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适老化模式
上半年通报案例解读:警惕官商勾结破坏正常市场秩序,以好作风凝聚力量助推发展
发布时间:2023-07-14    责任编辑:综合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字体: 】    打印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于露报道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卫生健康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朱宏军破坏医疗领域公平竞争市场环境问题,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李锋帮助他人谋取不正当竞争优势问题……今年上半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专项通报党员干部破坏营商环境典型案例6期28起。
营商环境是经营主体发展之基、活力之源,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党的二十大报告对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作出部署。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国之大者”强化政治监督,立足职能职责护航良好发展环境,坚决保障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
 
严查腐败和作风问题,释放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的强烈信号
营商环境出问题,背后往往存在腐败和不良作风因素。记者留意到,各地发布的其他特殊类型典型案例通报中,往往也会涉及党员干部与经营主体交往过程中吃拿卡要、雁过拔毛、权钱交易等行为。如,湖南通报的8起国有企业“一把手”靠企吃企典型案例,其中涉及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便利,接受私营企业主请托,帮助他们承接某房地产项目建设及配套工程、某高速公路养护工程问题;黑龙江通报的8起市场主体和群众“办事难”问题典型案例,其中一起案例涉案人员故意拖延审批程序,“在收受经营者赠予的白酒、牛奶及购物卡后方为其办理经营地址变更手续”。
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通报中的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以及在履职尽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问题,也反映出部分党员干部与经营主体交往时亲清不分、公私不分,服务企业不走心、不上心。
“莫滨爱玩、爱美、好奢华,有求于他的商人老板就从这些爱好入手跟他拉近距离。除了长期提供高档宴请、高消费娱乐活动,还为其安排美容项目。”据相关办案人员介绍,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兴宁区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主任莫滨在担任兴宁区副区长期间,利用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违规从事营利活动,经商办酒吧、酒行、KTV等;多次接受特定社会老板请托,直接干预和插手工程项目发包和政府采购活动,收受其所送巨额财物。
享乐奢靡和腐败问题长期交织,最终将莫滨推入深渊,也损害了营商环境。深化以案促改,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监委出台风腐同治工作机制,既以风挖腐也以案看风,循线深挖双向突破,在全自治区持续推进作风建设,风腐同查同治,坚决斩断由风及腐利益链,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问题表现形式各异,“关键少数”违规用权较为突出
典型案例涉及的问题大多集中在破坏经营环境、政务服务环境、审批环境、中介环境等方面,部分案例各类问题相互交织、影响恶劣;涉及的领域则涵盖公共资源交易、能源资源、金融、医疗等诸多方面。这些案件对投资者权益、企业投资信心和当地政府的公信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从级别和职务来看,28起典型案例中涉案的党员干部既有案发时担任地级市市委书记、市长等的省管干部,也有国企董事长兼总经理,还有村党支部副书记。
手握资源和权力的“关键少数”违规用权、官商勾结现象较为突出。陕西通报的5起典型案例中,3起中的涉案人员为单位“一把手”,另外2起中的涉案人员亦是领导班子成员。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辽宁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破坏营商环境的党员干部2317人,其中有419人是单位班子成员(其中“一把手”260人),占比18.1%。
28起典型案例中,因接受请托收受好处,利用职务便利及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在工程承揽、资金拨付等方面为私营企业主、相关企业等特定关系人提供帮助的占比最多,有的党员干部更是打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小算盘,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人”谋取利益。
梳理通报案例中涉案人员采取的手段,具体包括直接安排和给相关人员、部门打招呼,将招标项目标底透露给竞标企业,将个人意见告知项目管理公司负责人或渗透给招投标委员会成员,通过劝退等方式帮助关系户排斥其他竞买人,等等。
在获得的“回报”方面,部分腐败分子并不仅仅满足于直接收取现金、房产等,甚至“狮子大开口”主动向私营企业主索要巨额财物。此外,有的还违规参与业务关联公司经营谋取私利;有的伙同下属成立中介公司违规从事营利性活动;有的通过“持有企业干股”等方式收受贿赂;还有的“借鸡生蛋”,多次向私营企业主借款,用于个人出借获取利息。
违纪违法者终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28起典型案例涉及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30人,其中28人还涉及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受到相应严肃处理。
 
坚决纠治并举,综合施策营造安商惠企良好环境
权力与资本相互勾连破坏政治生态和经济发展环境;权力观错位,把公权力当成谋取私利的工具;监管监督缺失,为权钱交易创造空间;政商关系不清,权钱交易的土壤仍未根除……分析破坏营商环境问题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受访的纪检监察干部从多个角度给出了答案。
各地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能职责,服务中心大局,准确把握营商环境的地区性、行业性、阶段性特点,紧盯重点问题、重点领域、重点对象,将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贯穿营商环境监督全过程,及时发现并推动解决各类阻碍决策实施、影响政策落地、破坏市场秩序的突出问题。
图片
湖北省秭归县纪委监委围绕惠企政策落实、政策扶持资金发放等情况,组织纪检监察干部深入园区、企业,着力发现损害营商环境的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为企业健康发展纾困解难。图为该县纪检监察干部在企业走访了解相关情况。郑玉涵 摄
“我们通过完善优化营商环境问题‘万件清理’督办平台建设、监督推动12345政务服务平台升级扩容,不断健全问题线索发现、查处机制。”辽宁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李嵩介绍,该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还结合金融、国企、政法等领域反腐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循线深挖破坏营商环境问题,同时坚决纠治“躺平”现象、“中梗阻”问题,查处吃拿卡要、久拖不办等典型案件,充分发挥查办案件对改善营商环境的穿透和震慑作用。
在强化个案整改的基础上,江苏省纪检监察机关坚持系统施治,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阻碍企业发展和损害营商环境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等问题,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补齐制度短板、堵塞机制漏洞。徐州市纪委监委坚持在案件查办、解决诉求过程中查找制度漏洞,将监督推进营商环境建设融入安全生产、乡村振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工作中。
营商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也是检验服务效能和工作作风的标尺。巩固优化风清气正的安商惠企良好环境,每一级党组织和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负有重要责任,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参与和努力。
今年5月,山东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干什么、谁来干、什么时间干、干到什么程度”,向全省党员干部发出“动员令”。为精准发现职能部门和党员干部在服务企业经营、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山东省纪委监委建立“纪政企”工作机制,选取不同层级企业作为营商环境监督监测点,发放营商环境突出问题调查问卷,内容涵盖政务服务、市场监管、审批备案、要素保障等方面16个问题。
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对推动形成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提出明确要求。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要以“亲”来打头、“清”来压舱。
“揭阳民营经济活跃,我们坚持部门制度约束、行业守信自律‘刚柔并济’,出台政商交往行为规范,制定16项正负面清单,鼓励各级党政机关及公职人员光明磊落与企业家正常接触、积极互动。引导成立揭阳市廉洁文化企业联盟,坚决抵制拉拢腐蚀公职人员、破坏营商环境的经营行为。”广东省揭阳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涂楚敏介绍。
在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当口,经营主体对政府、领导干部的期待值不断增加,优化营商环境的内涵和方式也在不断丰富、升级。受访的党员干部表示,改进干部作风“洼地”,打造营商环境“高地”,还需要将经营主体是否向往、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营商环境的“试金石”,紧盯影响和制约本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问题短板及其根源,拿出更多真功实招,使好作风更好凝聚力量、助推发展。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专题报道  > 优化营商环境进行时  > 工作部署
上半年通报案例解读:警惕官商勾结破坏正常市场秩序,以好作风凝聚力量助推发展
发布时间:2023-07-14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于露报道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卫生健康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朱宏军破坏医疗领域公平竞争市场环境问题,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李锋帮助他人谋取不正当竞争优势问题……今年上半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专项通报党员干部破坏营商环境典型案例6期28起。
营商环境是经营主体发展之基、活力之源,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党的二十大报告对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作出部署。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国之大者”强化政治监督,立足职能职责护航良好发展环境,坚决保障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
 
严查腐败和作风问题,释放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的强烈信号
营商环境出问题,背后往往存在腐败和不良作风因素。记者留意到,各地发布的其他特殊类型典型案例通报中,往往也会涉及党员干部与经营主体交往过程中吃拿卡要、雁过拔毛、权钱交易等行为。如,湖南通报的8起国有企业“一把手”靠企吃企典型案例,其中涉及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便利,接受私营企业主请托,帮助他们承接某房地产项目建设及配套工程、某高速公路养护工程问题;黑龙江通报的8起市场主体和群众“办事难”问题典型案例,其中一起案例涉案人员故意拖延审批程序,“在收受经营者赠予的白酒、牛奶及购物卡后方为其办理经营地址变更手续”。
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通报中的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以及在履职尽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问题,也反映出部分党员干部与经营主体交往时亲清不分、公私不分,服务企业不走心、不上心。
“莫滨爱玩、爱美、好奢华,有求于他的商人老板就从这些爱好入手跟他拉近距离。除了长期提供高档宴请、高消费娱乐活动,还为其安排美容项目。”据相关办案人员介绍,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兴宁区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主任莫滨在担任兴宁区副区长期间,利用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违规从事营利活动,经商办酒吧、酒行、KTV等;多次接受特定社会老板请托,直接干预和插手工程项目发包和政府采购活动,收受其所送巨额财物。
享乐奢靡和腐败问题长期交织,最终将莫滨推入深渊,也损害了营商环境。深化以案促改,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监委出台风腐同治工作机制,既以风挖腐也以案看风,循线深挖双向突破,在全自治区持续推进作风建设,风腐同查同治,坚决斩断由风及腐利益链,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问题表现形式各异,“关键少数”违规用权较为突出
典型案例涉及的问题大多集中在破坏经营环境、政务服务环境、审批环境、中介环境等方面,部分案例各类问题相互交织、影响恶劣;涉及的领域则涵盖公共资源交易、能源资源、金融、医疗等诸多方面。这些案件对投资者权益、企业投资信心和当地政府的公信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从级别和职务来看,28起典型案例中涉案的党员干部既有案发时担任地级市市委书记、市长等的省管干部,也有国企董事长兼总经理,还有村党支部副书记。
手握资源和权力的“关键少数”违规用权、官商勾结现象较为突出。陕西通报的5起典型案例中,3起中的涉案人员为单位“一把手”,另外2起中的涉案人员亦是领导班子成员。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辽宁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破坏营商环境的党员干部2317人,其中有419人是单位班子成员(其中“一把手”260人),占比18.1%。
28起典型案例中,因接受请托收受好处,利用职务便利及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在工程承揽、资金拨付等方面为私营企业主、相关企业等特定关系人提供帮助的占比最多,有的党员干部更是打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小算盘,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人”谋取利益。
梳理通报案例中涉案人员采取的手段,具体包括直接安排和给相关人员、部门打招呼,将招标项目标底透露给竞标企业,将个人意见告知项目管理公司负责人或渗透给招投标委员会成员,通过劝退等方式帮助关系户排斥其他竞买人,等等。
在获得的“回报”方面,部分腐败分子并不仅仅满足于直接收取现金、房产等,甚至“狮子大开口”主动向私营企业主索要巨额财物。此外,有的还违规参与业务关联公司经营谋取私利;有的伙同下属成立中介公司违规从事营利性活动;有的通过“持有企业干股”等方式收受贿赂;还有的“借鸡生蛋”,多次向私营企业主借款,用于个人出借获取利息。
违纪违法者终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28起典型案例涉及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30人,其中28人还涉及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受到相应严肃处理。
 
坚决纠治并举,综合施策营造安商惠企良好环境
权力与资本相互勾连破坏政治生态和经济发展环境;权力观错位,把公权力当成谋取私利的工具;监管监督缺失,为权钱交易创造空间;政商关系不清,权钱交易的土壤仍未根除……分析破坏营商环境问题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受访的纪检监察干部从多个角度给出了答案。
各地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能职责,服务中心大局,准确把握营商环境的地区性、行业性、阶段性特点,紧盯重点问题、重点领域、重点对象,将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贯穿营商环境监督全过程,及时发现并推动解决各类阻碍决策实施、影响政策落地、破坏市场秩序的突出问题。
图片
湖北省秭归县纪委监委围绕惠企政策落实、政策扶持资金发放等情况,组织纪检监察干部深入园区、企业,着力发现损害营商环境的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为企业健康发展纾困解难。图为该县纪检监察干部在企业走访了解相关情况。郑玉涵 摄
“我们通过完善优化营商环境问题‘万件清理’督办平台建设、监督推动12345政务服务平台升级扩容,不断健全问题线索发现、查处机制。”辽宁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李嵩介绍,该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还结合金融、国企、政法等领域反腐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循线深挖破坏营商环境问题,同时坚决纠治“躺平”现象、“中梗阻”问题,查处吃拿卡要、久拖不办等典型案件,充分发挥查办案件对改善营商环境的穿透和震慑作用。
在强化个案整改的基础上,江苏省纪检监察机关坚持系统施治,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阻碍企业发展和损害营商环境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等问题,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补齐制度短板、堵塞机制漏洞。徐州市纪委监委坚持在案件查办、解决诉求过程中查找制度漏洞,将监督推进营商环境建设融入安全生产、乡村振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工作中。
营商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也是检验服务效能和工作作风的标尺。巩固优化风清气正的安商惠企良好环境,每一级党组织和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负有重要责任,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参与和努力。
今年5月,山东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干什么、谁来干、什么时间干、干到什么程度”,向全省党员干部发出“动员令”。为精准发现职能部门和党员干部在服务企业经营、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山东省纪委监委建立“纪政企”工作机制,选取不同层级企业作为营商环境监督监测点,发放营商环境突出问题调查问卷,内容涵盖政务服务、市场监管、审批备案、要素保障等方面16个问题。
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对推动形成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提出明确要求。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要以“亲”来打头、“清”来压舱。
“揭阳民营经济活跃,我们坚持部门制度约束、行业守信自律‘刚柔并济’,出台政商交往行为规范,制定16项正负面清单,鼓励各级党政机关及公职人员光明磊落与企业家正常接触、积极互动。引导成立揭阳市廉洁文化企业联盟,坚决抵制拉拢腐蚀公职人员、破坏营商环境的经营行为。”广东省揭阳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涂楚敏介绍。
在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当口,经营主体对政府、领导干部的期待值不断增加,优化营商环境的内涵和方式也在不断丰富、升级。受访的党员干部表示,改进干部作风“洼地”,打造营商环境“高地”,还需要将经营主体是否向往、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营商环境的“试金石”,紧盯影响和制约本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问题短板及其根源,拿出更多真功实招,使好作风更好凝聚力量、助推发展。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声明
主办:石家庄市藁城区人民政府
承办:石家庄市藁城区政府信息中心
冀ICP备字14000025号-1网站标识码:1301820006
冀公网安备 13010902000213号