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名溯源
廉州镇
尚书庄 村址位于藁城市区西约4公里处。其南接南墩村,北濒滹沱河,东邻五里庄,西与彭家庄交界。全村总户数559户,人口2099人,耕地面积2275亩。
据查,张氏于明代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奉诏从山西省代州迁来此地定居,以姓氏取名为张家庄。明朝成化年间,该村张子麟在朝升为刑部尚书,政绩卓著,士民爱戴,被称为“一代刑名之祖”。卒后朝廷称畿甸英流,甲科隽异,有古大臣之遗风。封为太子太保刑部尚书。其父张钦、祖父张得才、曾祖父张玘俱赠光禄大夫柱国太子太保刑部尚书。村民为光宗耀祖,遂将张家庄改名为尚书庄。1966年“文革”中,将尚书庄改为红星大队,1982年通过地名普查又恢复为尚书庄。
陈家庄 村址位于藁城市区西约5公里处。其南接彭家庄,东与尚书庄为邻,石黄高速公路从村北穿过。总户数(含一排、二排、三排)1432户,人口5286人,耕地面积6183亩。
据查,陈氏于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奉诏从山西省洪洞县老鸹窝迁来此地定居,以姓氏取名为陈家庄。后陈氏人丁不旺,崔、牛、彭氏家族成为大户。1779年左右,滹沱河泛滥,大片土地塌入河内,村民南迁,以姓氏立庄为牛家庄、崔家庄、彭家庄,仍为陈家庄管辖。1946年彭家庄独立一村。1962年将陈家庄分为三个大队,为陈家庄一、二、三大队。1984年改称陈家庄一排、陈家庄二排、陈家庄三排。
五里庄 村址位于藁城市区西约2公里处。其北濒滹沱河,东邻梨园庄,西与尚书庄交界。石津总干渠、307国道和石德铁路从村南穿过。全村总户数749户,人口2983人,其中有壮族6人。耕地面积2182亩。为花卉苗木生产专业村。
据查,武氏于明代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奉诏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以姓氏取名为武家庄。1933年为便于区别藁城城东的武家庄,并且该村距县城五华里,故改名为五里庄至今。
北尚庄 村址位于藁城市区东郊。307国道、石德铁路、石津总干渠从村南横穿而过。全村总户数164户,人口652人。
据该村真武庙碑文记载,清朝咸丰年间,有千户人家,名为尚庄。清朝末年修石德铁路和沧石公路,从村中穿过,把村隔成南北两块仍统称尚庄。1961年位于北边的一块独成一庄,取名北尚庄。
彭家庄 村址位于藁城市区西约5公里处。全村总户数547户,人口2261人,耕地面积2489亩。
据查,彭氏于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奉诏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因户数少,又距陈家庄很近,无得村名,属陈家庄。1779年左右,滹沱河水泛滥,大片土地塌入河内,村民南迁,以姓氏立庄为彭家庄,但仍属陈家庄管辖。1946年独立为一村,称彭家庄至今。
梨园庄 村址位于藁城市区西郊。其南邻石津渠、307国道和石德铁路,北濒滹沱河,东邻城李庄,西与五里庄交界。全村总户数157户,人口493人,耕地面积148亩。
据查,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一些居民在此地定居,因该地有一梨园,故取名梨园庄。
南墩村 村址位于藁城市区西约4公里处。其南隔307国道、石德铁路和表灵村相望,北连尚书庄,东邻五里庄,西与彭家庄交界。全村总户数321户,人口1259人,耕地面积1300亩。
据查,古时此地曾筑有皇室传达军情的烽火土墩。明永乐年间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一些居民在土墩南北两地定居,土墩南边的得名南墩村,土墩北边的得名北墩村。后因滹沱河水泛滥,将北墩村冲毁,村民搬迁到南墩村居住,两村合并,仍称南墩村。
南尚庄 村址位于藁城市区东郊。全村总户数432户,人口993人,耕地面积505亩。
据该村真武庙碑文记载,清咸丰年间,该村有千户人家,称为尚庄。清朝末年修建石德铁路,穿村而过,将该村分为南北两块,仍统称尚庄。1961年位于南边的一块独为一庄,取名南尚庄。
焦庄 村址位于藁城市区东1公里处。与南尚庄为邻,石德铁路、307国道从村北横穿而过。全村总户数299户,人口1195人,耕地面积919亩。
据查,该村村南曾有四亩大的城内焦家坟地,看坟人在此立庄,故取名焦庄。
表灵 村址位于藁城市区西约3公里处。北邻石德铁路和307国道,西与中照村接壤。全村总户数713户,人口2600人,耕地面积3893亩。
据查,《藁城县嘉靖志》记载称表灵,沿用至今。
北马村 村址位于藁城市区西郊。其南接南马村,北邻石德铁路和307国道,东邻原省商业机械厂,西与省永安储备库和部队驻地交界。全村总户数759户,人口2933人,耕地面积2073亩。
据传,明朝燕王扫北时,有一武将率骑兵路过此地,并在此地驻扎为营。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一部分居民在此地定居,因原来为骑兵驻扎之地,故取名备马村,后将“备”字演化为“北”字,得名北马村,沿用至今。
毛庄 村址位于藁城市区东约2.5公里处。其东邻郭庄村,南接辛丰村。全村总户数542户,人口2124人,耕地面积1574亩。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部分人在此地居住,当时该地在滹沱河南岸,遍地茅草丛生,故取名茅庄。后河水冲塌村庄,南迁三华里,仍称茅庄。清代后期将“茅”字演化为“毛”字,得名毛庄,沿用至今。
郭庄 村址位于藁城市区东约3公里处。其西邻毛庄村,南接塔头村,东与兴安镇接壤。全村总户数798户,人口3251人,耕地面积2831亩。
据查,此村汉朝时因郭昌之祖先居住于此,取名郭庄。明永乐年间,申氏祖先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定居,仍用郭庄村名。1966年“文革”中将郭庄改为革庄。1982年在地名普查中,又恢复为郭庄。
据藁城县志记载,郭昌系郭庄人。西汉末年任真定郡功曹,真定恭王女主,下嫁郭昌,生子三个,生女一个。长子郭况,生封绵蠻侯,死封节侯;次子郭竟封新乡侯;三子郭匡封发干侯。况子郭璜娶淯阳公主(光武帝女儿)。况孙郭举封侍中。郭昌之女为光武皇后。郭主虽王家之女,但好礼节俭,有母仪品德。及薨,光武亲临送葬。唐肃宗北巡过真定,会诸郭宴饮,以太牢具上郭主塚,赐其家甚厚。郭昌在其女为光武皇后时,追赠阳安侯。
中照 村址位于藁城市区西南约5公里处。其东与表灵村接壤,西南与清流村毗邻,石德铁路和307国道从村北穿过。全村总户数215户,人口861人,耕地面积1183亩。
据查,古时在清流和表灵之间有一条西北至东南走向的河流,名叫浔河,河水分两股分别从中照村东和村西流过,村民按该村在两股河水的中间,而取名中照,沿用至今。
辛丰 村址位于藁城市区东南约2.5公里处。其周围与毛庄、郭庄、塔头、西垒下村接壤。全村总户数126户,人口528人,耕地面积555亩。
据查,该村原是新丰县故城。《新唐书》记载,隋恭帝义宁元年(公元617年)设置新丰县,属钜鹿郡。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属廉州。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省新丰县入稾城。新丰县逐渐由县城降为村落。后“新”字演变为“辛”字,称辛丰至今。
塔头 村址位于藁城市区东南约4公里处。其北连郭庄村,东与兴安镇交界。全村总户数265户,人口1026人,耕地面积873亩。
据查,该村古时有一座塔,塔上石碑记载有“塔儿头村”。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部分居民在此地落户,仍用塔儿头村名称。1911年左右,将“儿”音省去,称为塔头,沿用至今。
清流 村址位于藁城市区西南约6公里处。其西、南与岗上镇接壤。全村总户数279户,人口1014人,耕地面积1539亩。市内著名的古寺——天台寺坐落在该村村东。“天台霁月”为藁城旧时“八大景”之一。
据查,古时在中照和清流两村之间有一条西北至东南流向的浔河,因水流清澈,故得名清流。明永乐年间,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部分居民在此居住,仍沿用清流村名至今。
南马村 村址位于藁城市区西南郊。其南接系井村,北连北马村,东邻城子村和藁梅公路,西与表灵村、部队驻地交界。全村总户数253户,人口1020人,耕地面积1029亩。
据查,该村民先祖于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因位于北马村南边,故取名为南马村,沿用至今。
西刘村 村址位于藁城市区南郊。其南接石井村,北连市区育才路,东邻东刘村,西与城子村交界。全村总户数282户,人口1053人,耕地面积1316亩。
据该村北岳庙碑文记载,宋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全村有一千户,因居民中姓刘的占大多数,故取名为刘村。清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5年),发大水将该村冲成东西两片,1921年按地理位置分为东、西刘村,西边的村为西刘村。
东刘村 村址位于藁城市区东南郊。其南接石井村,东邻孟村,西与西刘村交界。全村总户数606户,人口2569人,耕地面积2567亩。
据查,该村和西刘村原为一村。村内北岳庙碑文曾有记载,宋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此村为一大村落,因姓刘的户数多,取名为刘村。清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5年)滹沱河发大水,将此村冲为东、西两片,形成两个自然村,但仍统称刘村。1921年,按地理位置分为东、西刘村,东边的取名为东刘村。
城子 村址位于藁城市区南郊。其南邻系井、石井村,北连育才路,西与南马村交界。全村总户数685户,人口2747人,耕地面积3527亩。城子村一带旧时曾有“肥累春耕”之风景,为藁城“八大景”之一。
据查,西周时期,该地为白狄肥族人之根据地。当时周室衰微,朝纲不振,狄人遂乘势南下,占据此地,建国号,曰:“肥”。筑土城,亦名“肥子国”、“肥纍国”。时狄人猖獗,汉民族无力相抵。后晋国强盛,称霸中原,遂于鲁昭公十二年派将荀罃灭之,掳其君緜臯以归。肥子国名遂废。西汉时置肥纍县,后废县。明永乐年间,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居民在此地居住,因村北为肥子国之故城,故取名肥城。后因墙垣塌倒,年深日久,城容已失,故于清朝末年,将肥城改称城子,沿用至今。(肥子古城遗址于1956年夷为平地。)
西垒下 村址位于藁城市区东南约5公里处。其西连孟村,东邻东垒下村。全村总户数343户,人口1280人,耕地面积2184亩。
据查,该村与东垒下原为一村,始建于公元1380年前后,当时称为李下。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该村民祖先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建村于原李下村故址上,因村西北有新丰县故址,土墙高垒,故将李下改名为垒下(取北为上,南为下之意)。后因人口增多,居住分散,不便管理,于清朝末期,将垒下按方位分成东、西两个村庄,西边的取名为西垒下。
东垒下 村址位于藁城市区东南约6公里处。其东与织锦村接壤,西邻西垒下村。全村总户数256户,人口1024人,耕地面积1546亩。
据查,该村与西垒下原为一村,始建于公元1380年前后,当时称为李下。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该村民祖先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建村于原李下村故址上,因村西北有新丰县故址,土墙高垒,故将李下改名为垒下(取北为上,南为下之意)。后因人口增多,居住分散,不便管理,于清朝末期,将垒下按方位分成东、西两个村庄,东边的取名为东垒下。
孟村 村址位于藁城市区东南约4公里处。全村总户数378户,人口1580人,耕地面积2167亩。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由山西洪洞县迁来一些居民在此地居住,因此地以前就叫孟村,故沿用此村名至今。
系井 村址位于藁城市区西南2公里处。其南接系井农场,北连南马村,东邻藁梅公路,西与北营村交界。全村总户数924户,人口3615人,耕地面积5196亩。
据查,该村为肥纍古城西廓。《藁城县嘉靖志》、《藁城县康熙志》均称为“戏井”,《藁城县光绪志》改称为“係井”,后将“係”字简化为“系”字,称系井至今。
石井 村址位于藁城市区南1.5公里处。全村总户数308户,人口1295人,耕地面积1686亩。
据查,该村原为肥纍古城之东廓。因该地水井较多,且井口都用石头所筑,故取名为石井,沿用至今。
北营 村址位于藁城市区西南约5公里处。全村总户数856户,人口3447人,耕地面积4150亩。为服装加工专业村。
据该村菩萨庙内碑文记载,明嘉靖年间,该村名为阳和屯。传说此地原为浔河古道,该村在河的北岸,故叫阳和屯。战国时期赵国李牧的兵马曾在此扎营。后该地河流淤塞,成为平地,南与南营相望,故改名为北营,沿用至今。
五界村 村址位于藁城市区南约6公里处。全村总户数848户,人口3357人,耕地面积4944亩。
据查,该村民先祖奉诏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原来居住分散,东西长共分为五截,故取名为五截村,后因闹水灾,五截人家聚在一起居住,后改为五界村,沿用至今。
常家庄 村址位于藁城市区东南约7公里处。全村总户数301户,人口1138人,耕地面积2520亩。
据查,常氏奉诏于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从山西洪洞县来此地定居,以姓氏取名为常家庄至今。
兴安镇
兴安 该村位于藁城市区东5公里处。北濒滹沱河,南邻307国道和石德铁路,石黄高速公路从村北穿过。全村总户数2480户,人口9016人,耕地面积9266亩。为今兴安镇政府所在地。
据查,明永乐年间,该村人之祖先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定居,取名叫大墩(习惯称垛墩)。后因闹水灾,村庄东移与纪家庄合并,仍称大墩。清朝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滹沱河水由大墩村北改道折向东北,该村从此少水患,村民们为祝愿自己以后日子兴盛平安,故改村名为兴安。
小兴安 据查,1969年兴安大队因人口稠密,迁往村西北部1.5公里处一部分建房屋居住,时称兴安新村(或称新兴安村)。1980年地名普查中,经藁城县政府批准,将兴安新村命名为小兴安。该村有281户,人口1084人。
1998年,经藁城市批准,撤销小兴安村,将其重新并入兴安村。
贾村 村址位于藁城市区东5.5公里处,北邻307国道和石德铁路。全村总户数541户,人口1929人,耕地面积1965亩。
据查,唐朝时,该村贾姓为首户,故取名为贾家庄。清朝末期,将贾家庄改为贾村,沿用至今。
武家庄 村址位于藁城市区东5.5公里处。全村总户数344户,1346人,耕地面积 1498亩。
据查,公元1800年清朝嘉庆年间,滹沱河水泛滥,从陈村迁来一部分居民到此地居住,因姓武的占多数,故取名为武家庄。
陈村 村址位于藁城市区东6.5公里处。全村总户数642户,2489人,耕地面积2438 亩。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该村陈氏祖先奉诏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取名为陈村。清朝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滹沱河改道,由兴安村北折向东北,从此免于水灾,村民曾一度将村名改为东安村。1912年前后,又恢复原村名——陈村。
正公 村址位于藁城市区东7公里处,北邻307国道、石德铁路,东面、南面与常安镇交界。省道定魏公路从村东穿过。全村总户数752户,2949人,耕地面积3553亩。
据查该村大佛寺内碑文记载,该村原叫郑宫,传说唐代天宝年间(公元730年),该村一个姓李的姑娘当了正宫娘娘,改村名为正宫。后村名演变为正公,沿用至今。
苍德 村址位于藁城市区东偏南6公里处。西与织锦村为邻。全村总户数794户,3228人,耕地面积3492亩。
据查,《藁城县嘉靖志》、《藁城县康熙志》、《藁城县光绪志》均记载为苍德。
织锦 村址位于藁城市区东南5公里处。西与廉州镇交界。全村总户数601户,2381人,耕地面积3044亩。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该村人祖先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定居,当时以纺丝织锦为业,故取名为织锦,沿用至今。
赵家庄 村址位于藁城市区东南5.5公里处,西与廉州镇交界,南和梅花镇接壤。全村总户数323户,1245人,耕地面积1865亩。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赵氏祖先奉诏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定居,后又陆续迁来他姓人家,但赵氏来的早,故取名赵家庄。
南董家庄 村址位于藁城市区东南6.5公里处,南与梅花镇交界。全村总户数490户,1929人,耕地面积2889亩。
据查,明代初期,该村人祖先由本县南董村搬来此地居住,多数姓董,故取名为董家庄。1982年在地名普查中,为区别于梁家庄公社(今西关镇)的董家庄,经藁城县人民政府批准,将该村更名为南董家庄。
角中 村址位于藁城市区东南7公里处。地处兴安镇南部。东与常安镇接壤。全村总户数1052户,4300人,耕地面积5544亩。
据查,《藁城县康熙志》、《藁城县光绪志》均载为角中,沿用至今。
张村 村址位于藁城市区东部偏北10公里处,东与晋州市接壤,西邻省道定魏公路。石黄高速公路从村南横穿而过。为原张村公社、张村乡政府驻地。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该村析为一大队、二大队、三大队,1984年改称张村北街、张村中街、张村南街。全村(含北街、中街、南街)总户数1875户,总人口7063人,耕地面积7261亩。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该村张氏祖先奉诏首先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定居,取名为张村。后又陆续迁来许多他姓住户,仍用张村名称,沿用至今。
东里村 村址位于藁城市区东北15公里处,该村北面隔滹沱河与无极县相望,东面与晋州市接壤,地处三县市交界地带。全村总户数733户,2936人,耕地面积2207亩。
据查,明永乐年间,该村人祖先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落户,坐落在原滹沱河古道里,初取名里村,因该村西边也有一村名为里村,故改称为东里村,沿用至今。
该村是藁城历史上唯一的武状元李白玉的故里。李白玉,清嘉庆五年(1800)庚申武举,七年(1802)壬戌殿试第一甲第一名,为御前侍卫。曾任山西太原镇总兵。
留章 村址位于藁城市区东北13公里处,北面隔滹沱河与无极县相望,省道定魏公路从村西穿过。全村总户数275户,1084人,耕地面积1164亩。
据查,该村原属晋县管辖,民国28年(1939)划归藁城县。
冯村 村址位于藁城市区东北13公里处,北隔滹沱河与无极县相望。全村总户数415户,1594人,耕地面积1412亩。
据查,该村大佛寺碑文曾有记载,冯村始建于公元1370年,公元1680年该村被河水冲毁,改名为破村,后将村庄修建好,又起名为缝村,以后又恢复原村名冯村,沿用至今。
冯白露 村址位于藁城市区东北13公里处,东与晋州市交界。全村总户数314户,1176人,耕地面积1301亩。
据查,公元1680年,因滹沱河水泛滥,将冯村冲毁,部分村民搬迁到此地居住,后起名为冯白露,沿用至今。
西里村 村址位于藁城市区东北9公里处,北濒滹沱河。全村总户数1027户,4050人,耕地面积3798亩。为球粒加工专业村。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该村人祖先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定居,坐落在滹沱河古道里,初起名叫里村,为便于区别东边的里村,改名为西里村。
冯马村 村址位于藁城市区东北10公里处,其西接西里村,东邻省道定魏公路。全村总户数201户,788人,耕地面积751亩。
据查,该村村民于公元1680年滹沱河发大水时从冯村迁来定居,因滹沱河有一码头靠近该村,故取名码头村。公元1850年因该村属冯村营管辖,又是由冯村迁来的,故又改名叫冯马村,沿用至今。
常安镇
北楼 村址位于常安镇北部,东邻省道定魏公路,西与兴安镇交界,南和南楼村毗邻,是省龙头企业——河北常安油脂有限公司所在地。为原北楼公社、北楼乡政府驻地。全村总户数891户,人口3606人,耕地面积5328亩。
据查,明朝永乐年间,该村人祖先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当时已有南楼,该村在南楼北边,故取名北楼。
南朋 村址位于常安镇北部。北邻307国道、石德铁路。全村总户数704户,人口2723人,耕地面积3189亩。
据查,该村原叫张家营,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由山西省迁来一部分姓彭的居民在此居住,彭姓成为该村首户,将张家营改为南彭。后将“彭”演变为“朋”,称南朋至今。
王家庄 村址位于常安镇北部。北邻307国道、石德铁路,东与晋州市交界。全村总户数189户,人口731人,耕地面积795亩。
据查,明朝嘉靖年间,王氏家族由山西省迁来此地定居,当时只有两大家,以姓氏取名为王家庄,至今。
豆家庄 村址位于常安镇北部,西与兴安镇交界。全村总户数253户,人口980人,耕地面积970亩。
据查,明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部分居民在此地落户,因当时姓窦的户较多,故取名窦家庄,后将“窦”字改为“豆”字,称豆家庄,至今。
耿村 村址位于常安镇东北部,东与晋州市交界。全村总户数323户,人口1236人,耕地面积1307亩。是闻名中外的故事村,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经商和讲故事是耿村的两大古风。2006年,耿村故事村被列为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据传,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的义父耿再辰死后葬于此地。故取名叫耿村。耿村民风古朴淳厚,自古就是东西交通驿站。自清康熙年间开始设立集市,工商贸易发达。街市繁华兴盛名噪一时。缘于此,旧时民间有“北有京津、南有耿村”之说。
南楼 村址位于常安镇中北部。东邻省道定魏公路。全村总户数694户,人口2711人,耕地面积3651亩。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一些居民在此地居住,因此地原修有一座土楼,该村在土楼的南侧,故取名叫南楼,至今。
朋学 村址位于常安镇东北部。北与耿村接壤,东与晋州市交界。全村总户数461户,人口1772人,耕地面积2469亩。
据查,明代永乐年间,该村彭氏祖先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定居,初起名彭学,清光绪年间将“彭”字改为“朋”字,称朋学至今。
东辛庄 村址位于常安镇东部。东与晋州市交界,西邻省道定魏公路。全村总户数719户,人口3051人,耕地面积4185亩。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该村人祖先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建立新村,取名叫新庄,后将“新”简化为“辛”,称辛庄。清朝末期,为区别本县西边的另一辛庄,在村名前加方位,称东辛庄至今。
永安 村址位于常安镇中西部。西与兴安镇交界。全村总户数848户,人口3344人,耕地面积4413亩。
据查,明永乐年间,该村人祖先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定居。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大水泛滥,该地周围都是水,故取名叫漂流(亦叫漂里)。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此地又闹大水,周围村庄均受害,唯独此村平安无恙,当时张知县查看灾情,见此景,将漂流(漂里)改名为永安至今。
里庄 村址位于常安镇中东部。其北连东辛庄,东与晋州市接壤。省道定魏公路从村西穿过。全村总户数901户,人口3976人,耕地面积6123亩。
据查,明永乐年间,该村人祖先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坐落在低洼地带里(滹沱河古道),故取名里庄。传说明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该村修建的大寺,扁额上嵌上“里庄”字样。
锁家寨 村址位于常安镇中西部,西与梅花镇接壤。全村总户数889户,人口3548人,耕地面积4450亩。民国21年(1932)2月,最早的中共藁城县委员会(第一届)曾成立于该村。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该村原锁氏祖先奉诏从山西省洪洞县搬来此地定居,以姓氏取村名为锁家寨,至今。
小常安 村址位于藁城市区东南16公里处,西邻柳树寨村,省道定魏公路从村东穿过。为原小常安公社、小常安乡政府驻地,今常安镇政府所在地。全村总户数856户,人口3719人,耕地面积3902亩。为林果产贮专业村。
据查,该村原和大常安是一个村,明永乐年间,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一部分户在此地居住,当时为滹沱河古河道,因地势低洼,闹大水时一片汪洋,故取名广洋。清朝初期,因人口增多,居住较分散,将广洋分为两村,东边村大称大广洋,西边村小称小广洋。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滹沱河改道,由城东折向东北,该地水患解除,藁城县一县令见此情景,就将小广洋改为小常安。
北周卦 村址位于常安镇西南部,西与梅花镇接壤。全村总户数1000户,人口4290人,耕地面积5620亩。该村民国时期曾有“乱弹之乡”之美称。
据传说姜子牙曾在此地算过卦,算了九卦,起名九卦村。后姜子牙保周朝建国有功,被加封。为纪念姜子牙,村民就改九卦叫周卦。清光绪年间(公元1875年至1908年),因人口增多,居住分散,将周卦分为南、北两个自然村,北边称北周卦,至今。
大常安 村址位于常安镇东南部。东与晋州市接壤。省道定魏公路从村西穿过。全村总户数821户,3581人,耕地面积4960亩。为林果产贮专业村。
据查,该村原和小常安为一个村。明永乐年间,由山西省洪洞省搬来一些居民在此地定居,当时为滹沱河古河道,因该地地势低洼,闹大水时一片汪洋,故取名广洋。清朝初期,人口逐渐增多,居住又比较分散,遂将该村分为两个自然村,东边的人多,称大广洋,西边的村小称小广洋。清朝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滹沱河改道,由县城东流向东北,此地水患解除,村民比较安居乐业。藁城县一县令外出巡视,见此情景,就将大广洋改称大常安,至今。
南周卦 村址位于常安镇西南部。西与梅花镇交界,南与贾市庄镇接壤。全村总户数571户,人口2350人,耕地面积3528亩。
据传说商朝姜子牙曾在此地算过卦,算了九卦,起名九卦。后姜子牙保周朝建国有功,被加封。为纪念姜子牙,改名周卦。清光绪年间(公元1875年至1908年),因人口逐渐增多,居住又比较分散,故将周卦按南北分为两个村,南边的称南周卦,至今。
柳树寨 村址位于常安镇西南部。东与小常安村为邻。全村总户数290户,人口1226人,耕地面积1196亩。为养羊专业村。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几户居民在此地落户,当时该地柳树茂密成荫,故取名柳树寨,至今。
后营 村址位于常安镇南部。东邻省道定魏公路。全村总户数1030户,人口4489人,耕地面积4798亩。为林果产贮专业村,亦是90年代全市拥有冷库数量最多的村庄。
据查,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从山西省洪洞县搬迁来一部分居民在此地定居,因该地在古时曾驻过兵营,分为前、后、东、西四营,该村所处地位正是后营地址,故取名叫后营,沿用至今。
南黄家庄 村址位于常安镇南端。其北与后营村相连,南与贾市庄镇交界,东邻省道定魏公路。全村总户数937户,4124人,耕地面积4399亩。为林果产贮专业村。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该村原为黄氏、郭氏两家奉诏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因当时黄家人多势大,故取名黄家庄。1982年地名普查中,为区分藁城北部黄家庄,经县政府批准,将该村更名为南黄家庄。
贾市庄镇
刘海庄 村址位于贾市庄镇北部,藁城市区东南15公里处。北邻定魏支线,西邻藁贾公路,东部、北部和常安镇接壤,历史上曾是大公区、乡镇政府所在地。全村总户数1759户,6144人,耕地面积8968亩。
据传,在很久以前,该地村庄有一个穷孩子名叫孙志银,在本村新海寺出家当了小和尚,法名叫刘海。刘海为人和气,憨厚诚实,心善如佛,同情穷苦人,村里寺里人们都喜欢他,刘海死后,村民就把村名叫作刘海庄。
刘海庄有刘海戏金蟾之传说(见地名传说故事《刘海庄的来历》)。
卞家寨 村址位于藁城市区南偏东15公里处,北面、西面与梅花镇交界,东邻藁贾路。全村共有674户,人口2664人,耕地面积4743亩。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卞氏祖先奉诏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以姓氏取名叫卞家寨。后卞家人丁不旺,其他姓氏居多,但仍沿用原村名至今。
贯庄 村址位于贾市庄镇西部,藁城市区东南18公里处。其南邻省道衡井公路,西与梅花镇接壤。全村总户数806户,人口3475人,耕地面积6052亩。
据查,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一些人在此居住,当时该村地势比较低洼是过去的沼泽区,村西有一条汪洋沟,每次沥水,就往村里灌,故得名灌庄。后修河筑堤,水患解除,仍属全县低洼区,于清光绪年间(公元1875年至1908年),将“灌”字改为“贯”字,称贯庄至今。
耿家庄 村址位于贾市庄镇西部,藁城市区南20公里处,南接赵县境,北邻省道衡井公路,西和梅花镇交界。全村总户数633户,人口2686人,耕地面积3424亩。
据查,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耿氏祖先奉诏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定居,后又搬来一些别姓的户,因当时该村耿氏占多数,故取名耿家庄,沿用至今。
落生 村址位于贾市庄镇西南部,藁城市区南偏东20公里处,南与赵县交界,北邻省道衡井公路。全村总户数251户,人口1075人,耕地面积1508亩。
据查,该村昔叫大善村,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发大水,将该村大部淹没,仅剩下村西北角高处几户人家,难里逃生,故改名叫落生。沿用至今。
贾市庄 村址位于贾市庄镇南部,藁城市区东南20公里处,为原贾市庄公社、贾市庄乡政府驻地,今镇政府所在地。东与省道定魏公路毗邻,南接赵县境。全村总户数2202户,人口9452余人,耕地面积10321亩。是藁城市人口最多的村庄,亦是旧时藁城 “八大镇”之一。
据查,该村在明朝以前称市庄。因该村地处藁城、晋县、赵县三县交界地方,集市贸易非常兴旺,故称市庄。相传明初燕王扫北时,该村村民大部被杀,只有一个妇女贾氏躲在柴草垛里才免死。后来贾氏招了个女婿在此地居住,改称贾氏庄。清代,该村一人在朝为官,上朝见皇帝,问起籍贯,此人初写贾氏庄时,惹起大臣们哄堂大笑,该人羞愧,遂将“氏”改写为“市”,从此,该村称贾市庄至今。
该村石阁为宋元时期故址,曾重修。“石阁晴云”为藁城“八大景”之一。
张名甫 村址位于贾市庄镇中北部,藁城市区东南18公里处,东北和常安镇接壤。全村总户数1751户,人口6829人,耕地面积8758亩。
据查,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张氏家族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取名叫张名甫,沿用至今。
马邱 村址位于贾市庄镇中东部,藁城市区东南18公里处,东与晋州市交界,北和常安镇接壤,南邻衡井公路。全村总户数1071户,人口5359人,耕地面积4356亩。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马氏、邱氏祖先奉诏由山西省洪洞县老鸹窝迁来此地居住,取名叫马邱,沿用至今。
南古庄 村址位于贾市庄镇南部,藁城市区东南20公里处,南与赵县交界,北邻省道衡井公路。全村总户数1262户,人口5736人,耕地面积9376亩。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张氏家族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定居,取名张家庄。为区别藁城县城西张家庄,于明弘治年间(公元1488年至1505年)改为南古庄,至今。
贾庄 村址位于贾市庄镇东南部,藁城市区东南25公里处。其东、南均与赵县接壤,北和晋州市交界。全村总户数794户,人口3926人,耕地面积3997亩。
据查,明永乐年间,贾氏祖先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取名贾庄,至今。
梅花镇
倪家庄 村址位于梅花镇北部。东邻藁贾路。全村总户数905户,人口3561人,耕地面积6000亩。为原倪家庄公社、倪家庄乡政府驻地。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该村居民祖先奉诏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当时该村姓倪的占多数,故取名倪家庄,至今。
倪家庄为唐代尚书右丞相倪若水故里。倪若水,字子泉,及进士弟,唐开元初为中书舍人,尚书右丞,后任汴州刺史,入朝又为户部侍郎,以右丞相卒于位。卒后归葬故里。今村中倪姓多为倪若水家族后裔。
刘家庄 村址位于梅花镇东北部,西通藁贾公路,东与常安镇接壤,北与兴安镇交界。全村总户数825户,人口3562人,耕地面积6166亩。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该村原刘氏祖先奉诏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定居,以姓氏取村名为刘家庄,至今。
东白露 村址位于梅花镇东北部。北和刘家庄接壤,东与时家庄相邻。全村总户数133户,人口559人,耕地面积763亩。
据查,明朝永乐年间,该村居民祖先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取名叫白娄,后人口逐渐增多,住地较分散,不便统辖,故于清代末期按方位分为东、西两个自然村。东边的称东白娄,后将“娄”改为“露”,称东白露。
时家庄 村址位于梅花镇东北部,东与常安镇接壤。全村总户数99户,人口385人,耕地面积643亩。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时氏祖先奉诏由山西省洪洞县时家沟迁来此地居住,以姓氏定名,称时家庄,至今。
西白露 村址位于梅花镇东部偏北,东邻藁贾公路,并与常安镇接壤。全村总户数1282户,人口5386人,耕地面积9496亩。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该村居民祖先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定居,初取名白娄,后人口逐渐增加,居住又较分散,不便于统辖,于清代末期按方位将白娄分为东、西两村,西边村称西白娄,后将“娄”改为“露”,称西白露。因当地“楼”和“露”两字音经常混淆,有时写“楼”,有时写“露”,时改时换,现称西白露。
木连城 村址位于藁城市区南10公里处。西距果王公路1公里,全村总户数1851户,人口7246人,耕地面积11219亩。为原木连城公社、木连城乡政府驻地。
据查,战国时期,该地为赵、燕两国交界处,经常交战,赵国为防御燕国的侵略,先后派廉颇、李牧镇守边疆,起名牧廉镇。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至大业初曾在此地设廉州。后因村中失火,将村烧成南北两段,后改为牧联成(团结的意思),为纪念李牧、廉颇,又改为牧廉城。1970年后两半截村又盖成连片,成为一个整体。现称木连城。
朱家庄 村址位于梅花镇北部,藁城市区南6公里处,北与廉州镇相接,西与南营镇交界,东邻藁贾公路。全村总户数1452户,人口6122人,耕地面积8727亩。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康氏家族奉诏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取名康家庄。明朝末年,朱氏家族由本县周家庄迁来此地,仍称康家庄。后康氏人丁不旺,逐渐绝迹,于清朝末年将康家庄改为朱家庄,至今。
高玉 村址位于梅花镇西北部,藁城市区南10公里处,西通果王线,并与南营镇接壤。全村总户数883户,人口3262人,耕地面积3862亩。
据查,明永乐年间,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一些居民在此地居住,当时该村比较富裕,土地肥沃,故取名膏腴,后因年深日久,又将膏腴演变为高玉,至今。
许家庄 村址位于梅花镇中北部,藁城市区南9公里处。全村总户数337户, 人口1392人,耕地面积1975亩。
据查,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贺氏祖先奉诏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按姓氏取名贺家庄。又许氏家族由栾城县迁来该村,仍用此村名。后因天灾人祸,贺族人越来越少,而许氏人越增越多,于清光绪年间(公元1875年至1908年),将贺家庄改称许家庄。至今。
阳台 村址位于梅花镇中北部。西北与许家庄毗邻。全村总户数312户,人口1238人,耕地面积2119亩。
据查,古时,该地为浔河故道,浔河由西北至东南流向,该村位于河北边的高台上,故取名阳台。明永乐年间,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居民在此地居住,仍沿用旧村名,至今。
屯头 村址位于梅花镇中南部,藁城市区南12公里处,东与贾市庄镇交界。全村总户数1358户,5661人,耕地面积9452亩。是闻名遐迩的宫灯生产专业村。
据查,古代,浔河自中照、清流间,表灵以西分数股由西北至东南方向流往屯头,至屯头后变为一股流向东南。该地为屯水整流处。故叫屯头。
梅花 村址位于梅花镇南部,藁城市区南18公里处,为原梅花公社、梅花乡政府驻地,今镇政府所在地。南和赵县接壤,西与栾城县为邻。全村总户数1148户,人口4316人,耕地面积6578亩。为藁城旧时“八大镇”之一。
《藁城县乡土地理》记载,相传昔有一梅花公主居此,一方之人,咸受其益。后公主没,葬于村东,俗称梅花公主坟(60年代“文革”初期被刨出)。该村以公主之名,命之曰梅花,示不忘也。
梅花早在明代即是繁华的商贸重镇。有粮行、花店、作坊、银号和当铺等270多家,尤以棉花交易闻名遐迩,云集山东、河南、天津等地棉商,为中国北方较大的棉花贸易市场。
民国26年(1937)10月12日(农历九月初九)至15日,侵华日军在梅花村进行了一次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梅花惨案”(又称“九九梅花惨案”)。四天三夜共杀害2500多人,其中梅花村居民1547人,有46户被杀绝。烧毁房屋、店铺600多间,使繁荣富庶的梅花镇,变成一个满目荒凉、萧条冷落的荒村。为了配合战备教育,牢记国耻,1971年藁城县在梅花修建了梅花惨案纪念馆。1982年河北省政府公布梅花惨案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西庄 村址位于梅花镇北3公里处,东邻果王公路,全村总户数235户,人口842人,耕地面积1731亩。
据查,该村原和东庄为一个村。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年至1795年),深州(今深州市)闹水灾,有一部分人逃荒到此地居住,因从深州迁来,故名深州庄,隶属梅花。后人口增多遂分两片居住,东片人多,称大深州庄,也称东深州庄;西片人少,称小深州庄,也叫西深州庄。公元1910年因为纳钱粮和梅花闹纠纷,由东深州庄李堡善出头,到藁城县衙与梅花打官司,堡善得胜,两村独立,西深州庄改名西善堡庄。1982年在地名普查中,经藁城县人民政府批准,将西善堡庄更名为西庄。
东庄 村址位于梅花镇北3公里处。西北与西庄毗邻。全村总户数256户,人口1045人,耕地面积1831亩。
据查,该村原和西庄是一个村。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年至1795年),深州(今深州市)一带闹水灾,有部分逃难的人在此地定居,因是从深州来的,故名深州庄,隶属梅花。后人口逐渐增多,居住又较分散,遂分为两片,东片因人多村大,称大深州庄,按方位也叫东深州庄。西片人少,称小深州庄,也叫西深州庄。公元1910年,为交钱粮和梅花闹起纠纷,由东深州庄李堡善出头,到藁城县衙门与梅花打官司,堡善得胜,两村独立,东深州庄改名东善堡庄。1982年在地名普查中,经藁城县人民政府批准,将东善堡庄更名为东庄。
崔家庄 村址位于梅花镇东北2.5公里处。西通果王公路。全村总户数443户,人口1895人,耕地面积2717亩。为藁城闻名的针织加工专业村。
据查,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崔氏祖先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取名崔家庄。后因崔家人丁不旺,虽别姓成为大户,但仍称崔家庄,至今。
南刘村 村址位于梅花镇西北2公里处,地处藁城、栾城、赵县三县市结合部,西与南营镇交界,东距果王线2公里。全村总户数939户,人口3973人,耕地面积6260亩。
据查,该村原叫八里彭,是一个大村,东西长八里地,传说明朝燕王扫北时,将八里彭村大部毁灭,只留下南部几户人家,后来这几户人家就改名为南留村,不久又将“留”改为“刘”,称南刘村至今。
南高庄 村址位于梅花镇东3公里处,南与赵县相接,北邻省道衡井公路。全村总户数789户,人口3508人,耕地面积5518亩。为面粉及榨油专业村。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该村田、韩、徐、张、刘、孙六户祖先奉诏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定居,因当时该地人烟稀少,这六户就在一个比较高的地方居住下来,取名曰高庄。在1982年地名普查中,为区别于藁城北部的高庄,在高庄前加方位“南”字,称南高庄。
赵金 村址位于梅花镇南部。北邻衡井公路,南与赵县接壤。全村总户数383户,人口1458人,耕地面积2102亩。
据查,明永乐年间,赵氏、金氏家族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取名叫赵金。后金家人丁逐渐不旺,赵家成为大户,仍沿用原名,至今。
尚庄 村址位于梅花镇东3.5公里处,东和贾市庄镇交界,南邻赵县。全村总户数818户,人口2954人,耕地面积4191亩。
据传,该村昔名叫楼庄。村内有72座楼房。明燕王扫北时,将该村毁灭。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康氏家族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取名康家庄。因地势较高,又名上庄。后康家人丁不旺,就叫起上庄来。清朝末年又将“上”字改为“尚”。因位于藁城县城的南部,故改称南尚庄。1982年在地名普查中,为与城关公社(今廉州镇)南尚庄相区别,经藁城县人民政府批准,将南尚庄更名为尚庄。
南营镇
南营 村址位于南营镇东部偏北,藁城市区南10公里处,为原南营公社、南营乡政府驻地,今镇政府所在地。东邻藁梅路并与梅花镇接壤。全村总户数2135户,人口8762人,其中有朝鲜族1人,傣族1人。耕地面积11976亩。为蔬菜种植专业村。
据查,该村南明正德年间修建的一佛寺内碑文记载,该村原名泥宁屯,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改为南营。据传改名原因,明正德十三年该地闹红虫,咬人生毒致死,村民受害不浅,故往南迁移到现在的地方;又因在战国时代,赵国大将李牧曾在此地设过兵营,为南营盘,故将泥宁屯改为南营,至今。
顺中 村址位于南营镇东北部,藁城市区南5公里处,是南营镇的北大门,北连廉州镇,东邻梅花镇。全村总户数1346户,人口5418人,耕地面积8370亩。
据传,古时此地为南北交战的地方,一方战败后在此地商谈降顺胜者,此地取名叫顺通,即顺从之意。后有一藁城知县名字内有一个“通”字,该知县嫌有碍贵名,便把顺通改为顺中,至今。
土山 村址位于南营镇西北部,藁城市区南偏西10公里处,西与丘头镇交界,北和廉州镇接壤。全村总户数1349户,人口5636人,耕地面积7359亩。
据查,该村本在春秋时宜安故城西北岗阜堀起之处,此阜长20余丈,宽8丈,高2丈,形如山,此乃赵国名将李牧点将之台。故以此取村名为土山。东汉时光武帝刘秀封耿纯为耿乡候,耿氏家族居住此地,故将土山改名耿乡。明初又恢复土山,至今。
宜安 村址位于南营镇北部,藁城市区南偏西10公里处。南邻马山线,北与廉州镇交界。全村总户数975户,人口4105人,耕地面积5797亩。
据查,该村原为一座古城。战国时属赵,名宜安,秦始皇为秦王时,派遣将军桓齮伐赵,取宜安,杀赵将扈辄,赵师败绩,死伤十余万人,赵王以李牧为大将抵御秦师,与桓齮战于肥下(肥纍城下),又战于宜安,皆大破之,桓齮奔逃。遂复取宜安,赵王封李牧为武安君,牧筑宜安城,以固守御,又筑巨台高数丈(现已平毁),为驻兵之所,俗称李牧台。西汉时设置宜安县,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并入稾城县。宜安遂由城邑降为村落。
马房 村址位于南营镇西部,藁城市区西南12公里处,其北、西均与丘头镇接壤。全村总户数631户,人口2734人,其中有满族2人。耕地面积4481亩。
据查,元初,汉、蒙两族多次在此地交战,经常有骑兵在此地喂马,故得名马房。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部分居民在此地居住,仍沿用马房村名,至今。
大马庄 村址位于南营镇中部偏南,藁城市区南偏西13公里处。东与梅花镇交界。全村总户数245户,人口1030人,耕地面积1908亩。
据查,该地在二百年前为荒地。清乾隆年间(1736~1796年),从赵县大马村迁来一户姓李的居住此地,叫李家庄。同时还有从本县南营迁来一户姓彭的,住在东南部,称彭家庄,由晋州(即原晋县)留章村(后归属藁城县)迁来一户姓秦的,住在南部,称秦庄。从本县南席迁来一户姓张的,称张家庄。还有一郭家庄。因闹水灾,彭家庄、秦家庄、张家庄、郭家庄均搬到李家庄居住,因李家庄是从赵县大马村来的,又集聚5个村的居民,故名为大马庄,至今。
马庄 村址位于南营镇南部,藁城市区南偏西20公里处。其西、南均与栾城县交界,东与梅花镇接壤,省道衡井公路从村北穿过。全村总户数1626户,人口7048人,耕地面积 9810亩。
该村村西圣母庙的碑文曾记载,此庙“重修于万历三年三月十九日,落成于万历五年四月初一”。“藁城西南三十五里许有村马庄。”
据查,明永乐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一些居民,在此地落户,当时马家为首户,故取名马庄,不久姓靳的姓张的又陆续迁来,马家人丁不旺,靳家、张家成了大户,但仍沿用马庄村名。
何家庄 村址位于南营镇西部,藁城市区西南15公里处。西与丘头镇接壤。全村总户数202户,人口812人,耕地面积1374亩。
据查,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何氏祖先奉诏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该地居住,坐落在古骊水河河套里,以姓氏取名为何家寨,后于清代末年改为何家庄至今。
朱家寨 村址位于南营镇中部,藁城市区南偏西14公里处。全村总户数765户,人口3224人,耕地面积4357亩。
据查,明朝永乐年间,朱、王二族先后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定居,因朱家来的最早,而且逐渐兴盛,故取名朱家寨至今。
水范寨 村址位于南营镇西部,藁城市区西南18公里处,其西、南均与丘头镇接壤。全村总户数343户,人口1391人,耕地面积2410亩。
据查,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一些居民,在此地落户,当时该地坐落在古骊水河边,土地肥沃,水源丰富,故取名水饭寨,后因经常闹水灾,村民受害不浅,又将“饭”字改为“泛”字,表示水泛滥的意思,称水泛寨。民国初,又将“泛”字改为“范”,称水范寨,至今。
杨家寨 村址位于南营镇西南部,藁城市区南偏西15公里处,其东、南均与梅花镇交界,省道衡井公路从村南穿过。全村总户数484户,人口2082人,耕地面积3503亩。为糖稀生产专业村。
据查,该村红化寺碑文记载,明朝崇祯九年重修该寺时,村名叫砀家寨,后因杨氏在此村中逐渐增多,占据统治地位,故于清朝康熙年间(公元1662年至1722年)将砀家寨改名为杨家寨,至今。
王宫 村址位于南营镇南部,藁城市区西南22公里处。其西、南均与栾城县交界,东与梅花镇接壤。全村总户数193户,人口780人,耕地面积1436亩。
据查,该村阎家祖坟碑文记载,在明朝时,此村就叫王宫。原由栾城县管辖,1960年划归藁城。1966年“文革”中改称东方红大队。1980年又恢复叫王宫。
丘头镇
丘头 村址位于丘头镇西北部,藁城市区西南16公里处,为原丘头公社、丘头乡政府驻地,今镇政府所在地。其北连石家庄炼油厂生活区,西邻石家庄炼油厂厂区,东北与岗上镇接壤。全村总户数1745户,人口6429人,耕地面积8275亩。为蔬菜种植专业村。
据查,该村昔名崇义。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在此设置稾城县,建土城。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稾城县治由崇义迁入旧州治(即现藁城市城区)崇义遂降为村落。元顺帝年间,有位丘状元居住于此,死后葬于该地,故将崇义改为丘头,至今。
北乐乡 村址位于丘头镇西北部,藁城市西20公里处,是藁城最西部的一个村庄。其东和岗上镇交界,西邻石家庄高新技术开发区,北与石家庄(良村)经济技术开发区相连。全村总户数693户,人口2683人,耕地面积2553亩。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该村人祖先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落户,起名乐乡。后人口增加,居住分散,于清光绪年间,将该村分为两个自然村,按方位,北边称北乐乡。
南乐乡 村址位于丘头镇西北部,藁城市区西南15公里处。南邻石家庄炼油厂,西邻石家庄市裕华区,东与岗上镇接壤。全村总户数1138户,人口4289人。其中土家族1人。耕地面积3838亩。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该村人祖先奉诏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落户,取名乐乡。后因人口增多,居住分散,于清光绪年间按方位分为两个自然村,南边的称南乐乡至今。
桥板 村址位于丘头镇中部。其西连东宽亭村,东接丽阳村。全村总户数557户,人口2042人,耕地面积2963 亩。
据查 ,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一部分人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当时村东有一小河,为使村民来往方便,河上搭有一大木板做为桥板,故取名桥板至今。
西宽亭 村址位于丘头镇中西部,藁城市区西南16公里处。其西与栾城县交界。全村总户数630户,人口2449人,耕地面积2993亩。
据查,明永乐年间,该村人祖先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当时村南有一条河,河上有一座桥,在桥附近修有两个凉亭,宽绰凉爽,故取名宽亭。后因人口逐渐增多,居住较分散,不便管理,故于清朝末年以凉亭为界,将村按东西分为两村,亭西边的称西宽亭,至今。
东宽亭 村址位于丘头镇中西部,藁城市区西南20公里处。南邻马山公路。全村总户数555户,人口2308人,耕地面积2958亩。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该村人祖先奉诏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该地定居,当时该地有一条河,河上修有桥,在桥的附近建有两个凉亭,宽绰凉爽,故取名宽亭。后因村民逐年增多,居住分散,难于统辖,故于清朝末年,以凉亭为分界,将该村按东西方位分为两个自然村,凉亭东边的称东宽亭,至今。
童家庄 村址位于丘头镇西部,西与栾城县交界。全村总户数290户,人口1205人,耕地面积1594亩。为养猪专业村。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有兄妹三人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因当时兄妹年幼,故取名童家庄,至今。
丽阳 村址位于丘头镇中部,藁城市区西南15公里处。乡镇合并前,曾是丽阳公社、丽阳乡政府、丽阳镇政府所在地。全村总户数1169户,人口4485人,其中少数民族20人。耕地面积6985亩。为育种及奶牛养殖专业村。
据查,古时该地有一条河,名为骊水,村子在骊水北边,故叫丽阳,俗称泥阳、泥乡。历史上为藁城县八大镇之一。
徐村 村址位于丘头镇东北部,藁城市区西南10公里处。东与南营镇交界,北和岗上镇接壤。全村总户数1711户,人口6808人,耕地面积9738亩。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徐氏祖先奉诏最早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以姓氏取名徐村。该村石珤于明嘉靖年间,累官至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其兄石玠于明正德年间任户部尚书,卸职归乡后加官至太子少傅。村西南有石氏家族墓地,石玠、石珤均葬于此,坟地内建筑已毁,现辟为果园。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靳庄 村址位于丘头镇中东部,藁城市区西南15公里处。马山公路穿村而过。全村总户数989户,人口3748人,耕地面积6280亩。该村有一处商代遗址,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查,该村李公举仁,李贤墓碑记载,明成祖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靳氏和赵氏两大家族,奉诏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定居,因当时靳氏家族大,定名为靳庄。因“靳”与“近”音同字不同,于光绪年间曾一度改为近庄,后又恢复靳庄,至今。
曹家庄 村址位于丘头镇东南部,东和南营镇接壤,村西距藁城南环路1公里,北距马山线0.5公里。全村总户数346户,人口1399人,耕地面积2213亩。
据查,明燕王扫北后,于永乐年间,曹氏家族由江南吕州府合肥县杜传村迁来此地居住,来以前以打鱼为生,称为打渔曹家。搬来后因全姓曹,故起名叫曹家庄。
堤上 村址位于丘头镇西南部,藁城市区西南25公里处。其西、南与栾城县交界。全村总户数1014户,人口4285人,耕地面积7257亩。
据查,栾城县城郎村铁钟记载,该村西北有一古河。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该村人祖先奉诏从山西省洪洞县庄合园迁来此地居住,开始住在河附近,因河水泛滥,村民们又都搬到河堤上居住,故取名堤上。
周家庄 村址位于丘头镇西部。其南和栾城县交界,东与南营镇接壤。全村总户数773户,人口3133人,其中有满族等少数民族5人。耕地面积6606亩。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周氏祖先奉诏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因当时周家为首户,故取名周家庄,至今。
岗上镇
岗上 村址位于岗上镇西部偏北,藁城市区西12公里处,为原岗上公社、岗上乡政府驻地,今岗上镇政府所在地。其南、西与石家庄 (良村)经济技术开发区交界。全村总户数668户,人口2322人,耕地面积2368亩。为全国文明村,亦是蔬菜种植专业村。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该村人祖先由山西省洪洞县老鸹窝迁来此地居住,以铸铁为业,传说铸造铁钟时,铁水泻地,凝结成碾盘大的一块铁,重一千多斤,人们行走之上日久磨砺,呈放光泽,故取名岗上,沿用至今。该村旧时曾为藁城县八大镇之一。
小丰 村址位于岗上镇西北部,藁城市区西偏北10公里处,其南邻石黄高速公路,北隔滹沱河与九门回族乡相望,西北与石家庄市交界。全村总户数1193户,人口4912人。耕地面积4215亩。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该村人之祖先由山西省洪洞县老鸹窝迁来此地定居,因该地西北部有一村庄名为大丰屯,又因迁民初来,户数又少,故取名为小丰屯。公元1680年从河南省牛家庄迁来一部分居民在该村村北居住,取名叫新安庄。1946年因滹沱河水泛滥,新安庄居民迁至小丰屯村东北角居住,两村合并,取名为小丰。
故城 村址位于藁城市区西10公里处,其南邻石黄高速公路。全村总户数526户,人口2014人,其中有回族、满族3人。耕地面积1758亩。为冶炼专业村。
据查,西汉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在此曾设稾城县,晋时省之。后人就将此地称为故城,沿用至今。
双庙 村址位于岗上镇东北部,藁城市区西9公里处,其南邻石黄高速公路,东与廉州镇接壤,西邻机场路。全村总户数688户,人口2596人,耕地面积3338亩。为蔬菜种植专业村,其中中棚甜椒种植面积最大。旧时该村村北有莲池(西池),“莲池香风”为藁城“八大景”之一。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该村人之祖先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因当时该地庙宇甚多,有五道庙、龙王庙、河神庙、土地庙等,并且各种庙宇都是成双成对的,故取名为双庙。60年代“文化大革命”中将村名改为“文革”。1982年在地名普查中,又恢复原村名——双庙。
庄合 村址位于岗上镇中北部,藁城市区西10公里处,南邻石黄高速公路,东邻机场路。全村总户数766户,人口2782人,耕地面积3044亩。该村是抗日名将郝梦龄的故里。郝梦龄是抗日战争中牺牲在疆场的第一位军长,时被人民称为“全国第一军长”。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该村人之祖先奉诏由山西省洪洞县鸡窝村迁来此地居住,定名为庄合,沿用至今。
台西 村址位于藁城市区西10公里处,南邻307国道、石德铁路,北邻石黄高速公路。全村总户数353户,人口1239人,耕地面积1362亩。为藁城市著名的鞋业加工及冶炼专业村。
据查,该村天仙玉女庙碑文记载,该村在明朝以前叫许村。明成化年间,本县徐村石珤任吏部尚书以后,因“许”“徐”二字音易混,石珤建议许村更名,只因许村村东有三个土台,所以改名为台西。台西商代遗址位于该村东北200米处,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故献 村址位于藁城市区西8公里处,其南邻307国道、石德铁路,东与廉州镇交界,西邻机场路。全村总户数1011户,人口3710人,耕地面积4723亩。为制蜡和腌制酱菜专业村。
据查,该村剧氏家庙碑文记载,剧家在清雍正年间从本县尚书庄迁来此地居住,因此村原来就称顾献,故仍沿用此名。清朝光绪年间,将“顾”字改为“故”字,称故献至今。
内族 村址位于藁城市区西9公里处,其南邻307国道,东接机场路。全村总户数762户,人口2913人,耕地面积2641亩。
据传该村昔名叫纳簇,是唐代郭子仪存放兵器的地方,后逐渐演变为内族至今。
大同 村址位于岗上镇中南部,藁城市区西偏南10公里处,东邻内丽路。全村总户数627户,人口2536人,耕地面积3853亩。为原大同公社、大同乡政府驻地。现为家具生产专业村。
据查《藁城县光绪志》记载为大同,沿用至今。
塔元庄 村址位于岗上镇中西部,藁城市区西10公里处,其西邻石家庄(良村)经济技术开发区,北邻石德铁路、307国道。全村总户数600户,人口2450人,耕地面积1863亩。为印刷专业村。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该村人祖先奉诏由山西省洪洞县鸡窝村迁来此地居住,取名塔元庄,沿用至今。
西马村 村址位于岗上镇西部偏南。西与石家庄(良村)经济技术开发区接壤。全村(含西马村北街、西马村南街)总户数1213户,人口4573人,耕地面积6332亩。为养猪专业村。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马氏家族奉诏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以姓氏取村名为马村,又因该村的东边有南、北马村,该村在其西边,故又加以方位,称西马村至今。
东邑 村址位于藁城市区西偏南9公里处。其东和廉州镇接壤,西邻内丽公路。全村总户数743户,人口2814人,其中有少数民族5人。耕地面积4065亩。
据查,该村昔名白塔村,明永乐年间,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一部分居民在此处居住,将白塔村改为东邑,至今。
杜村 村址位于岗上镇东南部,其东北与廉州镇接壤。全村总户数1137户,人口4466人,耕地面积6543亩。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该村原杜氏祖先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定居,以姓氏取村名为杜村至今。
南席 村址位于岗上镇西南部,西、南与丘头镇接壤,北与石家庄(良村)经济技术开发区交界。全村总户数1081户,人口4098人,耕地面积4519亩。民国16年(1927)2月,藁城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南席村支部委员会曾在该村建立。
据查,《藁城县嘉靖志》、《藁城县康熙志》、《藁城县光绪志》、《藁城县民国志》记载为南西村,后将“西”改为“席”,称南席至今。
西辛庄 村址位于藁城市区西南12公里处。其南与丘头镇交界,西邻内丽路。全村总户数839户,人口3332人,耕地面积5585亩。为蔬菜种植专业村。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该村人祖先奉诏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建立新村,故取名新庄,后演变为辛庄。为区别于城东的辛庄,故在辛庄前加方位,称西辛庄,至今。
南董镇
南董 村址位于南董镇西北部,藁城市区西北10公里处,为原南董公社、南董乡政府驻地,今镇政府所在地。全村总户数781户,人口3090人,耕地面积2914亩。部分村民信奉天主教,建有天主教堂一座。曾是藁城旧时“八大镇”之一,今为养鸡及花卉苗木生产专业村。
据查,《藁城县嘉靖志》记载“董文炳祖孙几代世居南董村,董文炳兄弟八人均为元朝开国名将,其祖孙数代多被封为赵国公,卒后均葬于南董村东”。据此可知,南董村由来已久,系沿用名称。《藁城乡土地理》记载,“(南董)镇东附近,有元代董忠献公文炳父子兄弟之墓。董氏于元世为公卿,子孙并列于朝。故其墓形势广大,壮伟可观。但年代久远,风雨剥蚀,如石刻古碑、人兽各像,多半倒坏。且亭榭倾圮,古树无存”。
信家营 村址位于南董镇西北部。西与九门回族乡交界,北和南孟镇接壤。全村总户数210户,人口797人,耕地面积877亩。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一些人在此地居住,因姓信的户占多数,故取名为信家营。
阜阳 村址位于南董镇西部。西与九门回族乡交界。全村总户数468户,人口1839人,耕地面积1440亩。为蔬菜种植专业村。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从山西省洪洞县奉诏迁来一些人占田立庄,居住在土岗的南面,因土岗为阜,又住南侧向阳处,故取名阜阳,沿用至今。
河西营 村址位于南董镇西部,西与九门回族乡交界,南隔滹沱河与岗上镇相望。全村总户数573户,人口2415人,耕地面积1404亩。
据查,明代燕王扫北后,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由山西省洪洞县老鸹窝迁来一部分人居住此地,因村东原有一条河,此村坐落在该河的西岸边,因此叫河西营。
北大章 村址位于南董镇中西部,北距镇政府所在地南董村1公里。全村总户数612户,人口2357人,耕地面积2542亩。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从山西省洪洞县老鸹窝迁来一部分人,居住在这里,初取名叫大章,后人口逐渐增多,居住比较分散,故分为两村,北边的叫北大章。沿用至今。
南大章 村址位于南董镇西部偏南。其南隔滹沱河与廉州镇、岗上镇相望。南距307国道3.5公里。全村总户数859户,人口3709人,耕地面积1701亩。
据查,明代初期,燕王扫北后,由山西省洪洞县老鸹窝迁来一部分人在此地居住,最初取名大章,后因人口增多,居住较分散,故将此村分为两村,南边的为南大章。
西四公 村址位于南董镇中东部,地处滹沱河北岸,距藁城市区6公里。全村总户数1287户,人口5616人,耕地面积2820亩。为原西四公公社、西四公乡政府驻地。
据查,此村紧靠滹沱河,在很早以前,该河曾连续塌河四次,但始终没把村庄塌完,人们就将此村叫做“难四拱”,后演变为南四公。1938年抗日战争时期,将南四公分为东、西两个四公。西边的叫西四公。
西洼 村址位于南董镇北部。西距县道藁新公路1.5公里,北与南孟镇交界。全村总户数435户,人口1650人,耕地面积1623亩。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从山西省洪洞县老鸹窝迁来移民,在此地居住,因在北洼村西,故取名西洼。
北洼 村址位于南董镇北部,藁城市区西北11公里处。东与无极县交界,北和南孟镇接壤。全村总户数464户,人口1917人,耕地面积2498亩。为蔬菜种植专业村。
据查,明永乐年间,由山西省洪洞县迁移来部分人在此地落户,因在南洼村北,因此取名北洼至今。
韩辛庄 村址位于南董镇北部。东与无极县交界。全村总户数416户,人口1749人,耕地面积1801亩。为远近闻名的织布专业村。
据查,明朝末年,韩家由南四公搬迁来此地建村,初起名韩新庄,后演变为韩辛庄。至今。
南洼 村址位于南董镇中北部。全村总户数874户,人口3344人,耕地面积3420亩。为花卉苗木生产专业村。
据《藁城县嘉靖志》记载,该村即叫南凹,传说,该村南有一濠坑,故取名南凹。因该地地势比较低凹,经常积水,又改名南洼至今。
贾古庄 村址位于南董镇东北部。其北、东与无极县交界。全村总户数365户,人口1450人,耕地面积1519亩。
据查,《藁城县嘉靖志》、《藁城县康熙志》记载叫贾孤庄,《藁城县光绪志》改为贾古庄,《藁城县民国志》又改为贾固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又恢复为贾古庄至今。
北四公 村址位于南董镇东部,南距藁城市区6公里。其北、东与无极县交界。全村总户数520户,人口2075人,耕地面积2162亩。
据查,明代初,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一部分人在此地居住,因西南2公里处有一南四公村,所以该村取名中叫北四公。
北高庄 村址位于南董镇中部,地处滹沱河北岸。全村总户数1172户,人口4342人,耕地面积3810亩。为花卉苗木生产专业村。
据查,该村在元代时叫高里,明代崇祯年间滹沱河发大水,将村冲毁,该村往北迁移到半华里的高地上居住,改名叫高庄,藁城县南部还有一个高庄,为便于区别,1982年进行地名普查时,将该村名加了一个方位“北”字。叫北高庄至今。
马圈 村址位于南董镇东部。地处滹沱河北岸,南距藁城市区5公里。其东与无极县交界。全村总户数258户,人口1065人,耕地面积860亩。
据查,该村原是喂马的棚子,后喂马户在此定居,取名马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该村按姓氏归两县管辖:姓刘、郑、杨、王、宁的归无极县,姓郭、夏、门、秦、张、高的归藁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归藁城县管辖。
东四公 村址位于南董镇东部,南隔滹沱河与廉州镇相望,南距藁城市区6公里。全村总户数1013户,人口3747人,耕地面积2852亩。该村孙之儁为著名漫画家,国内漫画界有“南叶北孙”(叶浅予、孙之儁)之说。
据查,该村紧靠滹沱河,在很早以前,此河曾连续塌河四次,最后没有把村全塌完,人们就将此村叫“难四拱”,后演化为“南四公”。1938年抗日战争期间,因村大,居住分散,为便于领导,将南四公分为东、西两个四公。东边的叫东四公。
九门回族乡
九门 村址位于九门回族乡东部偏南。为原九门公社驻地,今乡政府所在地。东与南董镇交界。全村总户数1461户,人口6309人,其中回民5600人。耕地面积5374亩。为养牛、屠宰及加工专业村,亦是河北省中南部牛羊及其产品的最大集散地。
据查,九门原是一座古城。建于战国时期,本是赵国城邑,为蔺相如所筑。据《史记》载:“赵武灵王出九门,为野台,以望齐、中山之境。”“赵惠文王二十八年置城北九门大城,即此也。”因城池设有九个城门,故得名九门。汉初置为九门县。后齐时废除九门县。隋开皇六年复置九门县,隋炀帝大业初并新市县入九门县。隋恭帝义宁元年(公元617年)置九门郡,领九门、新市、信义三县。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九门为观州。武德五年,废州,省新市、信义二县入九门。以九门隶属恒州。五代、宋初仍为县。宋开宝六年废九门县并入稾城。元、明以来从名城大邑而降为村落。唐玄宗天宝年间安禄山造反,叛将史思明率大军抵九门之南逢壁,唐将李光弼乘其不备,纵兵掩击。史思明失败后退入九门。适郭子仪引兵来援,郭、李二军会合,与史思明复战于九门,大破之,史思明狼狈逃走。
明朝燕王扫北后,由山西省洪洞县老鸹窝迁来一部分回民在九门居住,修建了南清真寺,后又修筑北清真寺。该村是回民聚居的地方村庄。九门沿用至今。
九门古城遗址早年尚存。残存的夯土城垣,1966年以后相继平掉。该古城址1982年被公布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后堤里 村址位于九门回族乡中部,地处滹沱河北岸。全村总户数231户,人口908人,耕地面积908亩。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一部分人住在此地,当时该村槐树很多,取名槐树店。因该村紧靠滹沱河大堤北边,后又改为堤里;为与本县北堤里村区别,又称为南堤里。1938年滹沱河发水将村冲成两截,南边取名叫前堤里,北边的就叫后堤里。
庄货头 村址位于九门回族乡中东部,东邻机场路,南与九门村毗邻。全村总户数542户,人口2121人,耕地面积2507亩。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居民住在此地。因村西北有一条河,自西北向东南顺九门古城蜿蜒流去,是通达各地的水上运输通道,九门城北有一处繁华运输码头,往来船只都在此装缷货物,故取名“装货头”。后河流改道,码头枯干废弃,逐渐沦为农庄,又改名庄货头,沿用至今。
该村东侧有一古寺遗址,系藁城市文物保护单位。
前堤里 村址位于九门回族乡中部。全村总户数718户,人口2796人,耕地面积2837亩。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由山西省洪洞县奉诏迁来一部分人在此居住,因当时该村槐树较多,初取名槐树店。又因该村紧靠滹沱河大堤北边。故又改名堤里,因本县北部有一北堤里,为便于区别,又改名南堤里。1938年发大水,将村从中间冲成南、北两截,从地理上形成两个村,南边取名前堤里,北边的就叫后堤里。
只照 村址位于九门回族乡东南部,由陆家庄、南只照、八家庄、东岗当、西岗当5个自然村组成。地处滹沱河北岸,机场路从村西纵穿而过。全村总户数769户,人口2999人,耕地面积2146亩。
据查,明初由山西洪洞县迁来一些人在滹沱河北岸边土岗前居住落户,因面南向阳,故取名叫只照,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滹沱河发大水将村冲毁,村民搬迁分散居住,一部分人住在一大土岗上,曾有“岗当”之称。但正名仍叫只照。
西只照 据查,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发大水将只照村冲垮,有部分人迁往现只照村西边居住,取名西只照,至今。今隶属只照村。
陆家庄 据查,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滹沱河发水将只照村冲毁,居民分居,有六户村民迁到一块居住。初归南只照管辖,后因人口逐渐增多,该村民独立立庄,取名陆家庄。今隶属只照村。
八家庄 据查,清朝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发大水将只照村冲垮,村民分散搬迁。有八家聚集在一起居住,最初隶属南只照。后因该村人口渐多,就单独立庄,取名八家庄至今。今隶属只照村。
南只照 清朝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滹沱河发大水,将只照村冲毁,该村居民分散居住,有一些村民迁在原只照村南一带居住,故取名南只照至今。今隶属只照村。
只都 村址位于九门回族乡中北部,东与南孟镇交界。全村总户数1144户,人口4237人,耕地面积4126亩。为原只都公社、只都乡政府驻地。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该村人祖先奉诏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居住。当时该村位于一河口处,来往行人可以坐船直接摆渡,故取名“直渡”。后逐渐演变为“只都”至今。
早落 村址位于九门回族乡北部,北邻正无路,并与张家庄镇接壤。全村总户数299户,人口1127人,耕地面积1173亩。
据查,明初,部分居民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因当时这一带地方唯独他们迁来最早,故取名早落。
北白皮 村址位于九门回族乡北部,藁城市区西北约22公里处。北邻正无路,西、北与张家庄镇接壤。全村总户数306户,人口1201人,耕地面积1129亩。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一部分人在此居住。因位于滹沱河北岸,又是河口,定名白渡口,后滹沱河南移,原旧河床象一道白壁。故改名叫白壁,后来年久日长人口增多,又将白壁分为南、北两个村。清光绪年间将“壁”改为“皮”,叫成北白皮、南白皮。
南白皮 村址位于九门回族乡北部,北邻正无路,全村总户数419户,人口1595人,耕地面积1555亩。
据查,明永乐年间,该村居民奉诏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落户居住。因地处旧滹沱河北堤,且又是河口处,故定名白渡口,后滹沱河故道南移,原旧河床好像一道白壁,因此又改名叫白壁。后来年久日长人口增多,逐渐分散居住,故又将白壁分为南、北两个白壁村,清光绪年间将“壁”改为“皮”,叫成北白皮、南白皮至今。
黄庄 村址位于九门回族乡西北部,西与正定县交界,北和张家庄镇接壤。全村总户数1856户,人口7198人,耕地面积10576亩。为远近闻名的养鸡专业村。
据《藁城县光绪志》记载:黄庄别称太极庄。《藁城县民国志》中称黄庄,沿用至今。
禅房 村址位于九门回族乡东北部,藁城市区西北约20公里处。其东邻机场路,北、东与南孟镇接壤。 全村总户数585户,人口2374人,耕地面积2374亩。
据查,明代初,该地人烟稀少,部分居民从山西省洪洞县老鸹窝迁来,在此地居住,因该地有禅堂寺,而取名禅堂,后演变成禅房至今。
该村东南100米处有一商代遗址,系藁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辛庄 村址位于九门回族乡中北部,北邻黄禅路。全村总户数810户,人口3180人,耕地面积3565亩。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由山西省洪洞县奉诏迁来部分居民,在清河一代落户。因连年闹水灾,住地动荡不定。明末清初,此批居民中有一位姓周的大户搬迁新住址(即现在的住址)立庄定居。故取名周辛庄至今。
南屯 村址位于九门回族乡中部偏西。南濒滹沱河。全村总户数928户,人口3725人,耕地面积4087亩。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部分居民奉诏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因做灯笼的较多,故定名灯笼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南屯,至今。
张家庄镇
大丰化 村址位于张家庄镇北部,藁城市区西北约28公里处。北与增村镇交界。全村总户数1329户,人口5898人,耕地面积5521亩。为原大丰化公社、大丰化乡政府驻地。
据该村唐代碑文记载,此村原叫凤凰。明初,由山西省洪洞县奉诏迁来一些人居住在该村,将凤凰改为奉化。清光绪年间,因人口增多,居住分散,将奉化分为东西两个村,因东边的村大,就叫大奉化。西边的人少,叫小奉化。80年代初期地名普查中,经县政府批准将“奉”字改为“丰”,现称大丰化。
小慈邑 村址位于张家庄镇西北部,藁城市区西北约30公里处。其北与增村镇交界,西与正定县接壤。全村总户数939户,3824人,耕地面积4023亩。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该村村民的祖先由山西省洪洞县老鸹窝迁来此地居住,北靠老磁河,村民希望从此河得益,取名“慈益”,后将“益”改为“邑”,称慈邑。因村东北也有一个慈邑,且村比较大,本村较小,为便于区别,故改称小慈邑。
小丰化 村址位于张家庄镇北部,藁城市区西北约28.5公里处。其北与增村镇接壤。全村总户数734户,人口3050人,耕地面积2432亩。
据查,该村原和大奉化是一个村庄。清光绪年间,因人口增多,该村从大奉化村分出独立,因村小取名叫小奉化。80年代初期地名普查时,经县政府批准,将“奉”改为“丰”,称为小丰化。
北小屯 村址位于张家庄镇西部偏北,藁城市区西北约29公里处。西与正定县交界。全村总户数850户,人口3553人,耕地面积3671亩。为白条鸡加工专业村。
据该村唐代钟文记载,村名叫慈阴屯。因位于磁河南岸而得名。明末清初时,改为小屯。因位于县城北部,又称为北小屯,至今。
北蒲城 村址位于张家庄镇东北部,藁城市区西北约25.5公里处。北与增村镇交界,西邻机场路。全村总户数366户,人口1481人,耕地面积1243亩。
据该村唐代碑文记载,该村原叫蒲城,属九门县管辖。明永乐年间,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一部分居民在此地落户,仍叫蒲城。清康熙年间,因村民增多,居住分散,后按方位将蒲城分为四村,即北蒲城、西蒲城、东蒲城、南蒲城。因该村位于北部,故取名北蒲城。
东蒲城 村址位于张家庄镇东北部,藁城市区西北约26公里处。其北与增村镇交界,东和南孟镇接壤。全村总户数447户,人口2470人,有少量回族居民。耕地面积1846亩。为白条鸡加工专业村。
据该村唐代碑文记载,该村原叫蒲城,属九门县管辖。明永乐二年,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一部分居民在此地落户,住在该村东部,取旧名仍叫蒲城。清康熙年间,因居民增多,将蒲城分为四村,按方位取名东蒲城。
西蒲城 村址位于张家庄镇东北部,藁城市区西北约25公里处。西邻机场路。全村总户数769户,人口2845人,耕地面积2423亩。
据该村唐代碑文记载,该村原叫蒲城,录属九门县。明永乐年间,该村民祖先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落户,住在西部,沿旧名仍叫蒲城。清康熙年间,居民逐渐增多,居住分散,不便统辖,故将蒲城分为四村。因该村在西边,故按方位取名为西蒲城。
南蒲城 该村原和东、西、北蒲城是一个村,原名叫蒲城。清康熙年间,因村大人多,居住分散,不便统辖,故将蒲城按方位分为四村,因该村在南部,取名南蒲城至今。
注:蒲城在西汉时曾为新市县城。
张家庄 村址位于张家庄镇东部,藁城市区西北约21.5公里处,为原张家庄公社、张家庄乡政府驻地,今镇政府所在地。东与南孟镇交界。全村总户数1481户,人口5960人,耕地面积6348亩。为养鸡专业村。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张氏家族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按姓氏取名张家庄。
李家庄 村址位于张家庄镇中西部,藁城市区西北约26公里处。全村总户数136户,人口598人,耕地面积687亩。
据查,明燕王扫北后,有一户姓李的修鞋匠奉诏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居住,开始以烧砖窑为业,故取名叫窑上,因与西南部赵庄相望,又名小赵庄。1947年正式定名为李家庄。
北贾同 村址位于张家庄镇中南部,藁城市区西北约25公里处。全村总户数627户,人口2812人,耕地面积2953亩。
该村出土的北齐时所建建忠寺石造像上刻有“贾墥”。《藁城县嘉靖志》记载为“贾同”。民国初年,因人口增多,居住分散,将贾同分为两个自然村,北部的叫北贾同,至今。
赵庄 村址位于张家庄镇西部,藁城市区西北约23公里处。其西与正定县交界。全村总户数2079户,人口8289人,耕地面积7847亩。
据查,《藁城县康熙志》记载为赵庄。沿用至今。历史上曾为藁城县八大镇之一。
南贾同 村址位于张家庄镇中南部,藁城市区西北约23公里处。东距机场路1公里。全村总户数353户,人口1531人,耕地面积1531亩。
该村出土的北齐时所建建忠寺石造像上刻有“贾墥”。《藁城县嘉靖志》记载为“贾同”。民国初年,因人口增多,居住分散,将贾同分为两个自然村,南部的叫南贾同,至今。
三邱 村址位于张家庄镇南部,藁城市区西北约22公里处。其南连九门乡。全村总户数834户,人口3579人,耕地面积3797亩。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一部分人在此地居住,因村西南、西北有三个土丘包围该村,故取名三丘。今改为三邱。
该村有三丘地道战遗址,为藁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49年10月1日,该村民兵李志山,曾代表全县30多万军民,在北京天安门观礼台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北龙宫 村址位于张家庄镇东南部,藁城市区西北约20公里处。其东与南孟镇交界,西邻机场路。全村总户数465户,人口1805人,耕地面积1741亩。
据查,明永乐二年,吴、熊两姓家族奉诏从山西省洪洞县老鸹窝迁来此居住。又传此地曾为河心,是龙王出没的地方,故取名叫龙宫。开始分前街、后街,后人口增多,分为两村。前街称南龙宫,后街称北龙宫至今。
该村内西北部有一商代遗址,系藁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鲍家庄 村址位于张家庄镇南部,藁城市区西北约20公里处。其南邻正深路,并与南孟镇、九门回族乡接壤。全村总户数671户,人口2792人,耕地面积2737亩。
据查,该村很早以前叫赤壁乡,传说赤壁乡后来人烟稀少。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鲍氏大户从山西省洪洞县奉诏迁来居住,另建新村,取名叫鲍家庄至今。
南龙宫 村址位于张家庄镇东南部,藁城市区西北约19公里处。其南邻正深公路,东部、南部均与南孟镇接壤。全村总户数383户,人口1407人,耕地面积1407亩。
据查,明永乐二年,吴、熊两姓家族由从山西省洪洞县老鸹窝迁来此地安家落户。又传说此地曾为河心,是龙王经常出没的地方,故取名叫龙宫。开始时分前街、后街。后因人口逐渐增多,便分为两个村庄。前街称为南龙宫,至今。
蔡家岗 村址位于张家庄镇西南部,藁城市区西北约22公里处。其南、东与九门回族乡交界,西与正定县毗邻,正无路从村北穿过。全村总户数971户,人口4221人,耕地面积4314亩。为盒子板经营及养殖专业村。
据查,该村南原有一大河,年久日深,沙土积淤,形成一块高岗地。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一些人,在此地落户,住在高岗上。这些人当中又大多姓蔡,故取名蔡家岗。
增村镇
增村 村址位于增村镇中南部,藁城市区西北约30公里处,为原增村公社、增村乡政府驻地,今增村镇政府所在地。全村总户数1158户,人口4699人,耕地面积5742亩。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赵氏祖先奉诏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后陆续迁来一些居民,人口增加,故取名增村,至今。
城元 村址位于增村镇中东部,东与西关镇接壤,西邻机场路。全村总户数711户,人口2930人,其中有苗族、藏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30人。耕地面积3924亩。旧时该村民族管弦乐队远近闻名,有“音乐之乡”之美称。
据查,明永乐年间,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一些人在此地居住,仍沿用原村名城元,至今。
镇南 村址位于增村镇西部偏南,藁城市区西北约35公里处。其西、北均与正定县接壤。全村总户数411户,人口1651人,耕地面积1919亩。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该村居民祖先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定居,因该村坐落于当时大镇府城驿(现为正定县新城铺)的南边,故取名为镇南。
黄家庄 村址位于增村镇东部偏南,藁城市区西北约32公里处。东与西关镇接壤,西与机场路相通。全村总户数505户,人口2023人,耕地面积2347亩。
据查,明永乐年间,该村黄氏家族奉诏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以姓氏取名叫黄家庄。
大慈邑 村址位于增村镇西南部,南与张家庄镇接壤,西与正定县交界。全村总户数1324户,人口5497人,其中有白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30人。耕地面积5823亩。
据查,明燕王扫北后,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该村居民祖先从山西省洪洞县老鸹窝迁来此地定居。因位于磁河岸边,村民们希望由此得到利益取村名慈益,后将“益”改为“邑”,称为慈邑。又该村西南方也有一个慈邑村,为便于区分,该村又较大,故改名叫大慈邑,至今。
东慈邑 村址位于增村镇南部,藁城市区西北约33公里处。南与张家庄镇接壤,东邻机场路。全村总户数849户,人口3217人,耕地面积4072亩。
据查,明永乐年间,该地居民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定居,因该村坐落于大慈邑村庄的东边,故取名叫东慈邑,至今。
西姚村 村址位于增村镇南部,其南与张家庄镇接壤, 全村总户数382户,人口1592人,耕地面积1695亩。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姚氏祖先奉诏先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取名姚村。后相继搬来孟、关、李、张姓家族。仍叫姚村。后因人口增多,居住分散,于清朝后期,将姚村按方位分为四个村。西姚村因位于最西边而得名。西姚村又叫张家姚村,因姚家人丁不旺,张家成了大户,故别称张家姚村。
李姚村 村址位于增村镇南部,南与张家庄镇接壤。 全村总户数390户,人口1388人,其中有纳西族、满族等少数民族3人。耕地面积1436亩。
据查,明永乐年间,姚氏家族最先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取名姚村。孟、李、关、张等姓也相继迁入。后因人口增多,居住分散,于清朝后期将姚村分为四个自然村。因该村李姓居多,冠以姓氏,取名李姚村,至今。
中姚村 村址位于增村镇东南部,藁城市区西北约33公里处。其南与张家庄镇接壤,西邻机场路。全村总户数449户,人口1797人,耕地面积2346亩。
据查,明永乐年间,姚氏祖先最先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取名叫姚村。后来孟、关、李、张等姓相继迁入,仍称姚村。因人口逐渐增加,居住分散。于清代后期将此村分为四个姚村。因该村位于中部,故取名中姚村。因该村姓孟的较多,故别称孟家姚村。
东姚村 村址位于增村镇东南部,藁城市区西北约31公里处。其南与张家庄镇交界,东南与南孟镇接壤。全村总户数578户,人口2214人,耕地面积2590亩。
据查,明永乐年间,姚氏祖先最早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起名叫姚村。后关、孟、李、张等姓的家族也陆续迁来,仍称姚村。因村大,人口增多,居住比较分散,不便管辖,故于清代后期将姚村分为四个自然村。该村因位于最东部,故叫东姚村。因该村关姓占多数,又俗称关家姚村。
刘家佐 村址位于增村镇中北部,藁城市区西北约35公里处。东邻藁果公路。全村总户数247户,人口984人,耕地面积1026亩。为原刘家佐公社、刘家佐乡政府驻地。
据查,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刘氏家族奉诏从山西省洪洞县老鸹窝迁来此地定居,借以姓氏冠村名,叫刘家庄。清代末期又将“庄”改为“佐”,指辅佐别人的意思,称刘家佐,至今。
牛家庄 村址位于增村镇西北部,藁城市区西北约40公里处。北隔木刀沟与新乐市相望。全村总户数844户,人口3316人,其中有纳西族、白族等少数民族22人,耕地面积3295亩。
据查,明燕王扫北后,此地人烟稀少。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牛氏祖先奉诏从山西省洪洞县老鸹窝迁来此地定居,按姓氏取名叫牛家庄,至今。
北桥寨 村址位于增村镇北部,北与新乐市接壤。全村总户数668户,人口2867人,耕地面积2001亩。
据查,明永乐二年,该村民祖先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定居,初取名叫桥寨,后因人口增多,住地较分散,于清代后期,将桥寨分为三个自然村,按方位分别称北桥寨、东桥寨、南桥寨。因该村在最北边,故叫北桥寨,沿用至今。
吴村铺 村址位于增村镇西北部,藁城市区西北约43公里处。其南、西与正定县交界,北与新乐市接壤。全村总户数654户,人口2553人,耕地面积2121亩。
据查,明代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吴氏祖先奉诏由山西省洪洞县老鸹窝迁来定居。初起名叫吴村。因该村位于古驿道旁,而且每十里为一铺,故又改名叫吴村铺,至今。
小果庄 村址位于增村镇北部,藁城市区西北约38公里处。全村总户数1012户,人口3984人,耕地面积3260亩。
据查,明永乐年间,有姓路的从本县北洼迁到此地定居,以经营果园为业。故取名小果庄,至今。
东桥寨 村址位于增村镇东北部,藁城市区西北约40公里处。东与西关镇接壤,北隔木刀沟和新乐市相望。全村总户数1178户,人口4814人,耕地面积3972亩。
据查,明永乐二年,该村居民祖先由山西省洪洞县奉诏迁来此地落户,最初取名桥寨,后因人口增多,住地很分散,不便统辖。于清代后期,将桥寨分为三个自然村,按方位冠于村前。因该村位于东部改称东桥寨,至今。
南桥寨 村址位于增村镇中北部,藁城市区西北约35公里处。西邻藁果公路。全村总户数585户,人口2451人,其中有壮族等少数民族15人。耕地面积2909亩。
据查,明永乐二年,该村居民祖先奉诏从山西省洪洞县搬来该地定居,最初起名桥寨,后因住户逐渐增多,居住又较分散。为便于统辖,于清代后期将桥寨按自然地理方位分为三个桥寨。因该村位于南部,故称南桥寨,沿用至今。
冯辛庄 村址位于增村镇东北部,藁城市区西北约39公里处。东与西关镇接壤。全村总户数278户,人口1156人,其中有壮族、纳西族、白族、满族等少数民族11人。耕地面积1078亩。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姓冯的大户奉诏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居住此地,建立新村,取名冯新庄,后“新”演变为“辛”,称冯辛庄,至今。
南宋 村址位于增村镇东部,藁城市区西北38公里处。东与西关镇接壤,西与藁果公路相通。全村总户数476户,人口1979人,耕地面积1890亩。
据《藁城县光绪志》记载,该村为南送村。抗日战争时期改称南宋,至今。
杨马村 村址位于增村镇中西部,藁城市区西北约32公里处。其东邻机场路,西与正定县交界。全村总户数1133户,人口4422人,耕地面积5826亩。
据查,明永乐年间,该村杨氏、马氏祖先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按姓氏取名叫杨马村,沿用至今。
南孟镇
南孟 村址位于南孟镇北部,藁城市区北约25公里处。北与西关镇毗邻,东与无极县交界,西和增村镇接壤。全村总户数1352户,人口4998人,耕地面积5539亩。为蔬菜种植专业村。
据查,元代初,该地人烟稀少,有一片平章王墓地,看坟人家在此地居住,后人口增多,建村为南孟里。明燕王扫北后,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一些人居住此地,改名叫南孟。历史上曾为本县八大镇之一。
北堤里 村址位于南孟镇西北部,藁城市区西北约23公里处。北与增村镇交界,西与张家庄镇接壤。全村总户数566户,人口2309人,耕地面积2362亩。
据传,战国时代,即有此村,叫北堤里。元代平章王墓碑记西有廉颇坟,即指此村。后张、刘、孙等姓奉诏于明永乐二年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仍用北堤里村名,至今。
小吴村 村址位于南孟镇西北部,藁城市区西北约22公里处。其东邻梁陈线,西与张家庄镇接壤。全村总户数678户,人口2520人,耕地面积2811亩。
据该村唐代所建大佛寺碑文记载,当时此村叫五村。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吴氏家族奉诏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冠以姓氏将村名改为吴村。因当时村比较小,故又叫小吴村,至今。
杜家庄 村址位于南孟镇东部,藁城市区北约22公里处。东与无极县接壤,西邻梁陈线。全村总户数962户, 人口3573人,耕地面积4390亩。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杜氏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冠以姓氏取名杜家庄。
西凝仁 村址位于南孟镇中部,藁城市区西北约18公里处。西邻梁陈线。全村总户数767户,人口2913人,耕地面积3878亩。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一部分人在此地居住。当时村东有一永宁寺,落户后六畜兴旺,村人就按大寺“永宁”表示永远安宁,取名宁仁,因在永宁寺的西边,又称西宁仁。清光绪年间,将“宁”字改为“凝”,称西凝仁,至今。
南凝仁 村址位于南孟镇东部,藁城市区北约18公里处。其东与无极县交界,南邻正无路,西距梁陈线1公里。全村总户数462户,人口1830人,耕地面积2267亩。
据查,明永乐年间,该村杨氏祖先由山西省永宁县迁来此地居住,因村北有永宁寺,为表示村里安宁,又在永宁寺南边,故取名南宁仁。清光绪年间,将“宁”改为“凝”,称南凝仁至今。
北汪 村址位于南孟镇中西部,藁城市区西北约20公里处。其东邻梁陈线,南邻正无路,西与张家庄镇交界。全村总户数816户,人口3367人,耕地面积3965亩。
据查,明初,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一部分居民在此地居住。据传此地原为一条大河,经常泛滥,河水汪洋,该村又在河的北边,村民们就取名叫北汪,至今。
韩家洼 村址位于南孟镇中南部,藁城市区西北约18公里处。北邻正无路。全村总户数705户, 人口2880人,耕地面积2678亩。为原韩家洼公社、韩家洼乡政府驻地。
据《藁城县光绪志》记载为韩家洼。沿用至今。
西只甲 村址位于南孟镇西部,藁城市区西北约20公里处。其南、西与九门回族乡接壤,北与张家庄镇交界。全村总户数445户, 人口1877人,耕地面积1558亩。
据查,很早以前只甲村就存在。明初,此地闹虫灾,此村人移往东、西两地分散居住,形成两个自然村落,前边冠以方位,东边叫东只甲,西边的叫西只甲,至今。
东只甲 村址位于南孟镇西南部,藁城市区西北约20公里处。北邻正无路,并与张家庄镇接壤,西距机场路1公里。全村总户数441户, 人口1869人,耕地面积1843亩。
据查,在很早以前只甲村就存在。明朝初期此地闹虫灾,该村人移往东、西两地分散居住,形成两个自然村落。村名仍用只甲村,后为便于区分,在村名前冠以方位,东边的村叫东只甲,西边的叫西只甲。
康村 村址位于南孟镇东南部,藁城市区北约20公里处。东与无极县接壤,北邻正无路。全村总户数646户, 人口2491人,耕地面积2814亩。
据查,明代初,一姓康的户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初取名康村。后陈姓、吴姓陆续搬来,康姓人丁不旺,陈、吴两姓成为大户,但仍用康村名,至今。
贤庄 村址位于南孟镇西南部,藁城市区西北约20公里处。西南与九门回族乡接壤,西邻机场路。全村总户数1066户, 人口4422人,耕地面积4100亩。为纸边回收、加工专业村。
据《藁城县光绪志》记载为贤庄,沿用至今。
秦家庄 村址位于南孟镇东南部,藁城市区北约18公里处。南与南董镇接壤,西邻梁陈线。全村总户数1021户,人口4083人,耕地面积4667亩。
90年代中后期,该村曾有近百位农民出境赴美国、日本、意大利、以色列等国从事建筑、服装加工、餐饮等行业,占全市全部劳务输出总数的85%,被称为“出国打工专业村”。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秦氏家庭奉诏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取名秦家庄,至今。
南乡 村址位于南孟镇南部,藁城市区西北约18公里处。南邻南董镇,西与九门回族乡接壤,民族路穿村而过。全村总户数956户, 人口3847人,其中回族居民780人。耕地面积4342亩。为养鸡专业村。
据《藁城县嘉靖志》记载为南乡。《藁城县光绪志》改为南香村。《藁城县民国志》又将南香村改为南乡,沿用至今。
西关镇
前西关 村址位于西关镇中北部,为原前西关公社、前西关乡政府驻地,今西关镇政府所在地。东北与新乐市接壤。全村总户数1241户,人口4910人,耕地面积5962亩。该村西南500米处,有一商代遗址,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传古时,在今固德、大王一带,有一镇,其镇周围修有土墙设四门。明永乐二年,山西省洪洞县迁来部分居民在此地定居,住在西门外,取名西关屯,后又迁来一些人,住在西关屯北边,最初隶属于西关屯,后人口增多,于光绪年间,分出独立村庄,为便于区别,南边的取名叫前西关,北边的称后西关。
金庄 村址位于西关镇西北部,西和增村镇接壤,北隔木刀沟与新乐市相望,西距石家庄机场12公里。全村总户数892户,人口3514人,耕地面积3114亩。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一部分居民在此居住。相传此地原为一金家的庄园。故取名金庄,至今。
台营 村址位于西关镇西部,西与增村镇交界,全村总户数438户,人口1717人,耕地面积2030亩。
据查,1942年拆除该村大佛寺时,曾拆出一书,据书中记载,该村居民是于明永乐年间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的,当时定名为小营村。后来人们常把“小营”叫成“小爷”,为此常和周围村的群众引起事端。为与周围村和睦相处,于清代末期将小营村改为台营,至今。
后西关 村址位于西关镇中北部,藁城市区北约40公里处,北、东均与连新乐市交界。全村总户数346户,人口1406人,耕地面积1362亩。
据查,明永乐年间,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一些居民在此地定居,住在西关屯的北边。最初隶属于西关屯。后因人口增多,于清光绪年间,从西关屯分出独立成村,为便于区分,按方位取村名,北边的叫后西关,南边的叫前西关。
固德 村址位于西关镇中东部,北隔木刀沟与新乐市相望。全村总户数516户,人口2053人,耕地面积1942亩。为地毯生产专业村。
据查,《藁城县光绪志》记载该村叫“故的村”,民国初改称固德,沿用至今。
李家疃 村址位于西关镇西部,西与增村镇交界。全村总户数339户,人口1309人,耕地面积2251亩。
据查,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李氏祖先奉诏由山西省洪洞县老鸹窝迁来此地居住。以姓氏取名叫李家疃,至今。
大王 村址位于西关镇东部,东与无极县交界,北和新乐市接壤。全村总户数671户,人口2741人,耕地面积2295亩。
该村原系新乐县(今新乐市)管辖,1956年从新乐县划归藁城县,称大王,至今。
西门 村址位于西关镇中部偏东。全村总户数584户,人口2187人,耕地面积2166亩。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该村村民祖先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落户,因其住地相传古代在固德、大王一带一大镇所修围墙的西门处。故取名为西门,沿用至今。
梁家庄 村址位于西关镇中南部,其东南与无极县交界。全村总户数1028户,人口3533人,耕地面积4168亩。为原梁家庄公社、梁家庄乡政府驻地。为养猪专业村。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该村刘氏家族奉诏从山西省洪洞县老鸹窝迁来此地居住,不久又从定县唐东迁来姓郝的户到此地。经刘郝两家家族协商,定名为“两家庄”,后又将“两”改为“梁”,称梁家庄至今。
董家庄 村址位于西关镇西部,西与增村镇交界。全村总户数1196户,人口4823人,耕地面积5549亩。
据查,在很早认前,该地有一董家坟,住着看坟的庄户。明永乐二年,从山西省洪洞县老鸹窝搬来部分居民,也住在看坟的地方,仍用董姓取名叫董家庄,至今。
寨里 村址位于西关镇东南部,其南、东均与无极县接壤。全村总户数1391户,人口5768人,耕地面积5927亩。为蔬菜种植专业村。
据查,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一些居民在此地落户,因人少,当时没取名。后人口逐渐增多,陆续又搬来一些户,就根据村子周围原有寨墙,于清朝后期定名为寨里,至今。
北孟 村址位于西关镇西部偏南,西与增村镇交界。全村总户数551户,人口2269人,耕地面积2637亩。
据查,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该村居民祖先从山西省洪洞县奉诏迁来此地居住,因南边有一南孟,故取名叫北孟,至今。
慈上 村址位于西关镇南部,南与南孟镇交界,东与无极县接壤。全村总户数780户,人口2856人,耕地面积3471亩。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该村居民祖先奉诏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落户,因住在磁河的北岸上,故取名慈上。
丰上 村址位于西关镇南部,南与南孟镇交界,西与增村镇接壤。全村总户数610户, 人口2296人,耕地面积2894亩。
据《藁城县康熙志》记载为丰上,沿用至今。
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
良村 村址位于石家庄(良村)经济技术开发区北部,藁城市区西约12公里处,其东与岗上镇交界,西和石家庄市接壤,南邻307国道、石德铁路,西距石家庄市中心约15公里。全村总户数714户,人口2690人,其中有蒙古族1人,满族1人。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杨氏祖先奉诏从山西省洪洞县搬来此地定居,以姓氏取名为杨家庄。后因杨氏家族人丁不旺,逐渐衰亡,村民将杨家庄改称梁村。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该村拔贡温万玉提议“良”字意义好,遂改为良村,沿用至今。
北邑 村址位于石家庄(良村)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部偏南。其东、南均与岗上镇接壤。西距石家庄市约13公里,东距藁城市区约15公里。全村耕地已全部征占。总户数898户,人口3433人。
据查,《藁城县嘉靖志》记载为北邑,沿用至今。
北席 村址位于石家庄(良村)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部。北依307国道和石德铁路,南与岗上镇交界,西南与丘头镇接壤,西距省会石家庄市约10公里。全村共1212户,人口4270人。该村是何基沣将军的故里。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进攻中国守军,何基沣率部在卢沟桥一带英勇还击,打响了中国人民八年抗战的第一枪。
据查,该村伍家坟碑文记载,明朝嘉靖年间,该村叫北西屯,后人口逐渐增多,将“屯”去掉称北西,后又将“西”改为“席”,称北席至今。
(说明:市域内部分村庄因无资料可寻,故未能列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