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办的第一份报纸
1949年10月30日,中共藁城县委机关报——《支部生活》创刊。十日刊,8开1版,油印。首期头版头条刊登了《县委为整党结束土改——告全县党员书》。1955年3月停刊。
第一份农民报刊
1956年4月20日,中共藁城县委机关报——《藁城农民》创刊。试刊3期后,于5月11日正式出版。由石家庄建设日报社印刷,藁城农民报社编辑、出版、发行。8开2版,每周1期,星期五出版,铅印。1957年10月改为周二刊,每星期二、五出版。1958年5月1日起改为周三刊,每星期二、四、六出版。1959年3月31日改为《藁城报》,是年7月1日停刊。
《藁城报》创刊
1998年5月1日,藁城市委机关报——《藁城报》正式创刊。5月4日,《藁城报》举行首发仪式。河北省委副书记赵金铎为该报题词:“努力办好藁城报,为建设强市增光添彩”。
《藁城报》为四开四版,每周一出版,期发行量5000份。1999年12月,该报由周一刊发展为周二刊,周一、周四出版,期发行量增至近万份。2001年12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藁城报》被正式编入全国统一刊号,刊号为CN13-0084,在全国公开发行。为适应国家新闻出版业改革的需要,2004年1月改为藁城市委、市政府综合内刊,免费交流。
第一份非公有制企业报
2002年6月26日,河北翼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创办藁城市第一份企业小报——《翼辰人》。该报以“交流经验,传递信息,活跃职工文化生活,服务三个文明建设”为宗旨,每月1日出版,8开2版,每期300余份,主要发行(免费交流)于本企业内部以及市委市政府各行政事业部门。
首次举办个人报展
2000年12月20日,市二建公司杨亚科在市总工会举办以“庆港澳回归,迎世纪盛事”为主题的个人报展,共展出港澳回归报纸140余种,参观者达千余人次。举办个人报展,在藁城市尚属首次。
杨亚科是一名集报爱好者,现为中国报业协会集报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至2004年已集报1万多种,其中最具收藏价值的有民国期间的大公报及香港、澳门回归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庆典报、世纪之交报等。
报纸上的第一个市情专栏
为加强国情教育,普及市情知识,2001年3月,藁城市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在《藁城报》(后改名《新藁城》)上开辟了“藁城市情三百问”专栏,该栏目至2004年12月已连续刊载介绍藁城地情、市情的文章150余篇,约4.5万字。
最早的图书馆
民国18年(1929)藁城县成立通俗图书馆,为县内最早的图书馆。民国21年(1932),县通俗图书馆改为县民众教育馆(简称民教馆),内设图书部。馆址在今市区北街高台庙处。
第一座大型图书馆
藁城市图书馆新馆始建于1995年9月,1997年12月主体工程全部竣工,1999年1月1日正式向广大读者开放。
图书馆新馆坐落在市四明街南段,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设计藏书能力为20万册。新馆分四层,一层设立少儿阅览室,二层设立过期期刊和现期期刊阅览室以及社会科学类图书借阅库,三层设立微机室、报纸阅览室、信息服务部、咨询部、采编室和自然科学类图书借阅库,四层设立流通部、辅导部、电教室、综合借阅库等。新馆集借阅、阅览、信息咨询、辅导培训于一体,功能齐全,环境优雅整洁。现藏书逾7万册,阅览座位有300余个。其规模在石家庄所辖各县市中位居前列,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二级公共图书馆。
“全国万村书库”之一
岗上镇双庙图书馆,初为农民图书室,最早建立于80年代后期。后图书室规模不断扩大,管理愈加完善。至1999年,已发展成为藁城市唯一一所拥有3万册图书的乡村级图书馆。馆内图书涉及政治、科技、法律、文化等8个类别,其中科技类图书占总藏量的50%以上。2001年,馆藏图书增至3.5万册,日借阅量近200人次,是双庙村“一座没有围墙的农业技术大学”,为农民用书求知、科技致富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全国万村书库”之一。
第一家网上书店
藁城市席殊书屋于2001年6月开业。该书屋坐落于市区廉州路16号(人民广场北侧),营业面积120平方米。2003年8月16日,席殊书屋网站正式开通,实现网上订单,上门配送,成为藁城市第一家网上书店。席殊书屋网上书店与其连锁店、好书俱乐部共同构成了席殊书屋网上网下符合型图书零售网络。依靠网络优势,为读者提供最新最快捷的图书资讯和网上网下多种服务选择,实现了会员管理信息化(信息和购书服务)及独特的“三驾马车”(连锁店、俱乐部、网上书店)互动联营的商业模式。
气势恢弘的“巍巍太行”百米画卷
藁城市文化馆专职美术创作人员胡云鹏,自2002年8月始,在8个月内完成了《巍巍太行》百米画卷的创作与绘制。此卷问世后,曾在藁城美术界轰动一时。
该画卷全图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北起保定易县狼牙山,南至赞皇嶂石岩,全景数百里。沿途风土人情、山势走向、石纹石理结构、地形地貌、河流水库、人造灌渠、山区民居、草场放牧、太行绿化、旅游景点、西柏坡纪念馆、党中央旧址等,包罗万象,尽收眼底。它既是一首抒情长诗,又是中国北方壮丽河山的缩影。河北省画院原院长王怀奇为该画卷题词:“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中国著名书法家董凤树题词:“千秋笔墨,万里云山”。2003年,“巍巍太行”百米画卷荣获石家庄市“十个一工程奖”。
首创的美术新品种——手撕画
手撕画是以旧挂历、旧画报为原材料,并利用其原有的色彩,通过手撕整形粘贴而成的一个新画种。“画笔和工具”是手指甲。它的发明者是藁城市郭庄村农民张永力。画风粗犷、质朴,具有凝练、明丽、流畅、舒展之美,是张永力手撕画的一大特点。他的作品,以环保为主题,体现了一种独特的趣味美。按照不同的构图,旧挂历、旧画报这些原材料根据需要被撕拼粘贴后,组成了一幅幅新作品。用手指甲撕出的纸的毛边线条,在不同的作品里就赋予了不同的涵义。它们表现的是山的峭拔冷峻,水的流畅温柔,树的迎风摆动,地平线的光线,小鸟毛茸茸的羽毛……,这些画面共同构成了张永力的山野乡情系列环保画。
1997年美国故事协会会长史密斯先生访问藁城时曾带走了10幅张永力的手撕画,以做珍品收藏。2001年8月,张永力携手撕画到北京参加了文化部举办的民间美术展览,受到美术界知名人士好评。从此,张永力的手撕画走出了乡村,得到了外界的关注和认可。
第一个获国际美术奖的工艺美术家
藁城市文化馆馆员于永和,是河北省一级工艺美术家。其从小酷爱美术,90年代开始搞剪纸创作,至今已创作出4大系列作品:以小说《聊斋志异》为依托的聊斋系列;以反映民间传说、民俗风情为内容的龙的传说系列;以宗教人物及故事为表现对象的古宗教系列;以“中国故事第一村”耿村流传的故事为蓝本的耿村故事系列。于永和的剪纸作品,从故事入手,加上抽象的艺术概括,而不失传统;构图大胆新颖,纯朴粗犷,内涵丰富;具有不对称性、成系列、动感强等特点,有强烈的感情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其作品多次在国家及省市级大展中获奖,部分作品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国民间故事学会收藏。2001年9月,在北京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全国获奖艺术家作品展上,于永和选送的一组作品获得金奖。2004年5月,他的剪纸作品除参加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及河北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美术作品展外,还获得了“首届当代中国艺术精品赴法国巴黎展出奖”,被收入《法国巴黎·首届当代中国艺术精品展》作品集。
第一部由农民作家创作的长篇小说
1988年9月,农民作家崔分田创作的长篇小说《宫闱奇侠》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填补了藁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篇小说创作上的空白。
崔分田,藁城市陈家庄村人,三级作家。1986年,作者在搜集整理藁城明代宰相石阁老的传说过程中,把民间文学与文学创作相结合,经过两年的构思、提炼、写作,终于完成了以石阁老的传说故事为主线的长篇小说《宫闱奇侠》。
荣获国家团体特等奖的书法作品
1999年10月,在'99全国中小学生优秀美术书法作品邀请赛中,藁城市实验学校荣获团体特等奖。
最早的修志活动
藁城自西汉置县,至宋、元1500余年无志。明朝,诏修天下郡县志,并颁布《纂修志书凡便》廿一条。嘉靖十三年(1534),藁邑“百度鼎新,六事兼举”,知县尹耕(蔚州人,进士,嘉靖十一年知县事)“独以邑志未备为念”于是命贡生李正儒创修本邑志书,经周咨博访,逾数月纂成明[嘉靖]《藁城县志》十卷。是志“撰次悉仿《大明一统志》,有增而无损,凡当续者,各依类纂入”。内容设有天文、地理、财赋、宫室、群祀、储恤、古迹、秩官、选举、恩例、人物、祥异、文集等。下分子目标55。卷首有舆图、序及凡例。计约7万字。经石文介公(石珤)鉴定,付梓出版(刻本)。是志修成,“俾邑之往哲遗迹,没者存,幽者彰,益衍无疆……。”(嘉靖志李正儒序言)此次纂修志书,乃藁城修志之始。后历代编修不辍,有“文献之乡”之美誉。
荣获河北省优秀成果一等奖的县志
社会主义一代新志——《藁城县志》,1986年始由县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创修,历时八载,1994年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曾荣获河北省地方志优秀成果一等奖。
《藁城县志》在借鉴旧志的基础上,依据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诸项事业的特点,设编立目。经广征博采,求实存真,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记述了藁城之自然、地理、文物胜迹、革命斗争、经济发展、卫生科技、文化教育、方言风俗、土特名产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该志上限追溯到约3400年前,下限一般断于1985年底,部分内容适当下延。志书以概述、大事记开端,正编设政区、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物、杂记,志补殿后,载录志书下限至县改市期间藁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重要资料。全书共8编57章,120余万字。内附有藁城政区图和市区图两幅,彩色照片50幅,图表若干。志书类目清晰,归属得体,具有较强的“资政、存史、教化”作用,是一部朴实、严谨、科学的地方性文献和经世之作,又是社会各界了解、研究藁城市情的权威性的工具书,可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依据,为各行各业提供宝贵资料,有较高的使用和收藏价值。主编张中义。
第一部土地志
2000年11月,由藁城市土地管理局(今国土资源局)主持编纂的《藁城市土地志》正式出版,被列为河北省土地志系列丛书,填补了市内土地管理史上的一项空白。
《藁城市土地志》共设14章42节,40余万字。该志客观、全面、系统地记述了全市土地资源、土地所有制及使用制、地价和税费、地籍管理、土地规划、开发与保护、土地监察与科技等方面的历史与现状,着重反映了市土地管理局成立以来全市(县)土地事业的发展状况及其取得的巨大成就。主编:姚文海、米志科、于俊艳。原河北省委书记叶连松、市委书记张绍国、市长郄英林分别为该书题词,副市长李辰水、市土地管理局局长杨盼山为之作序。
该书集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于一体,可为全市各级干部了解市情,进行科学决策提供客观依据,也可为招商引资、共同开发建设新藁城提供翔实资料。
第一部邮电志
由市电信局主持编修的《藁城市邮电志》,2000年10月由人民邮电出版社正式出版。填补了藁城邮电通信史上的一项空白。
《藁城市邮电志》是藁城邮电系统一项宏伟的文化建设工程,创修于1997年。该志书客观、全面、系统地记述了藁城邮政、电信、企业经营与管理、党群组织、职工队伍、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历史与现状,着重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尤其80年代以来藁城市(县)邮电通信事业发展完善及其取得的巨大成就。该书上限根据资料尽量上溯至事物发端,下限一般断于1997年。志书主体设11章43节,共计58万字。主编:米志科、于俊艳。原河北省政协副主席王满秋、石市电信局局长范福州分别为该书题词,副市长彭继昌、市电信局局长赵永胜为之作序。
第一部教育志
2002年1月,藁城市第一部教育志书——《藁城市教育志》由河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
该志书上限自各级各类教育之始,下限止于1995年。重点记述了晚清以后的藁城近、现代教育,全书分14篇、41章、82节,共81万字,内容包括古代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民办教育、教学研究、人才输送、教师队伍、教育人物等。上溯古代,下及改革开放新时期,为贯通古今之地方教育通志。主编张中义。藁城市市长郄英林等为该书题词,市教育局局长焦振芳作序。
第一部村级志书
2002年3月,藁城市第一部村级志书——《北席村志》问世,填补了藁城市村级志书的一项空白。
《北席村志》上限根据资料上溯至事物发端,下限止于2001年。该志以《藁城县志》和《中共藁城历史大事记》为依据,详今略古,实事求是,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北席村的建置沿革、地理天象、村容村貌、人口概况、党政建设、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教育事业、人物传记、民营企业等方面的内容,着重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50年来北席人民团结拼搏、艰苦奋斗的历程,特别是记述了改革开放20年来北席村民解放思想、开拓前进的业绩。全书设10章,共8万字,主编:杨凤堂。
第一部组织史资料
为研究总结党在组织工作方面的历史经验,宣传中共藁城地方党史,进行革命传统教育,1992年11月,由藁城市委组织部、党史研究室、档案馆联合主编的第一部组织史资料——《中共河北省藁城县组织史资料(1926~1987)》,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上限为1926年7月中共藁城县地方组织的创建,下限至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召开。按党、政、军、统、群五个组织系统组织史分编,合订为一册。采用“分期划块,分县、乡(镇、区、人民公社)两级组织层次,按组织或机构立条目,纵横结合”的编纂体例。全书共18章,56万字,由严士义、桑爱东主编。
第一部文物专著
2004年6月,由藁城市政协征编的文史资料——《藁城文物》出版,其亦是市内第一部文物专著。该书以文物为载体,真实反映了从商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藁城历史,分为:古代文化遗址、古代墓葬、石刻文物、馆藏文物、近现代历史史迹及纪念地等6部分。全书录入史料共9万余字,配发珍贵文物图片百余幅。书中对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台西商代遗址、前西关商代遗址、九门古城遗址、石氏家族墓、南董古墓群、珍贵碑刻——戒贪碑和戒赌碑、梅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进行了详尽介绍,内容丰富、装帧考究、可观可存,堪称反映藁城历史的一部文史精品。主编:申玉山、何少梅、陈素朋。
首部《中共藁城历史大事记》
2000年3月,由中共藁城市委党史研究室主持编纂的《中共藁城历史大事记》正式出版。该书全面、系统、准确的记载了中国共产党藁城地方组织自建党后70余年(1926~1998)间领导藁城人民走过的曲折前进的历程,收录了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重大决策和重大活动。全书分2集,第1集(1921.7~1966.4),第2集(1966.5~1998.12),共38万字。由郭力争、王增辉主编。
该书可为编写中共藁城历史、革命史、军史和地方史提供编年史资料,为教育宣传部门进行党史教学和革命传统教育提供素材,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首部《藁城年鉴》
2002年12月,由藁城市政府主办、市地方志办公室编纂的地方综合性年鉴——《藁城年鉴》(创刊号)由远方出版社出版发行。
《藁城年鉴》为5年合鉴,全方位记述了1997年至2001年间全市各项事业发展情况,如实客观地反映了各条战线上的新成就、新经验、新问题,有较强的地方和时代特色。全书设27个类目,132个分目,760余个条目,共计78万字。书中附有藁城政区图1幅,彩色图片专版64面,图照330余幅。《藁城年鉴》是继编纂完成《藁城县志》之后全市又一重大文化工程,其信息量大、资料丰富翔实,集权威性、准确性、实用性于一体,具有较高的存史、交流和服务功效,是社会各界了解和研究藁城的窗口和桥梁。主编姚文海,副主编米志科、于俊艳。
首部地名资料汇编
藁城县于1980年11月上旬至1983年6月进行了大规模的地名普查工作,对全县28个公社,239个大队,241个自然村,及城区的三关、七街等570条地名的现状和历史进行调查考证,经过整理资料和地名标准化处理,形成地名普查四项成果(文字概况、地名成果表、标准地名图、地名卡片)。后将普查成果汇集成册,于1983年编辑出版《藁城县地名资料汇编》一书。
该书收编藁城县标准地名图一幅、藁城城关标准地名图一幅、县社和其它地名概况40篇、自然村现状及沿革243篇、各类标准地名共570条,约16万字。是一部加强地名管理,推行地名标准化的工具书,又是一份有价值的历史资料。
开发中国民间文化宝库的扛鼎之作
《耿村民间文化大观》(珍藏版本)于1999年10月正式出版发行,10月22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首发式。
《耿村民间文化大观》共分上、中、下三卷,计450万字,民间故事占全书内容的85%,其中有上古以来的开天辟地神话,历朝历代的人物传说,风俗传说,生活故事、幻想故事和笑话等。是耿村民间故事、歌谣、谚语及研究成果之集大成,更是一部开发中国民间文化宝库的扛鼎之作。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国际著名民俗学专家钟敬文教授为该书题写书名。
1987年春,有关民俗专家在耿村发现了大批善于讲唱的村民,并对该村先后进行了8次民间文学普查,从150多位村民中挖掘整理出故事4500多篇,其它作品500多篇,总计510万字。耿村文化现象被称为“世界第一”、“中国故事第一村”。
《耿村民间文化大观》2000年获第八届河北文艺振兴奖,2001年获石家庄市文艺振兴奖。
第一部耿村研究专著
1989年9月,石家庄市文联民间文学三套集成负责人袁学骏编著的《耿村民间文学论稿》由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在国内引起较大反响。这是耿村研究的第一部专著。
耿村故事首次在国外集中发表
1992年8月,德国《东亚文学读本》第13期选登了藁城市耿村靳正新、孙胜台、彭凤书、靳言根4人讲述的故事。这是耿村故事首次在国外集中发表。
首次出版的档案编研成果
1985年,藁城县档案馆工作人员根据馆藏档案资料,编写并出版《藁城县大事记》。该书共11.6万字,上限自1949年10月1日,下限至1983年12月,共收录大事1064条,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藁城县各个方面有影响的大事、要事,客观而真实地记载了中共藁城县委、县人民政府34年的主要活动及经验教训,其编写方式是按事件发生的年、月、日顺序编列。
荣获河北省第一届修志成果(著述)奖的
《藁城县志集注》
藁城县志自明嘉靖十三年(1534)创修,代代修志,绵延不绝。《藁城县志集注》汇集了明嘉靖、清康熙、清光绪、民国四部《藁城县志》,记载了十五世纪以来藁城近500年的兴衰发展和古代文明史,内容丰富,注释详确。编注者为提高志书使用价值而进行了详细研究考证。该书特点有四:①弃重详异,创新篇目;②坚持古为今用,对原著(古文)通篇句读,注解释疑,具见史识;③纠谬补缺,图文并茂;④继承创新。《集注》以“研究历史,服务当今”为目的,继承我国修志传统,刻意创新,为旧志益质增色不少。
《藁城县志集注》由市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整理校注,1990年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共42万字,曾荣获河北省第一届修志成果(著述)三等奖。具有较高的存史、资治、教化价值。
首部《藁城县乡土地理》
为藁城地情之书。民国12年(1923年),该书由马庄村林翰儒(曾历任本县中学、师范教员、教育科长和男女师范校长等职)编纂并出版。全书分上、下册,近3万字,记述了藁城之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社会、风土人情等情况。其资料翔实,文约事丰,是研究和了解明清尤其民国时期藁城县情和社会发展状况的一部地方性文献。该书因年久而散佚。为抢救文化遗产,1991年,藁城市地方志编修人员根据有幸得到的一部原著重新对《藁城县乡土地理》进行了校印,以做为研究、参考和收藏之用。该书为32开本,旧式排版装订,古色古香。
第一张标准《藁城市城区地名图》
2001年,藁城市地名办公室参考城区十年规划图,编制测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张标准《藁城市城区地名图》,是年12月出版发行。
第一台电视机
1968年,县广播站购买县内第一台黑白电视机,为藁城收看电视之始。后各机关团体、人民公社及企事业单位相继购置电视机。1974年第一台彩色电视机在县革委大院“落户”,黑白电视机逐渐向农村生产大队普及,时农户家庭购买者甚少,农民群众每晚都挤在大队院内看电视。1984年县电视台和卫星地面接收站开始筹建,电视进入寻常百姓家。
首次放映电影
1955年,石家庄地区驻藁城电影放映队第20队成立,开始在藁城放映电影。翌年增加第159和160两个队。1957年将上述3个队移交给藁城县管理,分别被命名为藁城电影放映一、二、三队。从此,藁城有了自己的电影队。时皆用小型汽油发电机发电放映电影。至1975年全县28个公社全部建起电影队。80年代后,电影事业发展很快,不少单位自办了电影队,1984年许多个体户亦购置放映机搞起电影放映业。
最早的县级有线广播站
藁城县1956年6月建成有线广播站,时有4名职工、2台扩大机和1只话筒,广播线路500米,架在县城的路灯杆上,装有5只12.5瓦的高音喇叭,每天3次播音计四小时30分钟,主要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河北人民广播电台的部分节目,自办节目仅30分钟,为石家庄最早的县级有线广播站。
首次实现调频无线广播
1983年8月,藁城县政府拨款14.8万元,购置2部50W调频发射机和1部635W录音机,自制并安装了简易发射塔,建成50W调频广播电台,呼号为“藁城人民广播电台”。同时在各乡镇安装了调频接收机,于1984年11月8日一次试播成功。自此结束了有线广播站的历史,实现了调频无线广播。
首家电影院
藁城市电影院,坐落在藁城城内新开路(今市府路)与新华街十字路口东南角,座南朝北,于1979年动工,1981年6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电影院依据河北省设计院甲型图纸建筑,可防七级地震,是藁城当时标准比较高的建筑物。影院前厅为三层楼房,东西长30米,南北宽7.5米,楼高14米,观众厅南北长42米,东西宽24米,场内设单人靠背座椅,可容纳观众1283人,总建筑面积为1800平方米。影院有冷暖设备和变电设备。总投资40万元。
电影院按文化部颁发《固定式放映单位标准》设计安装,配备35毫米松花座机整套设备,可放映宽银幕、遮幅式和普通幕影片,经国家设计院、电影院设计研究所现场鉴定,该影院的建筑、放映设备、声光效果均达到国家城市影院标准。
放映场次最多的电影片
1982年,藁城县电影院在放映武打片《少林寺》时,7天映出69场,成为放映场次最多的电影片。
电视台首次开播
80年代后期,经过几年的筹划、建设和调试工作,1989年9月18日,藁城电视台正式开播。起初仅以本地新闻节目为主,或转播其他电视台节目,每天播出时间较短。时采访设备是一台大1/2家用摄录一体机,节目编辑用的是家用级大1/2录像机进行对编。经过10余年发展,至2000年,该台已拥有两套非线型编辑机、两套数字编辑机、3台摄录一体机、一套播音提示器,编播设备走在了全省县级台前列。电视信号覆盖半径达70多公里。
最重最高的县(市)级广播电视发射塔
1999年10月,藁城市在人民广场建成一座集发射、游览、娱乐于一体的钢架结构广播电视发射塔,结构独特,高174米,塔重648.6吨,为石家庄市县级广播电视发射塔吨位最重、最高的钢塔。
首次开通有线电视
1993年10月1日,藁城有线电视台正式开通。此后以其节目丰富、图像清晰等特点迅速走进千家万户。如今,藁城有线电视转播节目近40套,并逐渐由市区向农村普及。
第一个大型农民文化宫
藁城市农民文化宫,始建于1981年。坐落在市区新华街路东,廉州镇(原城关镇)政府南侧。座东面西,混凝土结构,建筑面积1593平方米。内设单人铁架靠背座椅,可容纳观众1300人。为廉州镇农民或市民集会和娱乐场所。
最早的干部业余剧团
1949年,藁城县组建干部业余剧团。剧团有演员50余人,张青身任导演,范朝新为舞台指导。该团曾深入到丽阳、故献、南董等地演出《刘胡兰》、《兄妹开荒》、《血泪仇》等剧目,受到群众好评。
首家评剧团
藁城县评剧团,始建于1951年8月。当时县接收了以金云霞、金玉霞为主演的私人评剧团,命名为日新评剧团,1955年改名为藁城县评剧团。在经济管理体制上,1953年以前,演员按挣分多少实行分红,此后改为以分红制为基础的工资制。直到1966年,剧团全部实行自负盈亏。1967年4月,剧团被解散,演员全部下放回家。同年10月落实政策,演员又回剧团。1968年评剧团更名为文艺宣传队,以排演京剧为主。1973年又改为评剧团。
县评剧团建团后,曾对活跃城乡人民文化生活发挥了一定作用。除在本县演出外,还经常到外地如山东、山西、河南、天津等省、市演出。上演剧目100多个,其中传统历史戏有《十五贯》、《秦香莲》、《张羽煮海》、《相思树》、《双玉蝉》、《杜十娘》、《杨三姐告状》等;现代戏有《刘巧儿》、《小二黑结婚》、《刘胡兰》、《啼笑姻缘》等。白玉兰在50、60年代曾是该剧团的主演和创业人,她表演逼真,唱腔优美,声音洪亮,深受百姓欢迎。
历史最久的剧种
丝弦,又称“四弦”,为藁城历史最久的地方剧种。南黄家庄、黄庄、小常安、张名甫、贾庄、西里村、寨里、贤庄和东四公等村皆办过丝弦剧团。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南黄家庄创建四弦同乐会,为县内最早的丝弦剧团。丝弦剧伴奏文雅动听,文场主要有板胡、三弦、柳琴、丝弦胡,武场原为单皮鼓、吊锣、大铙、大镲,后改为单皮鼓、大锣、小锣、铙钹。丝弦剧目有90多个,主要保留剧目有《呼家将》、《铡徐孟》、《骂门》、《杨家将》、《小二姐做梦》和《小姑贤》等连本戏和折子戏。
境内最为风行的剧种
河北梆子于清咸丰十年(1860)传入,始有西宽亭创立河北梆子同乐会。到1985年全县有48个村庄先后成立过河北梆子剧团。其中主要有城内、梅花、南营、宜安、土山、南马村、北席、庄合、高庄、西里村、靳庄、表灵和韩家洼等。
河北梆子剧种在全县最为风行,且涌现出许多优秀演员,梅花的张风兰,40年代在石门以东几县颇有名望。束鹿(今辛集)、晋县(今晋州)一带曾流传“看了张风兰的《柜中缘》,不吃饺子也过年”的谚语。后张风兰被调往石家庄地区戏校任教。丘头村的高景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河北梆子新秀,最初从村剧团选拔到县剧团,又由县剧团选进河北梆子剧院,在多出剧目中担任主演。
自抗日战争以来至1985年,各乡村河北梆子剧团,配合党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中心工作,排演了《王宝山参军》、《皇帝梦》、《小女婿》、《血泪仇》、《人往高处走》、《一块银元》、《三告状》、《海岛女民兵》、《红灯记》和《渡口》等现代戏130多个。传统剧目220个,主要保留剧目有《蝴蝶杯》、《王宝钏》、《秦香莲》、《辕门斩子》、《穆桂英挂帅》、《陈三两》、《樊梨花》、《杜十娘》、《三娘教子》、《墙头记》、《柜中缘》、《拾玉镯》、《宝莲灯》和《五女拜寿》等。靳庄河北梆子剧团排练的新编现代小戏《二毛卖药》,曾参加1983年石家庄地区现代戏汇演。
著名的木板书艺人
龚福祥,乳名兰根,生于1918年,张村北街人。曾任政协藁城县第二、三、四届委员、政协藁城市老委员联谊会委员。他在木板书艺术生涯中,曾演唱过一百多个群众喜闻乐听的曲目。参加革命工作后,在不同阶段编演出不少教育农民,歌颂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优秀曲目,成为藁城曲坛上知名度较高的木板书艺人。
龚福祥天资聪敏,从小爱好曲艺。1932年拜木板书名家南凤春(无极县陈村人)学艺。福祥勤学好问,苦练基本功,五年后出师。其演技曾在方圆几百里内叫响,人称“红孩子”。福祥说书,口齿清楚,声音洪亮,演艺娴熟,赢得众多听客,时闻名于藁城。1946年他参加了“藁城县曲艺联合会”,配合形势,宣传发动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后担任“藁城曲艺队”队长。新中国成立后,福祥既带领队员外出演出,又搞木板书创作,成为能文能武的文艺工作者。在五、六十年代,福祥曾五次到省、地区参加汇报演出,并出席过全国政协会议。
龚福祥曲坛生涯50年,是继南凤春之后的木板书第四代传人。其演艺单绝,书目繁多。据统计,他本人掌握的大书有16个,中书近20个,演唱30分钟左右的段子80多个,零星小段不计其数。书目内容主要有历史故事、神话故事及现代故事等。
乱弹之乡
乱弹是传统的地方剧种。在藁城成立过乱弹戏班的六个村中,建班最早的村为北周卦。清咸丰四年(1854),北周卦村的聂老鲁、樊老顺二人在村内成立了乱弹“子弟会”。截至目前,已有六代传人。旧时该村800多户人家,大都唱过乱弹戏,无论大人小孩、男的女的,都能哼唱出乱弹调来,故有“乱弹之乡”之美称。民国13年(1924)北周卦戏班参加了获鹿东、西、南三简良12台大戏对唱的圆经大会(庙会)。民国18年(1929)该戏班分为“同乐会”和“义合会”两班。1949年12月两会合并为“兴华乱弹剧团”,1954年又改为“日新乱弹剧团”,翌年改名为“藁城县乱弹剧团”,成为原石家庄地区该剧种唯一的专业艺术团体。1960年9月在“三县合一”、精简城市人口过程中,该剧团被砍掉,随之解散。剧团的主要艺术骨干又回到故土,成立了北周卦乱弹剧团。此后四、五年,北周卦村乱弹小型演出活动从未间断过,并吸引了四周乡村的广大群众。“文化大革命”中乱弹禁演。1978年北周卦乱弹剧团又重整旗鼓,恢复演出。在1978年和1985年全县戏剧汇演中,获业余剧团汇演一、二等奖。使这株古老的乱弹之花在百花园中再放异彩。
荣获“特别贡献奖”的大型古装剧
在1997年底石家庄市第二届戏剧节上,藁城市评剧团刘小芹导演的大型古装剧《三娘教子》荣获七项奖,刘小芹荣获“特别贡献奖”。
1997年,刘小芹将大型传统剧《三娘教子》由京剧改编为评剧,并担任导演,参与剧本改编和唱腔设计。该剧演出的成功,引起了省会各新闻界的关注,河北电视台、石家庄电视台在不同的栏目中进行多次报道,河北政法报、石家庄日报等报刊刊登了多篇评论文章,河北人民广播电台的实况录音,先后两次占用4个小时的时间,对全省进行了播放,河北电视台也将该剧搬上屏幕。
荣获首届国内农村业余文艺创作奖的小戏
1985年12月18日,在文化部举办的“首届全国农村业余文艺创作奖”评选活动中,藁城县业余作者张文奎创作的小戏《双认婿》获三等奖。
荣获全国青年演员最高奖的评剧演员
1991年12月,藁城市评剧团青年演员刘会欣因演出《杜十娘》在石家庄地区第二届梨花奖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并代表河北参加了全国青年演员评比汇演,夺得最高奖,获得全国评剧优秀青年演员证书和文化部颁发的优秀青年演员表演奖奖杯,成为全国唯一县(市)参赛演员获奖者。
首届中国评剧十大名票之一
藁城市文化馆樊红霞,2001年9月参加了文化部在唐山举行的“中国评剧票友大奖赛”,并荣获一等奖,被文化部授予“首届中国评剧十大名票”称号。
樊红霞才华出众,是藁城市难得的艺术人才。其主演的评剧《中秋时节》曾参加了在广州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群星奖戏剧大赛,摘取一等奖,同时获得文化部颁发的“群星奖金奖”。
第一个秧歌女演员
藁城县垛墩(今兴安村)赵美菊,艺名“大灵菊”,是石家庄市秧歌戏的第一个女演员,她7岁入河北梆子班学习。19岁时与秧歌艺人刘顺才结婚,改唱秧歌,拜本县陈村刘胜喜(号老长),无极县费家庄李墨然为师,随陈村班在石家庄周围的城镇乡村演秧歌戏。1935年病逝。
第一支健身表演队
藁城市“红叶”健身表演队成立于1984年。队员皆由退休女职工组成。起初只有20余人,主要在节日、重大活动及文体赛事期间表演太极拳、太极剑等传统健身项目。随着退休职工的逐年增多,队伍不断壮大。至2000年,其表演队员已达百人左右。在节目内容上亦溶入时代特色,增添了东北秧歌、老年迪斯科和民族舞蹈等。每逢重大节日或庆典,“红叶”成了必不可少的景色之一。她们还多次应邀到石家庄市、辛集等地参加表演赛,曾连续两年荣获表演和创作一等奖。她们饰演的《公仆赞》,尽情讴歌了孔繁森鞠躬尽瘁为人民的高尚精神风范,被中央电视台录制并播放。
首批被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县(村)
1996年11月8~11日,国家文化部在浙江诸暨市召开“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命名大会,著名故事村——藁城耿村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中国故事第一村
耿村隶属于藁城市常安镇,经商和讲故事是耿村的两大古风。截至2000年底,耿村已发现民间故事家134人。大故事家靳正新(能讲550个故事)、靳景祥(能讲340个故事)、王玉田被河北省民间文学研究机构授予“民间故事家”称号。耿村故事现象,引起了河北省和石家庄市领导的重视,经系统挖掘、整理,已经整理、记录出耿村文字资料4630多篇,加上原始记录稿约950万字。1999年,经藁城市文化馆编纂,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了《耿村民间文化大观》一书,该书450万字,是耿村故事的集大成。“耿村现象”引起世界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1998年,召开“耿村民间故事群及其作品讨论会”。先后有日本、韩国、美国、台湾等79位中外专家学者到耿村考察访问。耿村被中外民间艺术家誉为“中国故事第一村”。
首届业余歌手电视大赛
2000年9月13日,由市委宣传部、文体局、广播电视局、教育局、总工会联合主办的藁城市首届业余歌手电视大赛在市文体局举行,市职教中心教师王永亮和市一中学生温雅茹获得一等奖。
参加“全国少儿歌曲电视大奖赛”的河北唯一选手
1999年,藁城市一中学生赵凯霞以河北省少年组第一名的成绩和河北省唯一一名代表参加了“全国少儿歌曲电视大奖赛”,并获第三名。
首届全国无名作者短诗大奖赛
1986年11月~1987年2月,藁城县文联举办了首届全国无名作者短诗大奖赛。邀请著名评论家阎刚、冯健男、龚富忠,作家韦野,诗人浪波、王洪涛、戴砚田、尧山壁、刘章、边国政等10人组成评委会。参赛者遍及全国各地,4000多名作者参加了诗赛,收到作品近千首,经过三轮评选,共有218名作者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和纪念奖。
首次举办建市10周年成果展
1999年9月23~25日,藁城市举办了建市10周年成果展。市直党政机关干部、各大系统下属企业单位职工、中小学生及驻藁部队官兵相继观看了展览。此次展览设4个展室、七项内容,分别从农业、经济、商贸流通、城市建设、村镇建设、投资环境等各方面展示了勤劳朴实的藁城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全市经济和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辉煌成就。
首次开展全县地名普查工作
1980年11月7日,首次开展藁城县地名普查工作,至12月5日结束。这次地名普查,对全县28个公社、239个大队、241个自然村,以及县城的三关、七街,普遍进行调查考证,编写县内标准地名480条,填地名卡片420张,其中政区地名28条,聚落地名241条,自然地名5条,经济地名91条,形成全县标准地名录。编写了31份县、社和台西商代遗址概况的文字材料。与此同时,按照《地名资料分类归档细则》要求,分类立卷,建起地名文书档案68卷。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地名普查。
著名的藁城战鼓
藁城战鼓是藁城农村传统的民间艺术。据传,它起源于唐朝天宝年间。古时,战鼓是祈雨拜庙祭祀的必备舞队,久沿成习。新中国成立后,战鼓摆脱了旧的迷信束缚,成为重大节日庆典活动必不可少的表演项目。1949年10月1日,藁城战鼓四大流派之一的马庄鼓会,曾应邀参加了开国大典,其战鼓风采被永远定格在开国庆典新闻纪录影片的镜头之中。
藁城战鼓是一种以大鼓、大铙、锣镲为伴奏、以钹为舞具的男性群体广场艺术。其吸收采纳许多武术动作,有“武术战鼓”之美称。清末,藁城战鼓队曾赴天津参加皇会演出,轰动京津,被誉为“天下第一鼓”。
藁城战鼓动作幅度大,力度强,舞钹队员讲究跳跃、翻滚、闪、展、挪、腾,形成了“龙腾虎跃”、“铺天盖地”的气势和独特的表演风格。其舞姿剽悍壮烈,声震魂魄,具有浓郁的燕赵古风。进入80年代,对战鼓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在鼓谱套路、服装、规模及表演形式上均有突破,使之成为一种日臻完善的民间艺术。藁城撤县建市后,在一年一度的春节文化活动中,战鼓催春擂台赛表演已成惯例。1989年藁城战鼓队应邀参加了“吴桥国际杂技节”开幕式,获拉街表演一等奖。1992年参加了北京“龙潭杯”全国民间艺术花会大赛,荣获一等优胜奖,同年参加中国沈阳国际秧歌节暨全国优秀民间舞蹈大赛获优胜奖,1993年获国家文化部广场舞蹈最高奖“群星奖”,1996年应邀参加中华青年民间锣鼓擂台赛获优胜奖,1999年5月,藁城战鼓获河北省首届民间艺术大赛一等奖,1999年6月藁城战鼓队被选调参加了昆明世博会“河北省周表演活动”,同年12月应邀代表河北省参加了由中国文联和中央电视台在首都天安门广场举办的庆澳门回归和喜迎新世纪百龙大赛系列表演庆祝活动。2000年6月,藁城女子战鼓队参加河北省燕赵民间艺术群星奖评比演出,获得一等奖。2001年4月,藁城战鼓代表河北省参加了北方6省市旅游交易会开幕式表演。10月应邀参加第八届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开幕表演获一等奖,12月获石家庄市文艺繁荣奖。全国20多家新闻单位曾多次将藁城战鼓录制成专题片,向海内外播放。
如今,藁城农村活跃着80余支战鼓队,并出现了男女混合编队和女子战鼓队。战鼓一改过去行街式表演为广场式表演,鼓群队伍中多为男女青年和中小学生。表演形式亦有创新,如把扇舞和秧歌溶进战鼓表演,刚柔相济,独特新颖。
市内著名的战鼓队有五界村战鼓队、马庄战鼓队、南黄家庄战鼓队等。
第一家棋社
2000年2月,藁城市滹阳棋社正式成立。社址坐落于市武装部南侧(市府东路)。该社以交流象棋艺术,丰富大众文化娱乐生活为宗旨,凡喜好象棋艺术者均可在棋社切磋,双休日活动。活动内容主要有:名局解析、挂盘讲解、社员对奕、各种象棋比赛及邀请赛、举办象棋讲习班等。社员为近几年藁城市象棋比赛乡镇组和市直组前八名选手以及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厂矿等象棋爱好者,有30余名。
旧时“八大景”
藁城地处平原,虽无山川之秀美景色,却有无限的原野自然风光。旧时,藁城境内曾有八大景观,分别是:
恒岳送青 每至夏秋时节,境内田野苍翠之色犹恒山送青于藁,此一景。
肥累春耕 肥累即古肥子国之故都,其遗址在今城子村一带。于此耕田劳作,此二景。
稻波秋色 昔县内木刀沟流域农夫,常藉沟水种植稻谷。秋季,遍地苍绿可掬,俨若江南景色。此三景。
滹沱晚渡 滹沱河在城区之北。每当夕阳西下,行人来往渡河络绎不绝。此四景。
莲池香风 莲池亦称西池,在今双庙村北。旧时以莲荷茂盛,十里送香而著称。此五景。
廉堤绕绿 藁城城区北濒滹沱河,旧时在城北筑有长堤和月芽堤以防水患,岸边草木葱郁,绿带蜿蜒。此六景。
天台霁月 天台寺在清流村东,为藁城著名古寺。在此仰观明月甚是美妙。此七景。
石阁晴云 石阁在贾市庄,为宋元时期故址,曾重修。清晨登临石阁,远望天空,彩云飘飘,朝晖洒满天边。此八景。
最早的清真寺
藁城九门清真南寺建于元朝,是石家庄地区最早的清真寺。
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藁城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境内文物古迹较多,其中有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即台西商代遗址、前西关商代遗址、九门古城址、梅花惨案遗址(以上4处于1982年省政府公布)、石氏家族墓(1993年省政府公布)、董氏家族墓、靳庄商代遗址(以上2处于2001年省政府公布)。
台西商代遗址
台西村位于藁城市区西10公里处。
1972年10月,在台西村首次发现了30多件商代文物。商代遗址在该村东北200米处,总面积10万平方米,属商代中期遗址。
在已揭露的2000多平方米的范围内,除发现有房屋、灰坑(包括祭祀坑)、水井、墓葬等遗址外,还出土了文物3000余件。
房址共发现14座。大部分为木材做梁架,夯土或土坯做墙壁的地面建筑。房屋平面呈长方形,有单间、双间、多间之分。每间长4~6米,宽约3米,有的山墙异常坚固,一般残存1米左右,最高3.38米。这种现象在商代考古中极为罕见。个别山墙开辟小型“风窗”,为后来建筑上普遍设‘风窗“开创了先河。有的房屋在营建过程中还使用奴隶奠基,这是中国建筑史上使用人牲的最早例证。遗址发现的两眼水井,结构保存完整,井内都存有容水工具陶罐或木桶。在先后出土的5件铜钺中,有一件铁刃青铜钺。这说明我们祖先早在公元前14世纪已经开始制造并使用铁器,为中国冶金发展的研究增添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遗址中发现的酿酒作坊,反映了商代酿酒技术已相当发达。其漆器残片,色泽鲜明,表明商代中期漆器工艺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遗址中出土的砭镰和桃仁、郁李仁等30余枚药用植物种仁,反映了中国商代医药学已经相当发达,医学技术已相当高超。砭镰拱背凸刃,形似镰刀,长20厘米,最宽处5.4厘米,它是国内发现最早的一件医疗器械。
1982年被公布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台西商代遗址之最
最早的木器 1973年6月,河北省文化局组织考古工作队,对藁城台西商代遗址进行发掘中,首次发现商代水井两眼,其中一眼井中发现了用树干根部掏成的木桶。据考古人员说,这是国内现存年代最早、外形完整的木器,距今约3200年。
最早的青铜酒器 藁城台西商代遗址出土的成套的青铜酒器不仅有卣、瓿、壶等盛酒器,也有觚、爵、樽等饮酒器。饰纹华丽,造型美观,反映了商代后期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水平和饮酒之风。
最早的占卜龟甲 藁城台西商代遗址出土的91件卜甲,是石家庄市境内发现的最早的占卜龟甲,其卜甲全为龟甲,有少部分背甲,大部分为腹甲。
最早的漆器 藁城台西商代遗址出土的漆器残片26块,是石家庄市境内发现的年代最古老的漆器。其木胎虽已腐朽,但原来涂在器物内的朱红和器外的髹漆依然存在,且色彩绚丽鲜明。
古代酿酒作坊遗址 藁城台西商代遗址14号房址是河北境内发现的最早的酿酒作坊遗址,也是国内发现的保存最完善的商代酿酒作坊遗址。该遗址出土了酒缸、煮料锅、漏斗、罐等全套酿酒酒器和酒曲等。
商代大型礼仪建筑遗址 藁城台西商代遗址发现的大型礼仪建筑遗址,是石家庄市境内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同类建筑物。距今已有3400多年,该建筑的发现,标志着原始都市的萌芽。
台西商代遗址“世界之最”
世界上最早的铁器 在台西商代遗址出土的铁刃青铜钺,是如今发现的我国年代最早的铁器,距今约3400年,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铁器。
世界上最早的铁矿渣 在台西商代遗址发现的铁矿石和经冶炼的铁矿渣,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年代最早的冶铁实物,它证明早在3400多年前石家庄一带的先民已经掌握了冶铁技术。
世界上最早的手术器械 台西商代遗址出土的石质砭镰,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古老的医用手术器械——3400多年前的手术刀,也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手术器械。
世界上最早的平纹绉丝纺织品 在台西商代遗址出土的丝织品中,平纹绉丝织物——彀,是目前我国发现的世界上年代最早的同类织物标本。它证明早在公元前14世纪我国人民已掌握了将蚕丝纺纱加捻,织成后使之缓劲产生皱纹的纺织技术。
世界上最早的脱胶麻织品 台西商代遗址出土的麻布残片,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人工脱胶麻织品。经专家鉴定,麻纱中胶质韧皮含量很少,说明3400多年前我国人民已掌握了韧皮纤维脱胶技术。这些麻布的纺织水平已相当于千余年后的西汉马王堆汉墓中的麻织品。
世界上年代最早的酒曲实物 台西F14商代遗址完整酿酒作坊出土的8.5公斤酵母残壳,经鉴定为目前世界上保存年代最久(3400多年)的酒曲实物。从而为《尚书·说命》中“若作酒醴,尔惟曲蘖”的记载提供了实物依据。
国家一级文物
在藁城市台西村商代中期遗址中发掘的铁刃青铜钺,是国家一级文物。其长11.1厘米,宽8.5厘米,面呈青铜色。其中部有一圆穿,内方形,铁刃断失,器身后半部的上下两面均饰乳钉文两排。它对研究中国冶金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此铁刃系由陨铁锻打而成,即先把陨铁打成薄片,再利用包套技术嵌入青铜器身,说明我们祖先早在公元前14世纪已经开始制造和使用铁器。
梅花惨案遗址
梅花惨案遗址位于藁城市梅花镇。民国26年(1937)10月12日(农历九月初九),日本侵略军对梅花镇群众进行血腥大屠杀,共杀害2500多人,其中梅花镇居民1547人,46户被杀绝。“梅花惨案”是日本侵略军在原石家庄地区制造的最大惨案。1970年,在日军杀人现场“辘轳把水坑”、“三十六口坟”、“血井”和“碱水坑”等处,树起10道纪念碑。
为配合战备教育,1971年2月,藁城县在梅花镇修建了梅花惨案纪念馆。该纪念馆位于梅花村北口,藁梅公路西侧,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其中纪念馆大厅为130平方米,可容纳观众200人。
1982年被公布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列为河北省首批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