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要闻  > 藁城要闻
河北传媒学院“宫灯”使者—来藁探寻非遗文化魅力
发布时间:2024-08-11    责任编辑:综合    来源:掌中藁城
【字体: 】    打印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青年群体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7月22日—8月6日,河北传媒学院“宫灯”使者——文化宣传青年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图:实践小组参观非遗展馆)
此次实践活动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目标,通过走访调查、采访非遗传承人、体验非遗文化项目、参观非遗博物馆以及线下宣讲等宣传形式,深入了解非遗在制作、传承、推广等方面需要传承和创新的地方。提高青年群体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藁城宫灯是河北省石家庄藁城著名的特色传统手工艺品。始于东汉、盛于隋唐,因进贡宫廷故名“宫灯”。藁城宫灯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以“屯头宫灯”为代表,传统的藁城宫灯都是手工制作。以造型优美、易于保存等特点驰名中外。
一、深入基层,触摸乡村脉搏
8月1日,团队成员在走访调研中,不仅深入了解了屯头村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和村民生活,更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挖掘了屯头村独有的文化基因和发展潜力,为后续的文化宣传和乡村振兴提供了详实的参考。
二、博物院之旅,汲取历史智慧
8月2日,为了更好地了解河北省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团队成员去到河北省博物院进行参观调研。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播手段相结合的成功案例;对参观非遗展馆的游客进行访谈和宣讲。
三、镜头下的屯头,记录文化与时代的印记
8月3、4日团队成员走进屯头村,一个几乎每家每户都在做宫灯的乡村。团队成员们通过专业的摄影设备,记录了屯头村的自然风光、传统手工艺和民风民俗,用影像的力量展现了屯头村的时代印记和文化魅力,为藁城宫灯的文化宣传提供了丰富的视觉素材。
在屯头村,实践团队采访到宫灯传承人白会平老师和博物馆讲解员白艳芳老师,并跟随着宫灯传承人去到工作室,围坐在一起听白老师讲述手工制作宫灯的技艺。随后,团队成员跟随白老师去到宫灯制作场地与手工艺人一起尝试制作宫灯。
(图:采访白会平老师)
(图:采访博物馆讲解员白艳芳老师)
(图:白会平老师带领团队成员体验绘制宫灯)
(图:团队成员体验宫灯制作)
(图:团队成员体验宫灯制作)
四、座谈会上的深度对话,共绘宫灯发展新思路
8月5日上午,团队成员与屯头村领导开展座谈会。会议伊始,屯头村领导向文化宣讲青年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他们在传承和推广传统文化方面所做的努力表示肯定和赞扬。白会平老师讲到,非遗文化传承需要新的活力和灵感,应该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普及,通过举办更多的展览、讲座和体验活动,让青年群体了解和参与到宫灯文化的传承中来。同时,也要积极探索宫灯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使其更加贴近现代人的审美和生活需求。
(图:实践团队与屯头村领导、非遗传承人开展座谈会)
(图:团队成员与白会平老师、白艳芳老师合照)
五、参观藁城融媒体中心
8月5日下午,“宫灯”使者—文化宣传青年团来到藁城融媒体中心进行参观学习。县级融媒体中心作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肩负着传播地方文化、促进非遗文化传承的重任。在藁城融媒体中心,见证了非遗文化如何在现代媒体的推动下焕发新的活力。中心通过多媒体手段,如视频、音频等对非遗文化进行数字化记录和展示,通过网络平台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图:团队成员与藁城融媒体中心工作人员合照)
六、发放宣传物料,传播文化新声
8月6日,团队成员们身着统一服装在石家庄、藁城、衡水等地发放宣传物料。耐心地向路人讲解材料上的内容,同时倾听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继承的意见建议,为藁城宫灯的宣传推广贡献力量。
(图:团队成员发放、讲解非遗文化宣传物料)
(图:团队成员发放、讲解非遗文化宣传物料)
通过本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使团队成员们对非遗文化有了更加深刻地了解,在实践当中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将课堂上所有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不仅提升了团队成员的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也为非遗文化传承带来了新的思路。为青年群体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贡献青春的力量。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要闻  > 藁城要闻
河北传媒学院“宫灯”使者—来藁探寻非遗文化魅力
发布时间:2024-08-11  来源:掌中藁城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青年群体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7月22日—8月6日,河北传媒学院“宫灯”使者——文化宣传青年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图:实践小组参观非遗展馆)
此次实践活动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目标,通过走访调查、采访非遗传承人、体验非遗文化项目、参观非遗博物馆以及线下宣讲等宣传形式,深入了解非遗在制作、传承、推广等方面需要传承和创新的地方。提高青年群体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藁城宫灯是河北省石家庄藁城著名的特色传统手工艺品。始于东汉、盛于隋唐,因进贡宫廷故名“宫灯”。藁城宫灯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以“屯头宫灯”为代表,传统的藁城宫灯都是手工制作。以造型优美、易于保存等特点驰名中外。
一、深入基层,触摸乡村脉搏
8月1日,团队成员在走访调研中,不仅深入了解了屯头村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和村民生活,更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挖掘了屯头村独有的文化基因和发展潜力,为后续的文化宣传和乡村振兴提供了详实的参考。
二、博物院之旅,汲取历史智慧
8月2日,为了更好地了解河北省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团队成员去到河北省博物院进行参观调研。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播手段相结合的成功案例;对参观非遗展馆的游客进行访谈和宣讲。
三、镜头下的屯头,记录文化与时代的印记
8月3、4日团队成员走进屯头村,一个几乎每家每户都在做宫灯的乡村。团队成员们通过专业的摄影设备,记录了屯头村的自然风光、传统手工艺和民风民俗,用影像的力量展现了屯头村的时代印记和文化魅力,为藁城宫灯的文化宣传提供了丰富的视觉素材。
在屯头村,实践团队采访到宫灯传承人白会平老师和博物馆讲解员白艳芳老师,并跟随着宫灯传承人去到工作室,围坐在一起听白老师讲述手工制作宫灯的技艺。随后,团队成员跟随白老师去到宫灯制作场地与手工艺人一起尝试制作宫灯。
(图:采访白会平老师)
(图:采访博物馆讲解员白艳芳老师)
(图:白会平老师带领团队成员体验绘制宫灯)
(图:团队成员体验宫灯制作)
(图:团队成员体验宫灯制作)
四、座谈会上的深度对话,共绘宫灯发展新思路
8月5日上午,团队成员与屯头村领导开展座谈会。会议伊始,屯头村领导向文化宣讲青年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他们在传承和推广传统文化方面所做的努力表示肯定和赞扬。白会平老师讲到,非遗文化传承需要新的活力和灵感,应该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普及,通过举办更多的展览、讲座和体验活动,让青年群体了解和参与到宫灯文化的传承中来。同时,也要积极探索宫灯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使其更加贴近现代人的审美和生活需求。
(图:实践团队与屯头村领导、非遗传承人开展座谈会)
(图:团队成员与白会平老师、白艳芳老师合照)
五、参观藁城融媒体中心
8月5日下午,“宫灯”使者—文化宣传青年团来到藁城融媒体中心进行参观学习。县级融媒体中心作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肩负着传播地方文化、促进非遗文化传承的重任。在藁城融媒体中心,见证了非遗文化如何在现代媒体的推动下焕发新的活力。中心通过多媒体手段,如视频、音频等对非遗文化进行数字化记录和展示,通过网络平台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图:团队成员与藁城融媒体中心工作人员合照)
六、发放宣传物料,传播文化新声
8月6日,团队成员们身着统一服装在石家庄、藁城、衡水等地发放宣传物料。耐心地向路人讲解材料上的内容,同时倾听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继承的意见建议,为藁城宫灯的宣传推广贡献力量。
(图:团队成员发放、讲解非遗文化宣传物料)
(图:团队成员发放、讲解非遗文化宣传物料)
通过本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使团队成员们对非遗文化有了更加深刻地了解,在实践当中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将课堂上所有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不仅提升了团队成员的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也为非遗文化传承带来了新的思路。为青年群体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贡献青春的力量。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声明
主办:石家庄市藁城区人民政府
承办:石家庄市藁城区政府信息中心
冀ICP备字14000025号-1网站标识码:1301820006
冀公网安备 130109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