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品质藁城  > 历史文化  > 藁城人  > 现代人物
侯增谦
发布时间:2023-02-16    来源:政协石家庄市藁城区委员会    责任编辑:管理员
【字体: 】    打印

侯增谦 1961年6月出生,梅花镇西白露村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际矿床地质学会区域副主席,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副理事长,《矿物岩石学杂志》(中文核心)主编,《矿床地质》(中文核心)副主编,《中国科学》(中文核心)特约编委。长期致力于大陆成矿作用与海底热水成矿研究。
1978~1988年,先后就读于河北地质学院地质系、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岩石学专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院岩石矿物矿床专业,相继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此后历任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科技处长,日本地质调查所客座研究员,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院长助理兼科技处长。2000年至今,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所研究员、副所长 (主持工作),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主持完成国家973项目、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等数十项重要项目。他组织实施了“大陆碰撞与成矿”973项目,再塑了印度-亚洲大陆碰撞造山过程,系统地提出青藏高原经历主碰撞聚合(65-41Ma)、晚碰撞转换(40-26Ma)和后碰撞伸展(<25Ma)三阶段演化新认识,建立了大陆碰撞造山的动力学模型,对认识超大陆形成与演化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创新性建立了大陆碰撞成矿理论体系新框架,阐明了碰撞造山带的成矿系统发育机制,揭示了大陆碰撞带的区域成矿规律,被国际同行认为是该研究领域的重大成就。合作建立了大陆碰撞带独具特色的5种主要矿床的成矿新模型,创造性地提出了“大陆型斑岩铜矿”成矿新理论,突破了著名的岩浆弧环境斑岩铜矿理论,其EPSL论文也成为2004-2007年度最高引用率论文。率先系统论证了冈底斯铜矿化带具有成为西藏第二条“玉龙”斑岩铜矿带的远景潜力,扭转了当时的找矿方向,推动了冈底斯斑岩铜矿的找矿勘查,2007年获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
他长期致力于“三江”成矿规律与勘查模型研究,合作提出了“多岛弧盆成矿”和“陆内转换成矿”创新认识,揭示了三江地区的成矿规律,为三江实现重大找矿突破提供了理论指导。研制出适于三江地貌景观的5种主要类型银多金属矿床勘查模型和定位预测方法组合,为重大找矿突破提供了技术支持。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和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
他较早地开始现代海底热液成矿研究新领域研究,合作发现了现代海底“碳酸盐烟囱”——海底喷气新类型。发现烟囱排泄流体富含CO2和烃类,并含有大量幔源氦,为幔源流体参与成矿提供了可靠证据,提出海底热水对流循环和硫化物堆积新模式,为理解古代矿床成因提供了重要参考。回国后着力开拓我国地质历史时期海底热水成矿研究。带领团队开展了示范性的流体填图,完成我国第一份矿集区流体地质图,揭示了海底古流体的源-运-储系统;在三江和北祁连地区,通过古代海底喷流-沉积矿床研究,在成矿机制方面取得国内外公认的研究成果,获得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
20多年来,他和合作者发表论文228篇,SCI收录73篇(第一作者28篇)。在国际学术期刊主编英文专集3部,出版专著7部。SCI论文引用778次,他引566次,CSCD论文引用1626次,他引1136次。  
1992年获中国地质学会“金锤奖”, 1994年被命名为“中央直属机关优秀青年”,1996年入选人事部等7部委“跨世纪人才工程”,1996年入选原地矿部“百名跨世纪科技人才培养计划”, 1999年被评为“国土资源部首届杰出青年”,2001年后获第五届中国优秀青年科技创新奖、 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黄汲清青年科技奖、 第六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提名奖,2008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聘为“井冈学者”、东华理工大学特聘教授,被澳大利亚西澳大学(UWA)聘为荣誉研究员。
 
当前位置:
首页  > 品质藁城  > 历史文化  > 藁城人  > 现代人物
侯增谦
发布时间:2023-02-16  来源:

侯增谦 1961年6月出生,梅花镇西白露村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际矿床地质学会区域副主席,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副理事长,《矿物岩石学杂志》(中文核心)主编,《矿床地质》(中文核心)副主编,《中国科学》(中文核心)特约编委。长期致力于大陆成矿作用与海底热水成矿研究。
1978~1988年,先后就读于河北地质学院地质系、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岩石学专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院岩石矿物矿床专业,相继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此后历任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科技处长,日本地质调查所客座研究员,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院长助理兼科技处长。2000年至今,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所研究员、副所长 (主持工作),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主持完成国家973项目、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等数十项重要项目。他组织实施了“大陆碰撞与成矿”973项目,再塑了印度-亚洲大陆碰撞造山过程,系统地提出青藏高原经历主碰撞聚合(65-41Ma)、晚碰撞转换(40-26Ma)和后碰撞伸展(<25Ma)三阶段演化新认识,建立了大陆碰撞造山的动力学模型,对认识超大陆形成与演化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创新性建立了大陆碰撞成矿理论体系新框架,阐明了碰撞造山带的成矿系统发育机制,揭示了大陆碰撞带的区域成矿规律,被国际同行认为是该研究领域的重大成就。合作建立了大陆碰撞带独具特色的5种主要矿床的成矿新模型,创造性地提出了“大陆型斑岩铜矿”成矿新理论,突破了著名的岩浆弧环境斑岩铜矿理论,其EPSL论文也成为2004-2007年度最高引用率论文。率先系统论证了冈底斯铜矿化带具有成为西藏第二条“玉龙”斑岩铜矿带的远景潜力,扭转了当时的找矿方向,推动了冈底斯斑岩铜矿的找矿勘查,2007年获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
他长期致力于“三江”成矿规律与勘查模型研究,合作提出了“多岛弧盆成矿”和“陆内转换成矿”创新认识,揭示了三江地区的成矿规律,为三江实现重大找矿突破提供了理论指导。研制出适于三江地貌景观的5种主要类型银多金属矿床勘查模型和定位预测方法组合,为重大找矿突破提供了技术支持。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和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
他较早地开始现代海底热液成矿研究新领域研究,合作发现了现代海底“碳酸盐烟囱”——海底喷气新类型。发现烟囱排泄流体富含CO2和烃类,并含有大量幔源氦,为幔源流体参与成矿提供了可靠证据,提出海底热水对流循环和硫化物堆积新模式,为理解古代矿床成因提供了重要参考。回国后着力开拓我国地质历史时期海底热水成矿研究。带领团队开展了示范性的流体填图,完成我国第一份矿集区流体地质图,揭示了海底古流体的源-运-储系统;在三江和北祁连地区,通过古代海底喷流-沉积矿床研究,在成矿机制方面取得国内外公认的研究成果,获得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
20多年来,他和合作者发表论文228篇,SCI收录73篇(第一作者28篇)。在国际学术期刊主编英文专集3部,出版专著7部。SCI论文引用778次,他引566次,CSCD论文引用1626次,他引1136次。  
1992年获中国地质学会“金锤奖”, 1994年被命名为“中央直属机关优秀青年”,1996年入选人事部等7部委“跨世纪人才工程”,1996年入选原地矿部“百名跨世纪科技人才培养计划”, 1999年被评为“国土资源部首届杰出青年”,2001年后获第五届中国优秀青年科技创新奖、 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黄汲清青年科技奖、 第六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提名奖,2008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聘为“井冈学者”、东华理工大学特聘教授,被澳大利亚西澳大学(UWA)聘为荣誉研究员。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声明
主办:石家庄市藁城区人民政府
承办:石家庄市藁城区政府信息中心
冀ICP备字14000025号-1网站标识码:1301820006
冀公网安备 130109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