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梦龄
郝梦龄(1898~1937) 字锡九,岗上镇庄合村人。幼年家境贫寒,仅读3年私塾,后随父务农。14岁当兵,民国8年(1919)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后历任国民革命军旅长、师长、军长等职,民国24年升为陆军中将。期间被调往贵阳负责修筑川黔、川滇公路。卢沟桥事变后,郝梦龄请求北上抗日,并下定为抗日牺牲的决心。1937年10月郝梦龄率第九军赴山西参加忻口战役,任前敌总指挥,与日军展开数日的激烈战斗。10月15日夜郝梦龄亲自率领部队突袭敌阵,一连夺取数个山头。16日凌晨郝梦龄继续率军奋进,乘胜追击,在通过一段狭隘路时,郝梦龄不幸身中敌弹,壮烈牺牲,时年39岁。他是抗日战争初期牺牲在疆场的第一位军长,时被人民称为“全国第一军长”。其灵柩于10月24日运抵汉口,武汉各界代表4000余人前往车站迎灵。11月15日,武汉各界隆重举行追悼大会,全市下半旗致哀,武汉行营主任何成浚代表蒋介石主祭。而后,将郝将军的灵柩以国葬仪式安葬于武昌洪山卓刀泉。12月6日国民党政府明令褒扬,追赠郝梦龄为陆军上将。民国27年(1938)12月,毛泽东同志在追悼抗战阵亡将士大会上发表演说时,高度赞扬了郝梦龄将军为中华民族勇于献身的精神。武汉的汉口北小路改名为“郝梦龄路”。1983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为表彰爱国军人的献身精神,追认郝梦龄为革命烈士,颁发了烈士证书。武汉市政府又将武昌洪山卓刀泉的将军陵墓修整一新。现在,每到将军的殉国日,都有许多人去将军墓地祭扫凭吊。
郝梦龄烈士墓园位于武汉市伏虎山西北侧的山腰间,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墓园坐东南、朝西北,占地面积约80平方米。前面有一宽25米的墓门,门前有宽1米的33级阶梯。墓分为墓身和墓碑两部分,墓碑的正中镌刻着"郝梦龄烈士之墓"七个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