,认为会把灾病送回。
忌讳右眼跳,认为左眼跳财,右眼跳祸。
忌讳半夜听见猫头鹰叫,认为是不祥之兆。
吃饭时忌敲碗盆,敲碗盆是骂做饭人的行为。
忌晚上梳头、照镜子,有“晚上梳头,白天发愁;晚上照镜子容易照见鬼”之说。
293.藁民房屋建筑结构及居室陈设今昔有何变化?
藁城百姓住房,北屋大多为正房。东屋、西屋为厢房,院落以方位留门,路北多留东南门,路南多留西北门,并向里垒一影壁。
旧时盖房,藁南穷苦人家多为土坯垒墙,麦秸泥抹墙盖顶;富裕人家砖木结构,卧砖根基表砖墙,四梁八柱,边檩边梁。并流行明三路檩,两明一暗(即有一套间),锅灶盘在厢房或另建小厨房。藁北住房无柱,无边檩边梁,质量因地而异,大多为一明两暗,老人住东间为上房。紧靠隔山墙垒锅灶,留火洞通往炕洞取暖。50年代煤炭渐多,冬季大多数农家生煤火炕。
旧时,室内陈设,堂屋正中墙上挂中堂画,下摆方桌、椅子,富者设条几、太师椅、圈椅、铺柜;一般农户有坐柜、柜橱、长板凳、杌凳、梳头桌、梳头匣、梳妆镜等。
进入80年代,藁城城乡房屋建造向高质量和美观方向发展,城区居民大部分住楼房,水、电及暖气齐备,陈设趋于现代化。农村则是钢筋水泥挑梁、“厦架”屋,玻璃大门窗,有的装有土暖气。90年代,部分农户建造二层、三层楼房成为时尚。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沙发、茶几、写字台、新式折叠椅、大衣柜、组合式家具等摆进农家居室,众多农户用上彩色电视机、电风扇、收录机、洗衣机、电冰箱等高档家用电器。2001年前后,电话已在城乡基本普及。部分城市居民和富裕农户家庭则增添了空调、大屏幕彩电、影碟机、摄像机、电脑等高档耐用消费品。
294.藁城何时开始提倡并推行火葬?
藁城的丧葬自古以来有土葬之俗。
1974年,县委、县政府连续几次下文件、发布告,号召全县人民移风易俗,破旧立新,节俭治丧,推行火葬。自此尸骨火化逐渐推广。县、乡、村三级普遍建立移风易俗委员会(后改名红白事理事会),管理婚丧事宜。
县(市)内建有两个火葬场。第一火葬场,位于五界村东南1.5公里处,1974年8月建成。第二火葬场,位于北龙宫村东1公里处,1977年1月建成。1974年全县死亡人口火化率为32%,翌年升至88.5%。1985年以后,火化率已达98~100%。1982年藁城曾被河北省政府评为殡葬改革先进县。
295.你了解藁城市的宗教现状吗?
藁城境内宗教现有天主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佛教。其中天主教人数最多,佛教人数较少。
天主教 据统计,2001年全市信仰天主教人数1.7万人,分布于119个村庄。其中有神甫4人,会长17人,修女2人。
伊斯兰教 境内有清真寺4所,信仰伊斯兰教者4866人,多集中在九门、东蒲城和南乡。全市有阿訇8人,其中驻寺阿訇4人。
基督教 全市信奉基督教者有5000人,分布于15个乡镇(区)的107个村。境内有教堂1座,长老2人。
佛教 全市信奉佛教者3000人,分布于35个村。
296.藁城方言在境内分为哪几个语音区?
廉州镇(原城关)一带为藁城规范方言,廉州镇以外根据各自特点可分为5个语音区。
东部兴安、北楼、张村语音区 这里的语音特点是:发音轻清,绵长而柔缓,多儿化。语音声韵母基本同于藁城规范语音。其词汇略微异于城关一带,形容词多重叠。
东南部贾市庄、马邱、张名甫语音区 这里的语音显著特点是 :发音开口大,鼻音突出,音浊而重,多三声、四声字,无二声。声调有三个。词汇基本与市内规范方言相同,但个别词亦有差异,如“不知道”说成“知不道”,“这边、那边”说成“这厢、那厢”。
南部梅花、马庄语音区 这里主要受赵县、栾城语言影响,特点是:发音轻清,多儿化,主要声调有三个,多三声、四声字。
岗上、丘头、大同语音区 这里语音接近正定口音。特点是:发音清亮、语尾上扬,稍带鼻音。常把词尾“子”字说成“的”,如“孩子”说成“孩的”。把进行式时态助词“着”说成“子”,如“看着看着睡着了”,说成“看子看子睡着了”。另外,表示“绝无仅有”的副词“讲末”,是这一带人的常用语。例如“讲末这一点”等。其它大都同于市内规范方言。
滹沱河以北语音区 这里(大多数乡村)的语音特点是:嘹亮高亢,泛长音,每句话之中心词拉长调。表示疑问或感叹的语句,长音更明显。在声、韵配合上基本同于藁城规范语言。
297.藁城方言属北方什么语系?其乡土语言有什么特点?
藁城方言,属北方官话方言。藁城自古为畿辅重地,受北京话陶冶势在必然。故当地方言与北京话有密不可分的亲缘关系,且与北方话有共同点,即无古浊音,辅音韵尾只有n[-n]、-nɡ[ ]。无入声,只有阳平、阴平、上声、去声4个声调。
藁城地域较广,其乡土语言虽具有北方话之共性,但也有其个性:①市内方言发音除汉语拼音所用声母外多使用“ㄎ”[v]、“ ”[ ]、“ ”[ ]3个声母;②分尖团音;③方言调类与普通话比较,其音读变化规律,多是一、三声对调(指调值),个别地方无二声字,第四声与普通话吻合;④藁城古时兵连祸结,县民多慷慨悲歌之士,群众语言少缠绵、恭顺,而多粗狂、直亢;⑤藁城方言语音与民国初年“多音统一会”所颁行的一套注音符号相巧合。
298.藁城今有多少华侨?
1983年2月,成立藁城县侨务办公室(简称县侨办),综合管理各项侨务工作。据1985年调查统计,全县旅外华侨220人,分别侨居苏联、美国、加拿大、巴西、日本、泰国、联邦德国和英国等。港、澳、台同胞89人。归侨6户20人,侨眷225户897人。
至2000年,藁城有归国华侨5户14人。旅外华侨近100户360人,分别侨居美国、日本、加拿大、新西兰、巴西、德国、英国、罗马尼亚、新加坡等国家。侨属230户900余人。此外,还有港台同胞139人,眷属736人。
299.藁城市首家民营敬老院由谁创办?
南孟镇韩家洼村农民刘双喜、刘老牛,自筹资金15万元,于1998年7月办起了藁城市首家民营敬老院——“康乐幸福院”,帮助照顾赡养老人,为全市开辟了一个新的农村服务项目。该院以“优质服务、协商收费”为宗旨,致力于健全制度,加强管理,并在护理上下功夫,力求为老年人安度晚年创造一个安宁祥和的生活环境,时有护理员6名,专职医生2名,入住老人15名,年龄在65岁至79岁之间。
300.藁城有一全国文明村,是哪个村?
是岗上镇岗上村。
1999年9月,岗上村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文明村”,成为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在此之前,岗上村已连续14年被评为“省文明村”。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岗上村党支部、村委会在抓全村经济建设的同时,始终不渝地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把村民们逐步塑造成具有文明意识的现代农民。早在1985年,岗上村就自行开始了“五好家庭”的评选活动。1997年在全村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1999年该村已建成十星户60户,八星户480户,分别占全村农户的10%和80%。该村15年间无群体上访事件,无重大刑事案件。为切实加强班子自身建设,90年代岗上村“两委”班子先后建立完善了村务公开、财务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将班子成员置于制度的约束之中。十几年来,岗上村的干部极少有人假公济私、优亲厚友、违反政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促进了经济发展,1999年,岗上村拥有集体企业17家,净资产9.7亿元,人均纯收入达4000余元,40%的农户住进了楼房,村内街道全部实现了硬化、绿化、美化。
301.藁城市“全国五好文明家庭”产生于何村?
1998年,在由中宣部、全国妇联等18个部委共同组织开展的全国“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中,张家庄镇小慈邑村农民赵金堂一家获得“全国五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
赵金堂一家共有七个妯娌。1984年七妯娌购买了2000只鸡,在一片沙滩地上建起了养鸡场。在创业过程中,七妯娌尊老爱幼,和睦相处,患难与共,勤俭持家。在她们共同努力下,至1999年,其养鸡场已发展成为占地30多亩、蛋鸡存栏10余万只、日产鲜蛋近4000公斤的规模。此外,七妯娌还办起了饲料加工、榨油、鸡粪烘干、有机复合肥等相关产业,使赵家养鸡场逐步走上了多业并举的集约化发展轨道。七妯娌也先后被省市妇联评为先进个人,成为人们学习的楷模。
302.藁城市有个“宫灯大王”,你认识吗?
“宫灯大王”是指藁城市宫灯制作专业村—屯头村的苏振英。
屯头村自古就有制作灯笼的传统。80年代,该村村民苏振英继承祖业,操起宫灯制作这一行,并成为屯头宫灯制作的后起之秀。他先后和七、八十个客商建立了长期联系,销路畅通。90年代后期,其宫灯年加工量和销量已达八万对,赢利十几万元。由于各地订货这多,产品供不应求,苏振英在本村发展了30余户为其加工宫灯,成为名副其实的“宫灯大王”。
苏振英曾制作了一对当属全国最大的灯笼,高8.1米,直径6米,现挂在山东淄博市张界公园供游人观赏。
303.秦家庄为何有出国打工专业村之称?
截至1998年12月,南孟镇秦家庄村已先后有73个农民(其中女性8人)出境赴美国、日本、意大利、以色列等国从事建筑、服装加工、餐饮等行业,占全市全部劳务输出总数的85%,因而被称为“出国打工专业村”。
304.80年代后,藁城境内曾发生过哪几起重大伤亡事故?
1987年1月7日,原只都乡只都村鞭炮生产专业户秦××家发生恶性爆炸事故,死亡7人,伤8人,炸毁房屋11间。
1989年7月9日,原大同乡水泥厂煅烧车间立窑框架坍塌。造成全厂停产,死亡7人,伤7人,直接经济损失29万元。
1991年1月12日,原大丰化乡小丰化村李××非法生产烟花爆竹,发生恶性爆炸事故。死亡7人,重伤2人,轻伤3人,毁坏房屋32 间。
1991年7月3日至4日,正公等村在组织党员、干部观看电影途中,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死亡7人,重伤9人。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声明
主办:石家庄市藁城区人民政府
承办:石家庄市藁城区政府信息中心
冀ICP备字14000025号-1网站标识码:1301820006
冀公网安备 130109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