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水利
燕赵兴农最早地区之一
藁城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商代中期(公元前1400年)先民即在藁城进行耕垦,成为燕赵兴农最早地区之一,春秋战国时已开垦出大量土地。魏晋大兴屯田,农桑更加发达,明清时垦殖土地已达80万亩,盛产小麦、玉米、棉花、豆、粟及甘薯、高粱、花生等。
历史悠久的林果栽培历史
藁城林果栽培历史悠久,尤以盛产鸭梨而闻名。据台西商代遗址发掘出土的桃、李、枣核等考证,藁城果树栽培在商代中期即有发展(“梨园庄”村就因梨树成林而得名)。不仅果树资源丰富,而且在3000多年的生产实践中,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据记载,约公元前777年,农户院落植枣颇为盛行,“旱涝之地,不任耕稼者,枣则任矣”,枣树种植迅速扩展到旱涝地块。约在公元前658年,杏树栽培亦普及农户。桃的栽植稍晚,但因其有结实早、收获早的特点而发展较快。约公元前100年,果树已广泛采用嫁接等技术,果树管理亦具有一定水平。
历史上境内治理滹沱河成功的唯一记载
历史上,藁城境内的滹沱河水患频仍,长期未能根治,百姓深受其害。康熙五十五年(1716),滹沱河大水冲堤破岸,逼近城下,势不可遏。知县阎尧熙亲自到河堤,率众人先逼水后下桩,桩上筑堤,获得成功。终使城郭得以保全。此为历史上治理滹沱河成功的唯一记载,为后人创造了经验。
境内滹沱河航运史上最兴盛时期
滹沱河横穿市境中部,境内长26.5公里,是古代水运航道。民国37年(1948),石德铁路恢复通车,藁城车站以东腹地县区的物资,大都由藁城站转入滹沱河航运。藁城为滹沱河上一个重要码头。1955年天津航运局在藁城设立内河航运站,业务量增大,每天发往深泽、安平、深县等地的船只有80余艘,年运量近4万吨。运输货物大多为煤炭、粮食、石料等,是滹沱河航运史上最兴盛时期。
首次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
1946年5月,中共藁城县委和正藁县委开始在解放区(老区95村,新区26村)开展土改运动。向地主富农夺得一部分土地和浮财,对无地、少地,无房、少房的贫苦农民,初步作出了一些分配。但当时运动搞得不彻底,也有“过火”偏差。10月16日,中共藁城县委发出“关于发动群众执行新土地政策具体问题的指示”,中共冀中地委派来120名干部,同县区干部一起深入解放区和游击区继续开展土地改革运动,纠正前次土改不彻底和“过火”问题。
1947年2月,藁城全境解放。10月《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12月20日至翌年12月,土地改革在全县全面展开,期间建立贫农团,组织新农会。没收地主富农的土地、房屋、牲畜等生产资料和粮食及钱物等浮财,分配给贫苦农民。据109个村统计,截至1948年3月,斗争地富1191人,交出粮食近20万公斤,房屋23400间,水旱车5500架(辆),牲畜3510头,元宝、银圆15000余块,及其它衣物、布料等。继而进行划定阶级成份和调整土地。对土地以人口进行平均分配,也给地主富农一份。1948年12月6日,县政府颁布土地证书,至此,土改胜利结束。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分得了土地,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1年9月26日,兴安村胡雁雨领导的互助组,在胡雁雨的倡导下,由互助组转为农业生产合作社,成为藁城县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胡雁雨任社长,赵玉祥任政治副社长。该社有13户,53人,其中党员4名。耕地117亩,牲口7头。
最早在农村推广的双轮双铧犁
1954年,在全县农村普遍推广双轮双铧犁。是年,有25个社队购进双轮双铧犁40部。
50年代中期的售粮大户
1954年,北邑村张洛丹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卖给国家小麦5000余公斤。藁城县委、县政府曾组织了20余辆大车拉着张洛丹卖给国家的余粮在县城内游行。张洛丹胸前戴着大红花,坐在第一辆大车上,群众、学生、机关干部敲锣打鼓欢迎,县长乔子言与张洛丹合影留念。
张洛丹踊跃卖余粮的模范事迹,为全县人民树立了榜样,推动了粮食统购统销的顺利开展。
距今200多年的地契
2000年4月初,藁城市东邑村村民郝贞禄在翻盖房屋时,从老房子内发现8份地契,分别为清代乾隆、道光、光绪、宣统和民国年间。最早的一张为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10月签定,距今已200多年。每张契约都附有一份民国时河北省财政厅印发的国民政府财政部验契纸,贴有民国政府印花税票,面值1分。
第一次更换小麦品种
建国后,藁城加强良种繁育、引进和推广工作。50年代初期,建立农场及县、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开始选留和推广良种。1954年,第一次更换小麦品种。时从河北省农作物研究所引进蚰子麦、“石特14”和“碧蚂1号”新品种,代替了传统农家品种,是年全县小麦平均亩产提高到111公斤。
第一次更换棉花品种
明清时期,藁城境内多种本地棉。民国时期开始引种美国棉花。1950~1955年引进推广了“斯字4B”、“斯字2B”,逐步取代传统品种,亩产由19公斤(皮棉)增至29公斤。
第一次更换玉米品种
50年代,藁城主要农作物玉米在继续种植农家品种的同时,先后引进推广了“华农2号”、“大白马牙”、“二马牙”、“金皇后”、“冀综1号”、“冀综8号”等品种,亩产量由原来的80多公斤增至100多公斤。50年代后期基本取代农家品种。
河北省第一条由藁城人开凿的水渠
李树春,字渭泉,生于1864年,藁城表灵村人。清朝末年秀才,民国时期著名实业家。30年代他亲自为石家庄西部山区设计兴办水渠方案,募捐筹资,发动民工,开凿了河北省第一条连结井陉、平山、获鹿(今鹿泉)三县的“源泉水利渠”。它改善了山区农业生产条件,为河北省水利建设史上一个创举。新中国建立后,此渠经人民政府维修扩建,大得灌溉之利。
首次使用柴油机用于农田灌溉
50年代初期,在农田耕作中,除传统农具外,农用动力机械开始在县内应用。1953年始有2台柴油机(卧式2.57千瓦)由毛庄村申花子农业社和南董村李银山农业社使用,带动水车浇地。以后农业耕作、播种、灌溉、收割等动力机械逐步发展壮大。
首次使用拖拉机用于耕作
1955年9月21日,5台波兰产乌尔苏斯拖拉机开进系井村,成为藁城县使用拖拉机之始。同年10月28日又购进3台热特25K拖拉机,开始用于耕田作业。
境内第一批苹果园
建国前,藁城境内果树以枣、桃、杏、梨为主。50年代初期,县农林部门大力推广科学管理技术,改造果林构成。1955年从山东引进苹果品种10个,在兴安、杨马村、南孟3村沙地建成县内第一批苹果园,面积1300亩。
粮食元帅县
50年代中后期,藁城农业生产发展较快,粮食连年丰收,农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在1959年1月中旬召开的河北省农业先进单位代表会议上,藁城县被授予“粮食元帅县”称号。
首次被命名为“大寨县”
1975年10月中旬,在山西省昔阳县召开的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上,藁城县被命名为“大寨县”,县委书记寇子伟参加了此次会议。
首次进行土壤普查
1959年3月,藁城县按照石家庄地委[1959]89号文件规定,建立土壤普查办公室,开始进行建国后首次全县土壤普查鉴定工作。这次普查,要求完成全县土壤质地松紧度分布,土壤肥力(氮磷钾含量)情况的普查鉴定和土壤利用及改良规划。同时完成土壤普查鉴定表,绘制出土壤分布图、土壤肥力图、土壤改良规划图、土壤利用规划图和写出土壤说明书,作出土地利用方案。土壤普查鉴定工作用了一个月时间全部完成。通过普查,基本弄清了全县土壤分布状况,查得全县有沙土、黑土、黄土、白土、盐碱土、胶泥土、红土、蒙金土等8类土壤。
这次土壤普查对全县土壤的质地、肥力和分布有了基本的了解,为合理施肥、培肥改土和因土种植提供了依据,是有史以来的一大进步,但普查仅是粗线条的,准确性较差,尚不能满足全县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
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土壤普查
根据197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指示精神,由省、地安排部署,藁城县被列为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第四批进行县。全县第二次土壤普查于1981年10月开始,至1983年10月底结束,历时2年,是藁城县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土壤普查。在这次土壤普查中,采集土壤标本3528个,化验剖面110个,挖取耕层土样1280个,填写各种表格6518张,绘制五万分之一的县级土壤综合图14幅。化验项目13项,化验样品1693个,取得有效数据8942个。基本完成了土壤普查规程所要求的作业任务,摸清了全县土壤资源和土壤肥力状况,找出了影响本县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为今后进一步改良土壤指导农田科学施肥提供了科学依据。
最早修建的冷风库
1982年,盛产鸭梨的小常安公社(今常安镇)后营大队开始修建冷风库,同时不少农户在庭院开挖贮果小土窖。据统计,至1984年,该村兴建大型果品冷库三座,土窖三百多个,贮果达2250吨。
首批兴建的地下或半地下式通风库
70年代中后期,藁城梨果产量不断增加,果农迫切需要扩大贮藏,以使果品保鲜增值。县商业部门投资在梨产区兴建了一批地下或半地下式通风库。库体有厚墙护围,设通风道和高大抽气烟囱,控温保湿和通风换气优于地窖,库容也增加到10万公斤以上。大的如小常安、黄家庄、后营、大常安和马邱等果园的通风库,贮量达100万公斤,库内通道可开汽车。此类通风库利用的是自然冷源,人为不能控温,果品保鲜效果不太理想,效益一般。
拥有冷库数量最多的村庄
1983年,藁城县小常安公社(今常安镇)后营大队韩振江、杨小静等11户果农,将半地下式通风库改造成机械制冷冷库,贮存鲜果后,一年赚回建库投资。由他们的带动和政府的扶持,藁城兴起建冷库热潮,至1995年已达到700座,仅后营村一个村冷库即有50余座,占地面积与全村居住面积相当,成为全市拥有冷库数量最多的村庄。
首次引进蒜薹冷藏技术
1986年,藁城县制冷技术人员首次引进北京、辽宁的蒜薹冷藏技术,采用硅窗气调保鲜袋贮藏蒜薹100吨,贮期260天,腐烂率不到1%,无变黄和明显老化。随后有20多座冷库冷藏蒜薹、花椰菜获得成功。
国家首批“持续高效农业示范区”
1998年4月28日,藁城市被列入国家“持续高效农业示范区”。成为全国首批启动、重点支持的7个不同类型区之一。持续高效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是国家“九五”期间农业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该项目以实现农业持续高效为核心,以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组装配套应用及创新为主线,建立以持续高效为主要目标的新型农业技术结构和生产体系,以保证有限农业资源的可持续、高效利用,使其在农业产业化生产高新技术应用方面达到或接近国际领先水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藁城市得到国家科学技术部、省政府和石家庄市政府每年500万元的重点资金支持,以及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河北农大、河北省农科院等科研单位的集中技术投入,项目期限为5年。
我国北方小麦、玉米两熟区面积最大的吨粮县(市)
1987年藁城被列为国家商品小麦生产基地和河北省粮食生产基地。此后全市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生产水平,发展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广普及优良品种、模式化栽培等高产技术,农作物连年实现高产、稳产。1992年,全市小麦亩产达430公斤,玉米亩产达620公斤,上下两茬作物——小麦玉米合计亩产达1050公斤,45万亩耕地亩产实现了吨粮目标,建成我国北方小麦、玉米两熟作物面积最大的吨粮县(市)。
河北省首批被认定的优质小麦品种
90年代前期由藁城市农科所选育出的8810-2-2、8901-11-14两个优质小麦新品系,于1995年3月在第二届全国面包小麦评比暨首届饼干小麦品比会上被农业部评为国家级优质面包专用品种,分获第二届全国农业博览会银奖和铜奖,其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均达到国家优质小麦标准,是河北省首批被认定的优质小麦品种。
粮食耕地亩产首次突破千斤
1949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57.55万亩,耕地亩产仅100.5公斤。后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兴修水利,改土造田,推广良种,防治病虫,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粮食生产水平一年一个新台阶。1974年,藁城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3.8万亩,耕地亩产500.5公斤,一举突破千斤大关。
秋粮亩产首次超千斤
藁城市是河北省夏玉米重点产区。90年代初期,在玉米生产中,全市农村大力普及紧凑型高产优种,增加物质投入、种植密度和套种面积,推广高产配套技术。1991年,全市49.4万亩玉米平均亩产达552公斤,首次突破500公斤大关。1992年,玉米平均亩产达620公斤,又突破了600公斤大关。1994年8月,原河北省副省长顾二熊将藁城市玉米高产经验概括为“藁城模式”。
全省首批农业产业化经营示范县(市)
1999年7月下旬,藁城市被河北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首批农业产业化经营示范县(市)。
在90年代中后期,藁城市为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先后建成了粮食、蔬菜、果品、畜牧四大主导产业,发展起了龙头经济组织31家,建有各类规模生产基地12个,累计实现产值10亿元。同时,加大禽蛋、蔬菜、果品三大批发市场建设,市场年交易额达12.4亿元,其中只甲禽蛋批发市场跨入“河北省十大专业市场”行列。仅仅几年时间,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河北省“十强”县市之一
80年代后,藁城市(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本地优势,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经济持续快速发展。1992年,藁城国民生产总值17.2亿元,工农业总产值28.7亿元,财政收入609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03元,当年全市综合经济实力跻身河北省“十强”县市行列。
名列河北省首位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80年代以后,素有冀中粮仓之称的藁城市,农业生产逐年稳步增产增收。1992年建成了我国小麦、玉米两熟区面积最大的吨粮县(市),1994年全市农业总产值15.6亿元,粮食总产量5.74亿公斤,肉蛋奶总产量1.9亿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634元,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名列河北省县市级首位。
石家庄市第一个全国经济百强县(市)
2004年,在第四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评比中,藁城市以A级的综合竞争力跨入百强县(市)行列,为石家庄市第一个全国经济百强县(市)。
90年代后,藁城市围绕县域经济“一特三化”的发展思路,不断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连年位居河北省十强县(市)行列。2003年,根据省会区划调整和“1+4”组团式城市空间发展格局的实施,藁城市明确和完善了城市功能、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三个定位。通过开展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城郊型经济,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增强,综合竞争力明显提高。
国家商品小麦基地
1987年,藁城被列为国家商品小麦生产基地和河北省粮食生产基地。
率先建成小麦千斤市
1997年,藁城市冬小麦种植面积57.4万亩,总产2.88亿公斤,平均亩产502公斤,总产、单产双超历史,其中小麦单产居全省首位。建成了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的小麦千斤市。
在此之前的1996年,藁城市农业部门的科技工作者在全面分析全市小麦增产潜力、障碍因素和技术途径的基础上,就确定了适合本市小麦生长条件的“足穗、增粒、攻粒重”的主攻方向。播种时,在选种布局上,实行“优选品种、优化布局”;开春后,在小麦施肥上实行“稳氮、增磷、补钾、配微、粗化结合、平衡施肥”和“底足、中重、后补、分次施用氮肥”;在控制墒情及病虫草害防治上采用“足底墒、控前期、保证中期、重视后期、合理浇水”和“全程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全程综合防倒”等关键先进增产技术,使小麦实现了高产和稳产。
曾创全省最高纪录的小麦亩产
1989~1990年度,藁城市廉州镇南街村村民于文甫试种的利用ES化学杀雄配制的强优势组合化优1号小麦3.2亩,经省农业厅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监收实打,亩产593.6公斤,创当年全省小麦最高生产纪录,获河北省农业厅颁发的高额丰产栽培一等奖。
1993年,藁城市在开发生产专用小麦过程中,推广普及了宫面、面包专用品种8810-2-2系列、PH82-2-2等,其中8810-2小麦经河北省农业厅监收监打亩产高达577公斤,名列全省前茅。
曾获国家一等奖的小麦品种
小麦育种是藁城市(县)农科所支柱项目,起步较早。70年代曾选育出了藁麦1号、藁麦2号,在全国推广种植面积2400万亩,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获得国家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位居河北省前列的人均粮食占有量和贡献量
1994年,藁城市粮食总产5.74亿公斤,比1978年增长92%。交售商品粮2.2亿公斤,人均粮食占有量和贡献量均位居河北省前列。
小麦亩产率先突破450公斤大关
1990年后,藁城市农业部门积极探索小麦生产的内在规律,坚持高产开发,狠抓关键增产技术落实,建立科技、投入、服务、领导多位一体的丰产机制,走出了一条持续高产、稳产的路子。1992年,小麦平均亩产在河北省率先突破400公斤。1995年全市55.4万亩小麦平均亩产453公斤,在河北省率先突破450公斤大关。
全国种子产业化示范县(市)
1993年后,藁城市认真执行《河北省种子工作条例》,全面实施河北省种子“双化”(优种化、产业化)计划。1995年被列为全国种子产业化示范县(市)和中国种业集团成员单位。
农业部优质专用麦后备品种
1999年,藁城农科部门出圃9407、9409-17、9409-21、藁优9908等系列优质强筋麦品系。在以上小麦品系中,9409小麦表现突出,其特性是:属半冬性品种、中熟,株高78~80厘米,湿面筋含量35.9%,面团形成时间7.3分钟,稳定时间15~20分钟,面包评分84,平均亩产501公斤,适宜加工面包粉、水饺粉、面条粉。被农业部列为优质专用麦后备品种。
具有特色的种植业产业链
90年代中后期,藁城市在调整种植业结构过程中,大力培育优势产业,初步形成了五个具有一定特色的产业链。
一是优质麦产业链,市组建了优质麦产业集团公司,以市农科所等科研推广部门为基础,以优质麦面粉加工企业为龙头,以优质麦种植区农户为基地,通过合同契约相连结,实施农、工、商,科、工、贸一体化开发。
二是大蒜(蒜薹)产贮加销产业链,以大蒜加工企业和分布在大蒜基地周围的100多座冷库为龙头,以大蒜种植农户为生产基地,农户将生产的蒜薹交售给冷库,冷库、加工企业经过冷藏加工、包装,于蔬菜市场淡季供应上市,实现增值。
三是鲜洁特菜、礼品菜产加销产业链,以农业高科技园区为龙头,以周围设施蔬菜生产农户为基地,由高科技园区为基地农民提供名特新蔬菜种苗和相关生产技术,基地农户按照栽培管理规程进行生产,园区将基地农户生产的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蔬菜回收,通过进一步分拣、加工、包装后,销往各大宾馆、饭店、超市。
四是出口创汇蔬菜产业链,以外贸及其所属加工企业为龙头,通过与农户签订蔬菜购销合同,发展出口蔬菜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将蔬菜按外商要求加工成成品或半成品,通过外贸组织出口。
五是食用菌产业链,由市社和食用菌生产大户曹俊英牵头,把分散在全市的食用菌生产企业和农户组织起来,采取统一提供菌种和技术,或利用冷库或利用庭院或利用温室大棚,主要以秸秆为原料,生产双孢菇、草菇、平菇等,或直接鲜售,或加工成罐头后销售。
河北省唯一被列入农业部第二批建设计划的县(市)
2001年10月,藁城市被国家农业部列为“科教兴农和可持续发展科技示范县”,是河北省唯一被列入农业部第二批建设计划的县(市)。
首批“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试点县(市)
在1999年8月被省农业厅、财政厅、团省委确定为河北省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试点县(市)之后,是年10月,藁城市又被列为全国首批50个“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试点县(市)之一。该项工程是由国家农业部、财政部、团中央为培养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觉悟高的青年农民联合实施的一项跨世纪工程。
河北省首家县级农业信息网站
1999年,藁城市建立农业信息中心。是年8月,该中心在INTERNET上开通了藁城农业信息网站。其拥有自己独立的三级域名和网址,在因特网上发布有《藁城农业信息网主页》,设有“藁城市情”、“企业之窗”、“名特产品”、“农业技术”、“市场价格”、“供求热线”、“招商引资”、“政策法规”、“民俗风情”等栏目,成为藁城市第一家因特网站,亦是河北省首家县级农业信息网站。该网站已与全国十几个大中城市实现了微机互联网,及时搜集政策、市场、新技术、新成果等信息,用于指导农业产业化工作。农业信息网站的开通,标志着全市农业技术信息服务开始突破传统的传递模式,向现代化、网络化方向迈进。
首次实施农田“沃土工程”
1997年后,藁城市推广实施了以秸秆直接还田和科学配方施肥为主体的“沃土工程”项目,到2001年市内的小麦秸秆实现了全部直接还田,玉米秸秆直接还田面积占玉米种植面积的93%。配合秸秆直接还田技术的实施,进行了与之相配套的氮、磷、钾、微肥合理用量,科学配比,适宜施肥时期等一系列的研究、示范、推广。通过“沃土工程”的实施,有效促进了全市地力基础的提高和施肥成本的降低。2001年,全市耕地耕层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达到了1.5%,较90年代初提高了0.4个百分点;速效氮含量达到了75.6PPM,较90年代初增加了8.1PPM;速效磷含量达到了15.8PPM,较90年代初增加了2.3PPM。以小麦为主体的粮食作物的氮肥用量,从1997年开始以每年1.6%的速度递减,与90年代初相比,亩施纯氮量减少了19.5%。
首次推广农田工字型管网输水节水技术
2001年,藁城市农业开发及科技部门在南营、顺中项目区对长300米以上的地块实行了工字型管网输水方式,节水效果非常显著。据调查,平均每亩每浇一次水节电5.1度以上,每度电可使5.5千瓦潜水电泵运行约10分钟,提水约6.6立方米。每年每亩浇7次水,每年每亩可节水235.6立方米。每立方米水生产粮食2.28公斤,达到国际先进节水技术标准(每立方米水生产粮食2~2.3公斤)。
最高的农田保浇率
1995年,藁城市农用机井达到1.5万眼,单井负担耕地55亩,发展农田节水防渗管道115万米,农田保浇率一直保持在100%。
第二轮土地承包
自1982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1997年土地承包合同陆续到期,为保持党的农村基本政策的稳定,市委、市政府按照《国务院批转农业部关于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意见的通知》和中办[1997]16号文件精神,结合藁城农村实际,自1997年4月开始进行第二轮土地承包工作,截至2001年底,全市已有227个村顺利完成了第二轮土地调整承包工作,占全市农村总数的97%,涉及13.8万农户,54.3万人。为推动土地承包管理工作,市农村经济管理部门统一印制了《藁城市农村土地承包合同书》17万份,按照中央政策“一定三十年不变”的规定,合同签订日期统一为1997年9月 25日到2027年9月25日,227个村均已完成土地承包合同书的签订工作,有80%的村已将签订的合同档案移交市档案局保存。
首次公开拍卖国有土地使用权
1999年6月9日,藁城市举行首次国有土地使用权公开拍卖。经过56轮紧张争夺,拍卖出让市区土地面积32.68亩,成交额791.7万元。
首次以招标形式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
1995年9月12日,藁城市首次以招标形式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这在石家庄市范围内尚属首次。本次有3宗地块共16.73亩招标出让,共有10个单位参加了招标活动,市财政局、水利局、粮食加工厂3个单位分别中标。
人均耕地面积最多与最少的乡镇
据2003年统计,梅花镇有耕地9.18万亩,人均1.6亩,是藁城市人均耕地面积最多的乡镇。南董镇耕地共3.42万亩,人均0.83亩,是全市人均耕地面积最少的乡镇。
人均耕地面积超过2亩的村庄有常家庄(2.2亩)、西庄(2.1亩)、周家庄(2.11亩),少于0.5亩的有廉州镇北街(0.2亩)、南街(0.2亩)、城里庄(0.2亩)、梨元庄(0.3亩)、北尚庄(0.1亩)、南大章(0.47亩)。
畜牧业居河北省前列的县(市)
90年代,藁城市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以增加农民收入。先后投资600多万元兴建并扩建了牛、猪、鸡、兔良种繁殖场,在各乡镇建立了优种猪、牛配种站。在畜牧业生产中,大力推广了快速育种、暖棚饲养、秸秆氨化青贮等新技术,降低了养殖成本,提高了养殖效益。1995年,全市畜牧业产值达9亿元,鸡、猪、牛3大骨干品种饲养量分别达到2256万只、119万头和36万头,建成畜牧生产专业村45个,养殖大户1.5万多户,肉蛋奶总产量20.5万吨,主要经济指标位居河北省首位,跨入全国先进行列。
全国秸秆养牛十佳示范县(市)
90年代,藁城市充分利用丰富的秸秆资源,大力发展养牛生产,1993年被列为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市(县)。1995年全市牛存栏11万头,出栏肉牛23万头,建有500头牛场5个,牛肉和鲜牛奶产量突破8万吨,被列为国家平原秸秆养牛示范县(市)。1997年5月,农业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授予藁城市“全国秸秆养牛十佳示范县(市)”称号。
闻名全国的蛋鸡饲养大市(县)
藁城市养鸡业从1987年开始起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至1998年已成为全国知名的蛋鸡饲养大市(县)。1998年底,全市蛋鸡存栏2590万只,出栏1130万只,禽蛋总产13.1万吨,养鸡产值6.6亿元,占牧业总产值的56%。建成养鸡专业乡镇4个,专业村40多个,1000只以上的专业户1.4万户,专业化已达95%以上,养鸡实现了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和商业化生产。
全国闻名的养鸡专业村
九门乡黄庄村养鸡起始于80年代中期,当时仅有3户村民自发饲养几百只鸡。1987年后开始迅速发展,1992年该村养鸡已达100万只,养鸡产值达3800万元。是年,江泽民总书记访问前苏联期间曾介绍了黄庄妇女家庭养鸡百万只的经验,在世界上引起了很大反响。《人民日报》、《河北日报》、河北电视台分别以“黄庄模式”、“倒蛋部队”、“百万金鸡闹黄庄”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轰动全国。1995年,黄庄村有1641户,6664口人,养鸡专业户达1200余户,占总户数的73%。存栏蛋鸡150万只,人均养鸡225只,工农业总产值突破亿元大关,成为闻名遐迩的养鸡专业村。
河北省中南部牛羊最大集散地
藁城市九门村是著名的养牛专业村,养殖业、屠宰业为该村的主导产业。1998年九门村牛存栏5万余头,屠宰专业户130家,清真熟食加工户200多家。全村仅牧业总产值就达3700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0%,九门牛羊交易市场十天四集,日交易量500余头,成为河北省中南部牛羊及其产品的最大集散地。如今九门清真肉食品远销全国各地,16辆保温车每年向京、津、沪运送鲜牛肉8万吨,九门牛肉销售点遍及石家庄牛肉市场,具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
河北省最大的种兔场
藁城市种兔场位于城区西北滹沱河南侧,占地近80亩,1993年11月由西关村李翠英承包经营。至1997年,该种兔场兔舍增至17栋,种兔有比利时、加利福尼亚、塞北等8个品种,兔存栏达1.3万只,固定资产200万元,年产值数百万元,是河北省最大的种兔场。
首次实现“三化”养猪目标
80年代后期,为提高养猪经济效益,藁城畜牧部门加强品种改良,投资100万元建成市优种猪繁育场,先后从武汉、保定、石家庄等地引进大约克、长白等优种公母猪100余头,对全市原有种公猪进行更新,建起了20个改良配种点和人工授精站,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了“三化”养猪战略。1990年全市基本实现了“母猪本地化,公猪优种化,育肥猪杂交一代化”的“三化”养猪目标。
第一个花园式生态养猪场
石家庄市绿野畜牧有限公司(养猪场)位于梅花镇高玉村西,建于1997年,经理秦彦民。该养猪场为避免环境污染,以达到净化空气、美化场区之目的,在猪舍间的空地和猪场内没有建筑价值的地块上种上紫花苜蓿、乌克兰牧草及冬青、松柏、撒金柏等常青植物。同时还在猪场内建了两个鱼塘,用母猪的死胎和胎衣养鱼,并在猪舍顶上养鸽子,在猪舍间养鸡和兔子,让鸡吃掉猪舍内剩余的饲料和花木间的蛆虫,让兔子食用青草,由此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如今,该养猪场内绿树掩映,鸟语花香,猪舍干净整洁,为藁城第一个花园式生态养猪场。
首次引进罗非鱼新品种
1985年,藁城丽阳村养鱼专业户袁黑旦,在石家庄地区水产科和县水利局的指导下,首次引进罗非鱼新品种,并养殖成功,亩产达600公斤。
首次引进乌克兰优质牧草
1999年5月,由市农业开发办公室、农业高科技园区联合开发引进的鲁梅克斯、克孜连克和希尔非亚3种乌克兰优质牧草在藁城正式落户。
上述牧草的显著特点一是产量高,每公顷产量达100吨以上,是玉米秸秆产量的6倍;二是营养高,其粗蛋白含量达30%~36%,含有动物所需的18种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三是生长环境适应性强,耐旱涝,能在摄氏正负40度环境下存活,一次种植多年生长,返青早,好管理;四是除牛、羊、猪、鸭、鸡、兔等畜禽均可食用外,鲁梅克斯还能加工成十几道美味菜肴。除此,对于防风固沙,改良土壤结构、防止水土流失等,亦能起到积极作用。
河北省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县(市)之一
1995年,藁城市蔬菜种植面积16.5万亩,总产达11.5亿公斤。是河北省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县(市)之一,亦是省内大型蔬菜集散地。1996年,全市已建成25公里连片设施蔬菜基地、万亩甜椒(1.5万亩)生产基地、万亩大蒜生产基地、千亩中棚韭菜、3500亩中、小棚茴香、万亩优质早熟西瓜、万亩优质商品大白菜等7个蔬菜基地,先后建成蔬菜及甜椒专业批发市场6个。并投资1600万元兴建蔬菜深加工企业(脱水蔬菜及速冻蔬菜),产品全部出口。藁城蔬菜现已远销北京、天津、上海、沈阳、呼和浩特等16个大中城市,出口香港、日本、韩国、加拿大、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年销蔬菜总量5亿多公斤,出口创汇总值达3125万元。在蔬菜生产上,藁城市坚持统一规划、集中发展、规模经营的原则,采取产、供、销一条龙系列服务措施,实行农工商、内外贸、农科教三结合的方针,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一个农民技术专业协会
1986年,藁城第一个农民技术专业协会——大同蔬菜协会成立。该协会是一个农民自我服务合作经济组织。初创时拥有会员20人,主要分布在东邑、西辛庄等几个村。大同蔬菜协会集培训科研、试验引进、示范推广、物资供应、咨询服务等于一体,经过10年发展,其年供应鲜菜、细菜达3万吨,畅销北京、天津、石家庄及东北等地,会员已涉及6个地区7个市18个县,并常年向外地输出技术顾问14人。第一任理事长郝国法指导的高邑县连移庄村建起的温室大棚,5年时间仅此一项使该村人均增收2400元。该协会曾多次得到中央、省、市领导光临指导并接待外宾参观,其技术规程被省电影公司、省电视台拍摄成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科教片,向全省播放。
至1995年,全市农村已发展农民专业技术协会209个。按产业划分,种植业协会75个,养殖业协会62个,农产品加工业协会55个,运输业协会14个,其它协会3个。在专业协会中有经济实体的11个,协会固定资产总额185万元。各协会不受区域限制,对会员提供信息、技术培训、生产资料供应、防疫灭病、产品销售、加工等综合性服务,解除了农户在发展高效农业上缺信息、缺技术、缺服务的实际难题。专业农协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次利用温室栽培甜椒
1992年春,岗上镇双庙村菜农吴军勇,投资7000余元建起4个总面积达6亩的塑料大拱棚(中棚),尝试温室甜椒栽培,在当时石家庄范围尚属首例,当年5月底其温室甜椒比露地早上市一个多月,个大肉厚、果型圆正、色泽好,以独家产品打入石家庄蔬菜市场,还部分供应外贸出口创汇,6亩甜椒纯收入4万多元。
甜椒种植专业村
岗上镇双庙村,共600户,总人口2615人,耕地3736亩(1998年数)。1993年,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导下,村党支部、村委会积极引导农民发展中棚甜椒种植,使全村蔬菜种植业迅速发展,为群众找到了一条致富捷径。1998年全村中棚甜椒种植面积达到3600亩,占耕地面积的96.5%,蔬菜种植户占全村总户数的95%以上。仅中棚甜椒一项就使全村增加纯收入936万元,人均增收3200元。多数群众靠科技种植蔬菜发家致富,购买了家用电器,住上了二层小楼,成了远近闻名的蔬菜专业村和富裕村。1998年后,双庙村连年被省、石家庄市授予“文明村”和“科技兴农先进村”等荣誉称号。1999年3月18日,中央电视台《万家灯火》栏目播放了双庙村种植中棚甜椒致富的专题片。
河北省“五最”甜椒基地
1994年,藁城市甜椒种植面积2万亩,总产1亿公斤。其生产逐步形成基地化、规模化。在甜椒生产基地的岗上、南营、常安、贾市庄等乡镇,形成甜椒专业市场4个,日成交量4000吨。藁城甜椒远销北京、天津、上海、东北及内蒙古、山西等地,还出口到国外。成为河北省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质最好、加工增值幅度最大、出口创汇最多的甜椒基地。
最早从事温室蔬菜生产的示范户
岗上镇西辛庄村农民郝国法是藁城市从事温室蔬菜生产最早的示范户。其自80年代中期起步,连续11年实现高产高效益,连续4年被高邑县聘为温室蔬菜技术员,为高邑县发展温室蔬菜做出了贡献。他家建有永年式日光温室4个,面积1.35亩。西红柿一大茬——夏季架芸豆是其试验成功的高产高效模式之一。以1994~1995年为例,跨年育苗种植西红柿和架芸豆,两茬合计亩产1.59万公斤,亩产值3.19万元,亩成本3000元,亩纯效益2.89万元。1995年郝国法被河北省“白色革命”计划办公室授予金棚奖。
万亩连片日光温室示范县(市)
藁城设施蔬菜自80年代中期起步,后迅速发展,1994年被河北省政府列为万亩连片日光温室重点示范县(市)。到1995年,全市设施蔬菜面积达6.6万亩,其中日光温室2.2万亩,大中小棚4.4万亩。
甜椒首次出口
藁城甜椒出口始于90年代初。几年内,经过推广优质品种和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并实施产品深加工技术,甜椒品质提高,国内外销量逐年增加。1992年全市种植面积1万亩,产量4500万公斤。在甜椒生产基地乡镇,兴建了一个速冻蔬菜厂和两个脱水蔬菜厂。1994年种植面积达2万亩,鲜椒产量1亿公斤,出口鲜椒40万公斤,脱水椒块10万公斤,盐渍红皮椒块30万公斤,创汇500万元。藁城甜椒除在内地销售外,主要出口到日本、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香港地区。90年代中期,藁城市甜椒出口总量已居河北省县市级之首,成为河北省出口创汇最多的甜椒基地。
首次引进优质嫁接黄瓜技术
1994年,丘头镇石黑旦兄弟3人,从山东寿光引进以黑籽南瓜为母体的优质嫁接黄瓜技术,聘请技术人员,投资3万元,建成3个塑料大棚,生产嫁接黄瓜。嫁接黄瓜个大味好,且盛果期集中在冬春两季,仅半年时间就收回全部投资。藁城市有关部门曾几次组织种植大户进行实地参观,请石黑旦巡回介绍经验。至1996年,全市发展此种大棚黄瓜达2000亩。
梨果首次采用套袋新技术
藁城市盛产雪梨、鸭梨,90年代初期,由于病虫害严重,科学管理滞后,果品品质下降,直接影响了经济效益。为提高果品质量,果农们采用河北农业大学、邯郸农业学校联合开发的套袋技术,果品外观品质提高。但由于套袋后光照不足,梨的含糖量少,果品内在品质降低,口感差。为此,果农们在有关专家指导下,经过两年的探索试验,变过去的一次性施肥为分段施用配方复合肥料,使鸭梨的品质发生了明显变化。经测定,鸭梨内在可溶性固形物(糖、酸、多种维生素、各种矿物质)达到了13.8%,比不使用套袋技术的梨含糖量高出1.8个百分点,超过国家规定含糖量12%的标准,每公斤售价比一般梨提高了1.04元。
首次嫁接改造梨树
为适应市场需求,提高果品市场竞争力,1998年,藁城市林业部门在常安镇北周卦村首次嫁接改造梨树50亩,发展优良品种黄冠梨,嫁接成活率达97%以上,实现了一年嫁接,二年见果,三年亩收入2000元的目标,为全市梨树改造创出了成功样板。1999~2000年,全市完成嫁接改造15000亩,形成了9个百亩以上成方连片的嫁接果园。2001年全市梨树嫁接面积达2.12万亩,其梨果价格比普通果品高出近10倍。
在全国最先组织联合收割机跨省区异地作业的县市
1993年5月,藁城市农机局组织了25台小麦联合收割机赴河南省辉县和山西跨区作业,成为全国最先组织联合收割机跨省区易地作业的县(市),开拓出一条农机顺应农村改革,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服务的新路子。
河北省农机化十强县(市)之一
藁城撤县建市后,农机事业快速发展。至1998年,全市农机总动力由48.8万千瓦,发展为193.1万千瓦,增长了2.96倍;大中型拖拉机由373台发展到1696台,增长3.28倍;小型拖拉机由6305台发展到 9813台。增长了55.6%;小麦联合收割机由9台发展到1388台,增长了153倍;农用运输车和农用三轮从1988年起步,至1998年底分别达到4133辆和42257辆;农产品加工动力机械由737部发展到8474部,增长了10.5倍,购机投入年均6750万元,农业机械总量的增加促进了农机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1998年藁城市机耕率达100%,农业运输机械化达100%,排灌机械化水平达100%;机播面积81万亩,占总播面积的77.88%,比1988年增长14.9%;机械收获面积达56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54%,其中联合收获小麦55万亩,占小麦种植面积的98.2%,大田作物的耕、播、浇、收、运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水平达到85%以上。农机总动力、农机拥有量、农业机械化水平均在省内名列前茅,连续多年受到农业部和省市农业、农机部门的表彰。1998年藁城市被河北省授予“河北省农机化十强县(市)”称号。
实现玉米联合收获零的突破
2001年夏,藁城市农机局在廉州镇系井村、丘头镇西宽亭村、岗上镇岗上村、九门乡早落村、南孟镇杜家庄村建设了5个玉米等行距种植示范方,共450亩,与农户签订了玉米联合收获合同。秋收期间,组织中乌合作生产的玉米联合收获机分别在以上地点进行演示,收到了良好效果,很多群众计划当年购置背负式玉米联合收获机。是年,经上级专项资金补贴,全市新购玉米联合收获机4台,实现了玉米联合收获零的突破。
首批致富的农村女能手
1990年后,藁城市围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家庭经济,在农村妇女中广泛开展了学文化、学技术、比成绩、比贡献的“双学双比”活动。至90年代中期,一批昔日默默无闻的家庭妇女脱颖而出,成了成绩斐然的先进妇女人才及农村致富女能手。如艰苦创业、垦荒150亩发展果园的焦彦霞,依靠科技发展食用菌种加(工)一体化的曹俊英,科学养鸡成才的梁小俊,服装加工女能手张秀芬,植棉女能手周瑞敏,养猪能手刘志雪,养鸡致富典型李书公,刺绣女状元靳瑞玲,发展大规模机械化养鸡的牛爱菊七妯娌,养牛年存栏达30余头的周雪英等。
首次组织女能手参与东西互助拉手扶贫活动
1997年藁城市妇联组织养兔能手李翠英参与石市妇联组织的东西互助拉手扶贫活动,深入赞皇县7个乡镇132个村巡回传授技术,帮助北清河、柳子沟两个村建立两个养兔基地,在基地的培训、示范、带动下,当地2000余名妇女走上养兔致富的道路。是年李翠英还深入武邑、武强等地传授养兔技术,与当地妇女签订帮扶协议300余对。
1999年5月,李翠英首批加入省女能手协会,向女能手协会一次性捐助资金5000元,无偿赠送种兔200余只,并到张家口坝上等地发展养兔业,向当地妇女义务传授养殖技术20余次,培养技术骨干1000余名,使全市拉手扶贫活动又迈出新步伐,中央电视台2套和7套、河北电视台“豪风五色土”栏目对有关事迹进行了专题报道。
首次组织女能手参与国家西部大开发
2001年7月,为响应全国妇联西部大开发号召,藁城市妇联组织养兔女能手李翠英前去四川省广元市开辟第二养兔基地,向当地妇女义务传授养兔技术50余次,培训技术人员5000余名;帮助四川省青川县、绵阳市、广元中区及陕西省宁强县等地妇女搞起肉兔养殖,受到当地政府和广大妇女姐妹的欢迎。
闻名遐迩的葡萄种植大户
80年代后期,南董镇南董村村民杨利民,投资7000余元建成该镇第一个规范化葡萄种植园,面积7亩。经过10余年的经营管理,至2001年,杨利民的葡萄园面积已扩至40亩,种植了巨峰、藤稔、京亚等优良品种,年产葡萄8万公斤,收入16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葡萄种植大户。
最早的腌制酱菜专业户
岗上镇故献村是有名的酱菜专业村。芦玉申是该村最早的腌制酱菜专业户。他腌制的酱菜品种多样、色正味美,人称“酱菜大王”。1998年,芦玉申投资十几万元建起酱菜厂,发展精装品种,采用冷藏保鲜等技术,产品打入大型蔬菜食品商场,受到消费者青睐。至2001年,芦玉申的酱菜腌制厂年产酱菜500万公斤,酱菜品种有小乳瓜、豆角等20多个,年创利润15万元。产品除了供应当地及周围县市外,还远销到邢台、太原、北京等地。
养猪状元
梅花镇高玉村秦彦民,1997年创办石家庄市绿野畜牧有限公司。至2001年,该公司累计投入资金300余万元,每年向社会提供商品猪4000头,种猪4000头,年创利税30余万元。秦彦民成为藁城市养猪状元。
蘑菇状元
南营镇何家庄农家妇女曹俊英,1984年开始种植蘑菇,并掌握了食用菌栽培管理各项技术。90年代初期实行产加销一条龙,即将种植的食用菌加工成罐头投放市场,经济效益明显提高。1994年曹俊英投资20万元建起一个占地7亩的食用菌种植场。后又投资30多万元建起18座砖体蘑菇大棚,同时新建占地130平方米的罐头加工车间。至90年代后期,曹俊英的食用菌种植场年产食用菌15万公斤,可加工罐头100万个,利润50万元,产品远销北京、天津、山东等10多个省市。
植棉状元
廉州镇农民王忠民1994年在自己承包的农田上种植棉花109亩,经过精心管理,秋后皮棉亩产90余公斤,交售皮棉近万公斤,亩纯收入1100元以上。1995年王忠民植棉面积发展至306亩,荣获“藁城市植棉状元”称号。
花木大王
南董镇北高庄花木协会会长谷如恒,是该镇花木行业的领路人。其经营的苗圃园占地50余亩,培苗场地100余亩,栽种花木几十万株,主要有龙爪槐、月季、冬青等。产品除供应本地市场还远销至北京、天津、山东、广东等十几个省区,同时还参与栽种了北京亚运村、北京世界公园、影视城、石家庄民航机场、京九铁路、高速公路绿化、示范小区及公园建设等一批重点工程,成了当地名副其实的“花木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