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品质藁城  > 历史文化  > 藁城之最
城建、交通
发布时间:2023-02-16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来源:藁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字体: 】    打印

第一座人民礼堂
藁城县(市)人民礼堂,建于1951年,坐落在城内北大街(今文源路)。建筑面积774平方米,容纳观众1400人。1970年原地重建(翻修),建筑面积扩至1386平方米。前厅为两层楼房,装饰雄伟壮观。观众厅分上下两层,设置单人铁架靠背座椅1651个。90年代后期因城区规划而拆除。
 
最大的公园
藁城市水上公园坐落于市区西部,1994年5月建成并向游人开放。公园占地面积157亩,其中水面面积40亩,广场占地23.3亩,绿地面积89.2亩,绿化率达82%。该公园十余年累计投资1100万元进行硬化、绿化及建造,为藁城市规模最大的公园。
按照《石家庄市公园、广场绿地分类标准》,该公园为一级综合公园。2004年水上公园园林位列石市13县(市)公园类首位。
现公园内栽植有乔木和花灌木71种15.43万株,冷季型草坪3万平方米,绿篱3557延米。建有海水潮日、江山多娇、申奥标志、凤尾、大风车等景点造型27处,特色园林17处,配置有彩船、钓鱼场、旱冰场、儿童乐园、碰碰船、卡丁车、小龙车等游乐设施9项。园内绿荫广场总面积1.59万平方米,栽植银杏、马褂木、玉兰、紫薇、元宝枫等珍贵树木7.6万株。建园10余年接待游人200万人次,是市民休闲、娱乐、游玩、健身的好去处。
 
最早的儿童公园
藁城市儿童公园坐落在市区四明街中段路东,始建于1990年,为市内最早的公园。其占地面积25735平方米,其中水面面积6667平方米,建筑面积670平方米,绿地面积12668平方米,绿化率75%。
公园内主要设施有办公楼、游泳池、雕塑、亭榭、小桥等,另有旱冰场、儿童乐园、蹦极、海豚戏水、斗牛等游乐设施。栽植有乔木、灌木、攀缘植物等36种7540株(棵)以及樱花林、碧桃林、芍药园、月季园、柳树林等特色园林10处,环境清新、优美,为市民观赏、娱乐、休闲之场所。
 
旧时县城最著名的建筑
在清朝至民国年间藁城县城诸多古建筑中,壮观的四明楼曾雄立于十字街心,成为旧时最著名的建筑。民国12年(1923)林翰儒所著《藁城乡土地理》载,“四明楼,在本县旧城十字街中央,崇祯七年(1634)知县刘敏学所建,于今280余年矣。因历世重修,故宛然耸峙,高二丈九尺,四面各宽二丈四尺,瓦甓层叠。栏槛纵横,崔峨之势,为吾邑之大观。楼下四辟,交通往来,四面无阻。为行人车马之咽喉。登临其上,可览全城之盛况。居户市肆,历历如环足下也。”
 
河北省首家县市级三星级宾馆(涉外饭店)
由藁城市政府投资3000多万元兴建的集餐饮、住宿、康乐健身和购物于一体的藁城宾馆,于1995年8月开业。其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内设有中央空调,背景音乐、桑拿浴、健身房、歌舞厅、商务中心,拥有标准间、双套间、豪华间等不同档次的客房122间(套),大、中、小会议室8个,中、西广味、自助4个餐厅。至2000年,已先后接待各种会议500多个,内宾10万人次,外国朋友400余人次,是河北省首家县(市)级三星级旅游涉外饭店。
 
河北省县(市)级最大的人民广场
藁城市人民广场始建于1999年3月,位于藁城市廉州路东部,是河北省县(市)级最大的人民广场。其总占地面积18.36万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近10万平方米,花木品种共44种,硬化面积4.3万平方米。广场核心是占地7000平方米的大型彩色声控音乐喷泉,主喷泉孔喷射高度达38米,为河北之最。喷泉南面坐落着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大型石雕。北面矗立着展示城市发展远景的大型钢雕“都市畅想曲”,广场东南是高168米的电视发射塔,塔下是能容纳近千人的演歌台。整个广场是集文化、娱乐、休闲、集会于一体的大型开放式公共场所。
 
县城第一座大容量水塔
1975年,县服务公司在县城建造了一座容量为70立方米的水塔,锥打110米深井1眼,铺设供水管道2000米,当年开始向服务公司和20多个用户供水,供水面积为18.4万平方米。1981年将此水塔移交县建委管理。
 
第一部城市总体规划方案
1984年6月,藁城历史上第一部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编制完成。此后藁城的城市建设依据规划开始步入科学、合理、有序的发展轨道。
 
第一个编制完成《市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1997年,藁城市委、市政府将城市规划工作从形象规划阶段推向调控规划阶段。在河北省县级市中第一个编制完成17平方公里的《市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9平方公里的《主要街道和重要地段修建性详细规划》,使城市总体规划得到了大面积的深化、细化,也使城市建设有了更加科学可靠的操作依据。
 
县境内第一条公路
民国10年(1921),民国政府交通部修筑沧州至石家庄铁路。路基筑成后,因无资铺轨,经整修后于民国17年(1928)改为公路,借用通行汽车。该公路从藁境中部横穿而过,成为藁城第一条正式公路。其自王家庄东入境,西至良村出界,全长27.5公里。它的通行,取代了沿袭多年的官马大道。抗日战争期间,沧石公路藁城段曾铺筑了中间三米宽的砖路面。1968年又首先改建成渣油(沥青)路面,开创了藁城修建次高级路面的先例。80年代初期,沧石公路(含藁城段)改建为路面宽12米路基宽15米的高级公路,其质量标准和通行能力大大提高。
 
首次办理客运业务
1965年,石家庄运输公司在藁城境内设立汽车站,开始办理客运业务。时石家庄至藁城每日对开4个班次,还开辟了石家庄经藁城至贾市庄的客运班车路线。
 
第一个马车运输队(社)
建国后,藁城联运站(运输站)根据上级统一承揽货源、统一规定运价、统一调度运输车辆的政策,积极组织民间车辆参加公路运输。1956年,县内51个个体运输户组织起来,创立了藁城县第一马车运输合作社。时入社的胶轮大车42辆,人力车30余辆,人员80余人。牲畜、车辆折价入股,收入按劳七股三分红。第一任社长刘小录。1957年发展成高级运输社。1958年马车运输社划归搬运公司领导,改名为“搬运公司藁城马车队”,转为地方国营性质,工人按月发放工资。1964年更名为藁城县马车运输队,翌年变为集体所有制,隶属于县运输站。1972年在县交通局、运输站领导下,购进了第一部波兰产星牌旧汽车和三轮车一部,次年又购进拖拉机两台,开始了向机械化迈进的步伐。
 
第一支汽车队
藁城县汽车队由原马车运输队演变而成。70年代初期,马车运输开始向机械化过渡,1976年后淘汰马车,全部转入汽车运输,1978年更名为藁城县汽车队。时已拥有汽车12辆,全部带有挂车,合计一百多吨位。全年完成货运量1.7万吨,周转量125万吨公里,分别占社会总完成数的2.8%和13.7%。
 
第一条专用公路
1969年修建表灵至北营公路专用线,全长4.3公里,是藁城境内第一条专用公路。
 
第一条高速公路
1998年,石黄(石家庄~黄骅)高速公路藁城段建成通车。成为第一条穿越藁城市境的高速公路。
 
第一条高等级路面的地方公路
藁城市机场路按平原一级公路标准修建,是市境内第一条高等级路面的地方公路。
 
首次开展大规模的公路绿化活动
公路绿化,既可稳定路基、防风固沙、保护环境、舒适行旅、美化路容,又有利于安全、增加收益。藁城公路绿化,大致分为栽植成林、培育管理和更新换代三个阶段。
建国初期,路旁植树多为群众自发行动,品种不一,大小悬殊,成活率低,时不称其为绿化。1958年,县政府发动机关团体干部职工和沿线群众在沧石路上普植树木。苗木各自筹集,品种有榆、杨、槐、柳等,由养路工区分段派人掌握。此次公路植树虽作了统一安排,但由于当时条件所限,未能统一品种,植树质量不高,成活率较低。这是建国后藁城第一次大规模的公路绿化活动。
 
第一个省级文明检测线
90年代后期,藁城市投资80万元新上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线一条,专门对二级维护车辆进行检测,以提高汽车维修行业专业化、自动化水平和维修质量,曾被河北省交通厅评为先进单位,是石家庄市维修行业的第一个省级文明检测线。
 
河北省个体货运车辆最多的县(市)之一
据统计,1998年藁城市货运汽车拥有量为3647辆,总吨位达到1.57万吨。从车辆结构看,个体、联合体货运汽车有3100辆,占总数的85%,是河北省个体货运车辆最多的县(市)之一。
 
位居全省县级之首的运输业收入
1998年,藁城市拥有客货营运车辆4700部,年货运量2400万吨,客运量198万人次,运输业总收入3.5亿元,位居全省县(市)级之首。
 
首次开通市区公共汽车
1998年12月8日,由藁城市公用事业管理局与湖北省石首市富豪轻型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联办的“藁城市城区公交汽车队”开始试运营,首期开通2条营运线路,投放CS660016座轻型客车16辆,从早七点至晚七点在市区进行营运。运行路线初定为1路车:起点西刘村—综合大学—北马—中医院—农机公司—法院—通安街—汽车站—西城街—胜利路—四明街—终点西刘村。2路车:起点火车站—汽车站—西城街—市府路—国税局—东宁路(化纤浆厂)终点。后调整营运线路,1路车起止点为南马村~化纤浆厂,主要站点有南马村、交警大队、通安小学、廉州路、通安街、汽车站、西城街桥、百货商场、商业大厦、人民医院、老干部局、交通局、化纤浆厂。2路车因故取消。
 
公路交通“四最”
1998年,藁城市公路通车里程921公里,公路密度110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文明形象建设达到畅、洁、绿、美。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和繁荣的公路运输,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纽带和先行。经过撤县建市十年发展,藁城市公路建设在全省十强县(市)中堪称“四最”,即:油面以上公路通车里程最长,公路密度最大,形象路建设最好,个体运输业最发达。
第一条沥青混凝土路面
1982年12月,沧州至石家庄公路良村至藁城段13.8公里,按二级公路技术标准改建竣工,路基宽15米,沥青混凝土路面宽12米,是藁城亦是原石家庄地区第一条沥青混凝土路面。
 
首次修建沥青路面
藁城境内沥青路面的修建,是1968年首先在沧石路开始的。是年,石家庄地区交通局决定将沧石公路所经正定、藁城、晋县等路段改建为沥青(油渣)表面处治。藁城县境段施工里程为26.5公里,设计标准:路基宽8.5米,路面宽6米,两侧埋设路缘砖、灰土层厚18厘米。油面厚2.5厘米,油石比为5.5%,人工拌合铺装。经过3个多月奋战,于是年12月竣工通车。此后于1971年和1973年又将正深公路和藁范公路改建为黑色渣油路面,这是藁城修建黑色渣油路面的开始阶段。
 
国家级文明样板路
1998年,对307国道藁城以西路段进行拓宽改建、加固路面、整修边坡、种花植树、修建排水设施等,同时依法拆除违章建筑,达到了畅、洁、绿、美,建成了国家级文明样板路,1998年10月份荣获省交通厅评比第一名,成为全省一流的形象路、精品路。
 
河北省第一个实现村村通公路的县(市)
藁城1989年撤县建市后,至1995年7年间新增公路556公里。仅1995年就完成公路新改建128.4公里,当年在河北省率先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标,全市公路(油面路)总里程由1988年的258.5公里增至815公里,2002年达到973公里。且路面结构逐步改善,公路等级不断提高。在市境内形成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
 
第一座后张法高强粗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试验性大桥
建成于1984年的新藁公路南大章滹沱河漫水桥,是河北省第一座后张法高强粗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试验性大桥。该桥横跨滹沱河,全长195米,净宽7米,荷载标准为汽—20挂—100吨。两端各设50米漫水路面。其结构采用单排双柱式钻孔灌注桩、三孔一连桥台连续形式(全桥15孔,孔跨径13米,桩柱32根),上架后张法高强度精轧螺纹粗钢筋部分预应力空心板梁,混凝土桥面铺装厚6厘米。具有高度小、自重轻、预应力和非预应力钢筋混合配筋共同受力,有限制的较小裂缝开闭恢复性能好、反拱度小、抗裂度高的独到特点。
 
境内石津渠上桥面最宽、结构最合理的中型公路桥
1996年5月,故献桥建成。该桥位于市境内机场路起点,横跨石津渠,连接307国道,全长42.4米,宽19.5米,车行道宽16米,两侧人行道各宽1.5米,3孔等跨13米,设计荷载汽—20挂—100的梁板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为藁城市石津渠上桥面最宽、结构最合理的中型公路桥。
 
藁城境内滹沱河上最早的桥梁
古时,县境内滹沱河上“有津渡而无桥梁”。民国2年(1913),城内秀才贾老子在城北兴建草木桥一座,是为滹沱河上藁城境内最早的桥梁。时桥梁结构简单,一排两根木桩,桩顶架设横梁,纵向铺木杆或木板,再铺秫秸,挤紧之后覆盖粘土压实。桥面宽约3米,长约120米。因其简陋,经不起汛期洪水冲击,一般都是冬架夏拆,桥位根据河床变迁因地度势而定。虽此,亦不失为境内南北交通之咽喉。
1949年后此桥先后由“桥委会”和公路管理站管理。后由于控制了水患,不再年年拆除。1977年重建,下部结构为四排桩木支架,3米等跨48孔,上部铺设纵横梁,再垫柴草压土碾实,桥面宽5米,总长164米,两端引道长200米,设计荷载8吨。1985年藁无公路滹沱河段建起漫水路面,历时72年的滹沱河草木桥被拆除。
 
境内石津渠上最早的钢筋混凝土桥梁
藁城城区横跨石津灌渠的革命桥(今西城街桥),于1966年由草木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永久性桥梁。该桥是藁无路的起点,长40.58米,车行道宽7米,两侧人行道宽0.75米。桥型为6孔6米钢筋混凝土板桥,设计荷载汽—13拖—60吨。下部结构为5排24根钢筋混凝土管桩,中间采用双排桩;上部结构由54块预制钢筋混凝土板拼合而成。整个桥型庄严美观,是藁城境内石津渠上最早的钢筋混凝土桥梁。
 
境内滹沱河上第一座特大桥
1998年9月,作为石港(石黄)高速公路藁城西连接线的滹沱河大桥开工兴建,于翌年11月竣工通车。该大桥全长1055米,宽12米。其南连307国道和石黄高速公路,北接机场路、省道正饶线和正定民航机场,使几大公路干线相互沟通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滹沱河大桥下部结构为单排双柱式钻孔灌注桩基础,跨径25米,上部结构为部分预应力箱形空心板,设计荷载标准为汽车-20挂-100。南引道长454米,北引道长390米。工程总投资4600万元。该大桥的建成,结束了滹沱河阻隔藁城南北交通的漫长历史,为藁城北部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在河北省县级局中独获殊荣的交通局
藁城撤县建市后,公路交通事业飞速发展。自1988年始,藁城连续十年被评为“河北省地方道路建设先进县(市)”,市交通局连续十一年保持地(市)级文明单位,连续五年保持省级文明单位,1994年被国家交通部、人事部命名为“全国交通系统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在全省县级局中独获殊荣。
当前位置:
首页  > 品质藁城  > 历史文化  > 藁城之最
城建、交通
发布时间:2023-02-16  来源:藁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第一座人民礼堂
藁城县(市)人民礼堂,建于1951年,坐落在城内北大街(今文源路)。建筑面积774平方米,容纳观众1400人。1970年原地重建(翻修),建筑面积扩至1386平方米。前厅为两层楼房,装饰雄伟壮观。观众厅分上下两层,设置单人铁架靠背座椅1651个。90年代后期因城区规划而拆除。
 
最大的公园
藁城市水上公园坐落于市区西部,1994年5月建成并向游人开放。公园占地面积157亩,其中水面面积40亩,广场占地23.3亩,绿地面积89.2亩,绿化率达82%。该公园十余年累计投资1100万元进行硬化、绿化及建造,为藁城市规模最大的公园。
按照《石家庄市公园、广场绿地分类标准》,该公园为一级综合公园。2004年水上公园园林位列石市13县(市)公园类首位。
现公园内栽植有乔木和花灌木71种15.43万株,冷季型草坪3万平方米,绿篱3557延米。建有海水潮日、江山多娇、申奥标志、凤尾、大风车等景点造型27处,特色园林17处,配置有彩船、钓鱼场、旱冰场、儿童乐园、碰碰船、卡丁车、小龙车等游乐设施9项。园内绿荫广场总面积1.59万平方米,栽植银杏、马褂木、玉兰、紫薇、元宝枫等珍贵树木7.6万株。建园10余年接待游人200万人次,是市民休闲、娱乐、游玩、健身的好去处。
 
最早的儿童公园
藁城市儿童公园坐落在市区四明街中段路东,始建于1990年,为市内最早的公园。其占地面积25735平方米,其中水面面积6667平方米,建筑面积670平方米,绿地面积12668平方米,绿化率75%。
公园内主要设施有办公楼、游泳池、雕塑、亭榭、小桥等,另有旱冰场、儿童乐园、蹦极、海豚戏水、斗牛等游乐设施。栽植有乔木、灌木、攀缘植物等36种7540株(棵)以及樱花林、碧桃林、芍药园、月季园、柳树林等特色园林10处,环境清新、优美,为市民观赏、娱乐、休闲之场所。
 
旧时县城最著名的建筑
在清朝至民国年间藁城县城诸多古建筑中,壮观的四明楼曾雄立于十字街心,成为旧时最著名的建筑。民国12年(1923)林翰儒所著《藁城乡土地理》载,“四明楼,在本县旧城十字街中央,崇祯七年(1634)知县刘敏学所建,于今280余年矣。因历世重修,故宛然耸峙,高二丈九尺,四面各宽二丈四尺,瓦甓层叠。栏槛纵横,崔峨之势,为吾邑之大观。楼下四辟,交通往来,四面无阻。为行人车马之咽喉。登临其上,可览全城之盛况。居户市肆,历历如环足下也。”
 
河北省首家县市级三星级宾馆(涉外饭店)
由藁城市政府投资3000多万元兴建的集餐饮、住宿、康乐健身和购物于一体的藁城宾馆,于1995年8月开业。其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内设有中央空调,背景音乐、桑拿浴、健身房、歌舞厅、商务中心,拥有标准间、双套间、豪华间等不同档次的客房122间(套),大、中、小会议室8个,中、西广味、自助4个餐厅。至2000年,已先后接待各种会议500多个,内宾10万人次,外国朋友400余人次,是河北省首家县(市)级三星级旅游涉外饭店。
 
河北省县(市)级最大的人民广场
藁城市人民广场始建于1999年3月,位于藁城市廉州路东部,是河北省县(市)级最大的人民广场。其总占地面积18.36万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近10万平方米,花木品种共44种,硬化面积4.3万平方米。广场核心是占地7000平方米的大型彩色声控音乐喷泉,主喷泉孔喷射高度达38米,为河北之最。喷泉南面坐落着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大型石雕。北面矗立着展示城市发展远景的大型钢雕“都市畅想曲”,广场东南是高168米的电视发射塔,塔下是能容纳近千人的演歌台。整个广场是集文化、娱乐、休闲、集会于一体的大型开放式公共场所。
 
县城第一座大容量水塔
1975年,县服务公司在县城建造了一座容量为70立方米的水塔,锥打110米深井1眼,铺设供水管道2000米,当年开始向服务公司和20多个用户供水,供水面积为18.4万平方米。1981年将此水塔移交县建委管理。
 
第一部城市总体规划方案
1984年6月,藁城历史上第一部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编制完成。此后藁城的城市建设依据规划开始步入科学、合理、有序的发展轨道。
 
第一个编制完成《市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1997年,藁城市委、市政府将城市规划工作从形象规划阶段推向调控规划阶段。在河北省县级市中第一个编制完成17平方公里的《市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9平方公里的《主要街道和重要地段修建性详细规划》,使城市总体规划得到了大面积的深化、细化,也使城市建设有了更加科学可靠的操作依据。
 
县境内第一条公路
民国10年(1921),民国政府交通部修筑沧州至石家庄铁路。路基筑成后,因无资铺轨,经整修后于民国17年(1928)改为公路,借用通行汽车。该公路从藁境中部横穿而过,成为藁城第一条正式公路。其自王家庄东入境,西至良村出界,全长27.5公里。它的通行,取代了沿袭多年的官马大道。抗日战争期间,沧石公路藁城段曾铺筑了中间三米宽的砖路面。1968年又首先改建成渣油(沥青)路面,开创了藁城修建次高级路面的先例。80年代初期,沧石公路(含藁城段)改建为路面宽12米路基宽15米的高级公路,其质量标准和通行能力大大提高。
 
首次办理客运业务
1965年,石家庄运输公司在藁城境内设立汽车站,开始办理客运业务。时石家庄至藁城每日对开4个班次,还开辟了石家庄经藁城至贾市庄的客运班车路线。
 
第一个马车运输队(社)
建国后,藁城联运站(运输站)根据上级统一承揽货源、统一规定运价、统一调度运输车辆的政策,积极组织民间车辆参加公路运输。1956年,县内51个个体运输户组织起来,创立了藁城县第一马车运输合作社。时入社的胶轮大车42辆,人力车30余辆,人员80余人。牲畜、车辆折价入股,收入按劳七股三分红。第一任社长刘小录。1957年发展成高级运输社。1958年马车运输社划归搬运公司领导,改名为“搬运公司藁城马车队”,转为地方国营性质,工人按月发放工资。1964年更名为藁城县马车运输队,翌年变为集体所有制,隶属于县运输站。1972年在县交通局、运输站领导下,购进了第一部波兰产星牌旧汽车和三轮车一部,次年又购进拖拉机两台,开始了向机械化迈进的步伐。
 
第一支汽车队
藁城县汽车队由原马车运输队演变而成。70年代初期,马车运输开始向机械化过渡,1976年后淘汰马车,全部转入汽车运输,1978年更名为藁城县汽车队。时已拥有汽车12辆,全部带有挂车,合计一百多吨位。全年完成货运量1.7万吨,周转量125万吨公里,分别占社会总完成数的2.8%和13.7%。
 
第一条专用公路
1969年修建表灵至北营公路专用线,全长4.3公里,是藁城境内第一条专用公路。
 
第一条高速公路
1998年,石黄(石家庄~黄骅)高速公路藁城段建成通车。成为第一条穿越藁城市境的高速公路。
 
第一条高等级路面的地方公路
藁城市机场路按平原一级公路标准修建,是市境内第一条高等级路面的地方公路。
 
首次开展大规模的公路绿化活动
公路绿化,既可稳定路基、防风固沙、保护环境、舒适行旅、美化路容,又有利于安全、增加收益。藁城公路绿化,大致分为栽植成林、培育管理和更新换代三个阶段。
建国初期,路旁植树多为群众自发行动,品种不一,大小悬殊,成活率低,时不称其为绿化。1958年,县政府发动机关团体干部职工和沿线群众在沧石路上普植树木。苗木各自筹集,品种有榆、杨、槐、柳等,由养路工区分段派人掌握。此次公路植树虽作了统一安排,但由于当时条件所限,未能统一品种,植树质量不高,成活率较低。这是建国后藁城第一次大规模的公路绿化活动。
 
第一个省级文明检测线
90年代后期,藁城市投资80万元新上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线一条,专门对二级维护车辆进行检测,以提高汽车维修行业专业化、自动化水平和维修质量,曾被河北省交通厅评为先进单位,是石家庄市维修行业的第一个省级文明检测线。
 
河北省个体货运车辆最多的县(市)之一
据统计,1998年藁城市货运汽车拥有量为3647辆,总吨位达到1.57万吨。从车辆结构看,个体、联合体货运汽车有3100辆,占总数的85%,是河北省个体货运车辆最多的县(市)之一。
 
位居全省县级之首的运输业收入
1998年,藁城市拥有客货营运车辆4700部,年货运量2400万吨,客运量198万人次,运输业总收入3.5亿元,位居全省县(市)级之首。
 
首次开通市区公共汽车
1998年12月8日,由藁城市公用事业管理局与湖北省石首市富豪轻型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联办的“藁城市城区公交汽车队”开始试运营,首期开通2条营运线路,投放CS660016座轻型客车16辆,从早七点至晚七点在市区进行营运。运行路线初定为1路车:起点西刘村—综合大学—北马—中医院—农机公司—法院—通安街—汽车站—西城街—胜利路—四明街—终点西刘村。2路车:起点火车站—汽车站—西城街—市府路—国税局—东宁路(化纤浆厂)终点。后调整营运线路,1路车起止点为南马村~化纤浆厂,主要站点有南马村、交警大队、通安小学、廉州路、通安街、汽车站、西城街桥、百货商场、商业大厦、人民医院、老干部局、交通局、化纤浆厂。2路车因故取消。
 
公路交通“四最”
1998年,藁城市公路通车里程921公里,公路密度110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文明形象建设达到畅、洁、绿、美。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和繁荣的公路运输,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纽带和先行。经过撤县建市十年发展,藁城市公路建设在全省十强县(市)中堪称“四最”,即:油面以上公路通车里程最长,公路密度最大,形象路建设最好,个体运输业最发达。
第一条沥青混凝土路面
1982年12月,沧州至石家庄公路良村至藁城段13.8公里,按二级公路技术标准改建竣工,路基宽15米,沥青混凝土路面宽12米,是藁城亦是原石家庄地区第一条沥青混凝土路面。
 
首次修建沥青路面
藁城境内沥青路面的修建,是1968年首先在沧石路开始的。是年,石家庄地区交通局决定将沧石公路所经正定、藁城、晋县等路段改建为沥青(油渣)表面处治。藁城县境段施工里程为26.5公里,设计标准:路基宽8.5米,路面宽6米,两侧埋设路缘砖、灰土层厚18厘米。油面厚2.5厘米,油石比为5.5%,人工拌合铺装。经过3个多月奋战,于是年12月竣工通车。此后于1971年和1973年又将正深公路和藁范公路改建为黑色渣油路面,这是藁城修建黑色渣油路面的开始阶段。
 
国家级文明样板路
1998年,对307国道藁城以西路段进行拓宽改建、加固路面、整修边坡、种花植树、修建排水设施等,同时依法拆除违章建筑,达到了畅、洁、绿、美,建成了国家级文明样板路,1998年10月份荣获省交通厅评比第一名,成为全省一流的形象路、精品路。
 
河北省第一个实现村村通公路的县(市)
藁城1989年撤县建市后,至1995年7年间新增公路556公里。仅1995年就完成公路新改建128.4公里,当年在河北省率先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标,全市公路(油面路)总里程由1988年的258.5公里增至815公里,2002年达到973公里。且路面结构逐步改善,公路等级不断提高。在市境内形成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
 
第一座后张法高强粗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试验性大桥
建成于1984年的新藁公路南大章滹沱河漫水桥,是河北省第一座后张法高强粗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试验性大桥。该桥横跨滹沱河,全长195米,净宽7米,荷载标准为汽—20挂—100吨。两端各设50米漫水路面。其结构采用单排双柱式钻孔灌注桩、三孔一连桥台连续形式(全桥15孔,孔跨径13米,桩柱32根),上架后张法高强度精轧螺纹粗钢筋部分预应力空心板梁,混凝土桥面铺装厚6厘米。具有高度小、自重轻、预应力和非预应力钢筋混合配筋共同受力,有限制的较小裂缝开闭恢复性能好、反拱度小、抗裂度高的独到特点。
 
境内石津渠上桥面最宽、结构最合理的中型公路桥
1996年5月,故献桥建成。该桥位于市境内机场路起点,横跨石津渠,连接307国道,全长42.4米,宽19.5米,车行道宽16米,两侧人行道各宽1.5米,3孔等跨13米,设计荷载汽—20挂—100的梁板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为藁城市石津渠上桥面最宽、结构最合理的中型公路桥。
 
藁城境内滹沱河上最早的桥梁
古时,县境内滹沱河上“有津渡而无桥梁”。民国2年(1913),城内秀才贾老子在城北兴建草木桥一座,是为滹沱河上藁城境内最早的桥梁。时桥梁结构简单,一排两根木桩,桩顶架设横梁,纵向铺木杆或木板,再铺秫秸,挤紧之后覆盖粘土压实。桥面宽约3米,长约120米。因其简陋,经不起汛期洪水冲击,一般都是冬架夏拆,桥位根据河床变迁因地度势而定。虽此,亦不失为境内南北交通之咽喉。
1949年后此桥先后由“桥委会”和公路管理站管理。后由于控制了水患,不再年年拆除。1977年重建,下部结构为四排桩木支架,3米等跨48孔,上部铺设纵横梁,再垫柴草压土碾实,桥面宽5米,总长164米,两端引道长200米,设计荷载8吨。1985年藁无公路滹沱河段建起漫水路面,历时72年的滹沱河草木桥被拆除。
 
境内石津渠上最早的钢筋混凝土桥梁
藁城城区横跨石津灌渠的革命桥(今西城街桥),于1966年由草木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永久性桥梁。该桥是藁无路的起点,长40.58米,车行道宽7米,两侧人行道宽0.75米。桥型为6孔6米钢筋混凝土板桥,设计荷载汽—13拖—60吨。下部结构为5排24根钢筋混凝土管桩,中间采用双排桩;上部结构由54块预制钢筋混凝土板拼合而成。整个桥型庄严美观,是藁城境内石津渠上最早的钢筋混凝土桥梁。
 
境内滹沱河上第一座特大桥
1998年9月,作为石港(石黄)高速公路藁城西连接线的滹沱河大桥开工兴建,于翌年11月竣工通车。该大桥全长1055米,宽12米。其南连307国道和石黄高速公路,北接机场路、省道正饶线和正定民航机场,使几大公路干线相互沟通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滹沱河大桥下部结构为单排双柱式钻孔灌注桩基础,跨径25米,上部结构为部分预应力箱形空心板,设计荷载标准为汽车-20挂-100。南引道长454米,北引道长390米。工程总投资4600万元。该大桥的建成,结束了滹沱河阻隔藁城南北交通的漫长历史,为藁城北部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在河北省县级局中独获殊荣的交通局
藁城撤县建市后,公路交通事业飞速发展。自1988年始,藁城连续十年被评为“河北省地方道路建设先进县(市)”,市交通局连续十一年保持地(市)级文明单位,连续五年保持省级文明单位,1994年被国家交通部、人事部命名为“全国交通系统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在全省县级局中独获殊荣。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声明
主办:石家庄市藁城区人民政府
承办:石家庄市藁城区政府信息中心
冀ICP备字14000025号-1网站标识码:1301820006
冀公网安备 130109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